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句话在中国古代曾经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书生”,成为他们“头悬梁锥刺股”的动力,也成为他们“十年寒窗苦”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就是到了今天,这两句话依然是很多的“学子”们的心灵鸡汤。
那么这两句话当中所说的“书”究竟是哪类书呢?其实,不同的时代,“书”所指的内容不同,而能够带来“黄金屋”和“颜如玉”的“书”更是有特指的。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当中,有一个群体被称作“读书人”或者“书生”,从性质上说,“读书人”的概念更广泛一些,天下所有识文断字的都可以称作读书人。而在读书人当中,其实是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一个是官宦士大夫阶层,一个是为了成为官宦士大夫而拼命读书的阶层,这个阶层就是“书生”。
自隋朝将科举制度完善和固化之后,参加科考就成了所有读书人改变命运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在清朝末年废黜科举制度之前,即使有人通过“捐官”的方式获得一官半职,但如果没有“举人”或“进士”的“职称”,那么捐来的那个官的成色也会降低许多。捐官的那位基本上不会被“读书人”阶层认可或接纳——没有一篇八股文的测试,无论捐多大的官都上不得台面。
在科举制度的背景下,读书人或者书生所读的能够带来“黄金屋”和“颜如玉”的书,一定是“圣贤之书”,在宋朝之后,科考的题目越来越集中在基本特定的“文集”当中,因此几乎所有的书生都只读那几本和科考密切相关的书,而其他的书都被统称为“闲书”。
那几本书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四部儒家经典以及《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周易》五本“专著”,这些书被后人统称为“四书五经”。所以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就是对读书人最高的赞誉。
中国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统,这个传统就是“实用主义”。既然科举考试的题目均来自“四书五经”,那么读好了“四书五经”,则科考有望,由“童生”而“秀才”,由“秀才”而“举人”,由“举人”而“进士”,金榜题名之后,便是“黄金屋”和“颜如玉”开始。
至于那些和科举考试无关的“闲书”,如果没有“科举”进阶垫底,读的再多也只不过是多一些“谈资”,再无用处。所以自宋朝以后,那些能够成全黄金屋与颜如玉的书基本上特指“四书五经”。
现在很多人都在感慨中国的“应试教育”,其实自从有了完善的科举制度之后,中国的教育基本上就没有离开过“应试教育”的范畴。受教育者以“金榜题名”为最终的追求和最高的荣誉。
如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当中的那个“书”已经不再是四书五经,取而代之的是“语数英”和“文综理综”。在改革开放初期,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今社会,人们读书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并且选择性也越来越强。能帮助考上大学的书,能帮助获得各种证书的书,能帮自己发财的书,都是能带来“黄金屋”和“颜如玉”的书。而那些可以启迪生命,陶冶情操的书基本上被称为“闲书”。
当人们读书的目的太过于功利的时候,读书的意义就也就会大打折扣。“有知识而没文化”的“读书人”也就会越多,但这个现象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并非什么好事。
流传百年以上的书籍,那就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