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夏为莒部落,商朝为姑幕国,周为莒子国(莒国),西周周武王封少昊氏之后兹與期于莒,公元前1046年莒国始立,原为赢姓,后因国都地名为己姓,始封者兹與期,子爵,称莒子,国称莒子国,至战国初期公元前431年,为楚所灭,传30世约600年,后归齐。
图片
莒故城为莒地区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莒文化历史悠久,陵阳河遗址出土陶制大口尊上的“图象文字”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莒地先民就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古文字雏形。莒县文物丰富,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200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200余件。莒文化被公认为是和齐文化、鲁文化并称的山东三大地域文化。
西周到春秋初期,莒国疆域辽阔,曾包括31个城邑,东到黄海,北到胶州、高密,西到昌邑、蒙阴,南到鲁苏边界。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是当时山东仅次于齐、鲁的大国。
春秋时期,莒国曾多次与齐国、鲁国、晋国会盟,参与征战,公元前715年莒鲁会盟于莒国浮来山银杏树下。莒成为周边各诸侯方国遭遇危难之际,公侯贵族首选的出奔流亡避难之地。
图片
公元前686年夏,齐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奔莒避乱,次年齐国君亡,小白赶在公子纠之前回齐争得王位,成为齐桓公,鲍叔牙提醒齐桓公不能忘记在莒国避难的经历,这就是著名历史典故“毋忘在莒”的由来。
春秋中后期疆域日渐缩小,后属于齐国,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伐齐攻克临淄,齐湣王出奔莒城,后田单以火牛阵破燕军,齐襄王守莒城成功而复国。
秦朝时设置莒县,属琅琊郡,西汉时初设城阳郡,后设城阳国,汉末称莒县,三国属魏青州部,唐宋属莒州、密州,金元属莒州,明属青州府,清称莒州。1950年莒县隶属沂水行署,1953年隶属临沂行署。1992年12月莒县由临沂地区划归日照市管辖。莒县风景名胜有浮来山、定林寺、千年银杏树等,历史名人有南北朝时期文学评论家、《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等人。
刘仁成,革命英雄,退休后在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