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简化,利大于弊;利在当下,功在千秋。文字的简化不仅仅限于汉字文化圈;文字的建华是全球的趋势,就连英语这个相对容易学习的西方拉丁文字也正在经历这一过程;比如美国英语就将所有英国英语单词结尾的tre改成了ter。
文字只不过是文化的载体,其主要的作用是工具;对于普及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来说,这样的“工具”当然是越简单易学越好 。
因此,推行简化字,扫除文盲率,让大多数了解自己的文化,并且迅速掌握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读书看报的工具,有什么不好呢?
中国的汉字接近十万个,但是日常生活以及新闻报道中用到的常用字不过四五千;通过简化,可以迅速掌握,大大提高了工具的普及。
当然,简化字也有弊端;不过这些都是学者的看法,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简化字与繁体字都不过是符号而已,都是约定俗成——没有任何的区别;简化字的“马”与繁体字的“馬”有区别吗?
学者们不是这样看的。他们认为简化字的弊病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失去了表音功能;
比如 许多汉字原来是形声字,简化后失去了表音功能,如: 際(际)價(价)標(标)僅(仅)歡(欢) 隊(队)屬(属)劉(刘)燭(烛)敵(敌);
2. 无理简化 ;
比如许多汉字的部首被毫无道理地用“又”字和叉代替,如: 鳳(凤)風(风)漢(汉)僅(仅)難(难) 權(权)歡(欢)聖(圣)對(对)樹(树) ;
3. 割裂了整个汉字体系 ;
比如:会写 “扑(撲)” 不会写 “璞”和“蹼”,会写 “还(還)”和“环(環)”不会写 “寰”和“鬟”。其他还有: 仅(僅)谨瑾;盘(盤)磐;牺(犧)曦; 彻(徹)澈撤;蜡(蠟)猎(獵)鬣 ;
4.简化字 形体笔画比较丑陋
比如:许多汉字原来是非常方正美观的,简化以后字形变得极为难看。如: 讠(言)钅(金)车(車)龙(龍)汉(漢) 刘(劉)华(華)长(長)拣(揀)东(東);
……等等等等。
简化字,习惯成自然;中华文化的美,不在于外表;文字的美,也不在于是否繁体或者简化——书法家可以坚持使用繁体字,但是对于一般民众来说,简化字已经足够了
汉字的简化,是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失败,埋下的最伟大的一笔_伏笔。一代一代_潜移默化_淡化_自然法而然_遗失_一路走下去!不信的,回头看三五十年或隔代观望一下。人人都会感觉到或看到传统文化传承的失败痕迹(汉字简化版的大陆与古典汉字保留版的地区对比)!或者,自己回下头或跟自己的子孙唠唠!呵呵,你得到了啥?你失去了啥?当然了,骨子里没有华夏传承血脉的除外!
警示:改一笔,华夏文明就少一笔,简化一笔,华夏文明就消亡一笔!差之分毫,缪之千里!自作聪明,则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伦不类的开始。遗失的=每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一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