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觉得自己在和他人的相处中后者处在人群之中的时候往往的行为表现往往并不是自己真实的样子,而在独处的时候反倒觉得有种释然的感觉。
一个朋友在国外的时候和其他国外的学生住在一起,并且在那期间建立了一段关系,那时候她几乎每天都做饭,并且周末的时候也会烤各种点心面包之类的东西。
回国之后一个人住的时候,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都在餐馆吃饭,并且连基本的烧水壶和其他厨具用品都没有买过。当她告诉我自己回想这两者之间的差别的时候,她说道自己是真的不喜欢做饭,觉得很浪费时间,还不如用来看书或者学习。但是当时在国外的表现又是怎么回事?我询问道。她沉思片刻:也许是因为我感受到了他人对我的期待和期许,所以我想成为他们喜欢的样子。她指的是她的男朋友和舍友都非常喜欢做饭。
当处在群体中的时候,个人的个性和喜好通常并不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和隐蔽了,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工作的时候并不需要表现自身的任何个性和偏好一样,在群体中,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共同特征和目标,它是一种去个人化的单独存在。
群体能够为我们带来高于自身的力量和情感行动力,进行一些单独个体所不能完成的积极的活动,同样,群体也可能将我们陷入到一种因为胆怯和害怕被拒和孤立的盲从状态,以自身性格和教养相反的面目行动。后者的情况往往是更多的,比如最残忍和血腥的种族迫害和歧视就是因此而起的,温和善良的普通民众在群体的名义下成为残暴的参与者和刽子手。
群体同样也会限制个人的创造性,让群体中的人们以一种一致、相同的方式思考和行动,从而实现群体的目的。在这种活动过程中,个人的创造力和个性化表达往往是被抑制的,这也是为什么作为一个螺丝钉存在的人常常感受到压抑,因为他们没有表达和创造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