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是什么?这一现象渊源于何处?

核心提示: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欧美大学历史系学生必读的入门级历史专著。在该书中,修昔底德认为: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缘起,是雅典不断增长的实力,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欧美大学历史系学生必读的入门级历史专著。在该书中,修昔底德认为: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缘起,是雅典不断增长的实力,以及当时希腊世界的霸主斯巴达面对崛起中的雅典时产生的恐惧。擅长发明新概念的当代美国学者,刻意借用修昔底德的这一结论,来形容国家之间实力的此消彼长,必然会导致战争,即所谓的“修昔底德的陷阱”。国家实力消长导致战争的例子不少见,离我们最近的——一战:

然而,这个新名词是依托于伯罗奔尼撒战争而存在的,而这场战争的爆发与上古时代希腊城邦的世界秩序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古典时期的希腊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地方。古希腊的基本政治单位是城邦,它们大致是由原始时代的部落联合体演变而成,每一个希腊人都属于特定的城邦。希腊国土比较贫瘠,且多山地,城邦与城邦间为了争夺财富和生存空间,互殴不休。知名度最高的要属雅典城邦了:

这种城邦间的竞争关系也影响了希腊人的心态,来自不同城邦的人互相瞧不起。

希腊人重视荣誉,脑洞很大,他们喜爱引用,或者编造英雄神话故事,来证明自己城邦的优越,以及其他城邦的低劣。

这种城邦居民之间的仇恨与竞争,在不打仗的时候,就体现于奥林匹亚运动会,各城邦运动员为夺取荣誉而奋力拼搏。在竞技场外,大家继续大眼瞪小眼,互相鄙视。

古希腊人打仗,主要依靠持矛重装步兵方阵进行决战,胜利的一方有权洗劫失败者拥有的耕地。这种战争模式,时间短,伤亡少,因而进一步刺激了城邦间开片的欲望。

在古希腊的秩序理念中,每一个城邦都有自己的等级位置,高等级的城邦有权向低等级城邦发号施令,甚至向低级城邦派驻官员。这种等级的设定,并不完全源自城邦的实力,也来自于历史和神话典故(比方斯巴达的两支王系都号称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后裔),以及母国与殖民地的关系(不少希腊城邦在海外有殖民地,殖民地城邦天生比母城邦低一等)。

不满自己城邦位置,要挑战现有秩序,就会开战。最常见的战争导火索,就是对敌人进行军事上或者政治上的挑衅,即hybris。挑衅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拒绝遵守高等级城邦的命令,可以是对对方政治人物进行公开侮辱。如果对方认为挑衅已经伤害到自己的荣誉了,便会派出重步兵来,双方选好场地互殴,胜利的一方,会在失败者的农田上一番烧抢,向希腊世界证明自己的等级优于对手。

古希腊人对城邦的归属感,相当于古代中国人对家族的认同。古希腊人的政治道德底线之一,就是尽量保持自己城邦内部的自治权,autonomia,哪怕因此而被迫听从强权的命令。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斯巴达人举出来的道德大旗,便是要解放受到雅典奴役的各个城邦,恢复它们的自治权(虽然斯巴达人自己也在奴役梅塞尼亚的希洛人)。

可以说,古希腊时代的世界秩序,有点像中国春秋早中期的大国争霸,而非战国时大规模的国土兼并。

by Pansesus

头条号:明白人,手更原创、长期更新,讲述中外古今人文趣事,欢迎关注,期待互动~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又有俗话说卖石灰的见不得卖灰面的,还有俗话说过界捞钱麻袋沉江。

说的相近就是国家各有势力范围,当势力膨胀挑战旧有秩序时就会爆发。马克思也指出,一战的爆发根本上是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引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战争。实际上普遍也认为那是对世界秩序的重新洗牌,至于斐迪南被谁杀了已经不重要了。

同样的,只要国家间政治经济资源分配出现结构性变化达到某个临界点,就可能引爆战争,且必然有对抗。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茅盾文学奖最值得读的十本书(白鹿原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