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小说中八部四十二章经怎么得到的(四十二章经宝藏找到了没有)

核心提示:《四十二章经》又称《佛说四十二章经》。当年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西天求佛,在大月氏遇到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并邀至中国。迦叶摩腾、竺法兰

《四十二章经》又称《佛说四十二章经》。当年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西天求佛,在大月氏遇到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并邀至中国。迦叶摩腾、竺法兰来中国所带的第一部佛经即《佛说四十二章经》,也可以认为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重要佛教经典著作。

“佛”是梵语,具足叫佛陀耶,翻译成中文即为觉者。菩提的意思就是觉,就是明,是断除无明,所以叫菩提,叫觉。

觉有三种: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自觉和凡夫不同,凡夫是不觉。二乘人(二乘就是说的声闻乘和缘觉乘。声闻乘其目的就是解脱个人的生老病死,之所以叫声闻是因为听佛的言教而修行的。缘觉乘的目的也是解脱个人的生老病死,不过他不是听佛的言教而修行,最终解脱,他一般出现在无佛的时代,顿悟十二因缘,而知无明缘行乃至有缘病死,配合十因缘而解脱的。这两者目的都是解脱个人的生老病死,并不是如佛乘也就是菩萨乘,需要广度众生,最终成就一切智智,究竟成佛,所以单独说二乘,如果加上佛乘,就是三乘,也成为三乘菩提。)他能自觉,自己觉悟了,所以和凡夫不同。

二乘人虽然能自觉,而没有觉他,你若再能觉他,这又和二乘人不同,这就是菩萨了。菩萨既能自觉,又能觉他;既能自利,又能利他。他看一切众生都平等,所以他自己觉悟了,也愿意一切众生都觉悟,这叫觉他。菩萨虽然能觉他,可是没能做到觉行圆满。佛是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觉行都圆满了,因为三觉圆满,所以就成佛。

“说”,这部经是佛说的。“说”与“悦”相通,即悦所怀也,即把自己心里所欢喜的事情说出来,就觉得更欢喜了。

“四十二章”,这部经有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佛的语录,也就是佛所说四十二章的佛法。

“经”,这一个字具有贯、摄、常、法四种意思。“贯”就是贯穿所说义,好像一串念珠似地贯穿上了,把经的道理一个字、一个字贯穿在一起,这叫贯穿所说义。“摄”是摄持所化机,摄持所化的一切众生。再看“常”,古今不变曰常,过去也不变,现在也不变,将来也不变,古今都不改变,这叫常。“法”,三世同遵曰法。三世就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都遵照这个法去修行,所以叫贯、摄、常、法。

此外又有“涌泉义”,好像水从地里涌出来了。“绳墨义”,经就好像木匠用来画直线的东西,是一条绳,上面沾了墨,这比喻经是法的准绳。经还有很多种的意思。“经”就是教人修行的方法。又有一个“径”的意思——是修行的一条道路。

以上即是《佛说四十二章经》经题简略的意思。

综合来说《佛说四十二章经》即是佛所说的法,佛的弟子在结集经藏的时候,把它一章一章地结集在一起,也可以说是佛的语录,把佛所说的话,聚集在一起,成为一部经。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的语录,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集了四十二段话,编集成了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经书共集结了佛陀关于持戒、忍辱、断欲、精进、观空等事的四十二段语录。通篇言简义丰,明了易懂,通摄大小乘一切教义,涵诸法要。反复强调了持戒的重要性,告诉佛教弟子应该如何修行。

金庸先生对佛法颇有研究和心得,他的小说中很多地方提到佛,尤其《天龙八部》中即以佛教名词命名书名。《鹿鼎记》一书中,《四十二章经》更成为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

四十二章经里面的内容含有藏宝图的资料,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去找。在那个时期有非常多的人为了得到它而死了!

谁要是能够得到这全部的章经就可以得到天下,因为它里面的藏宝图找到的金钱是当时国库的好几倍!只要得到的人有足够的野心,他就可以成为当时的皇帝,真正的达到反清复明了!

所以说这二十四章经会这么抢手,就是因为利益的导火索!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创业初期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创业初期遇到资金短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