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关于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电影是有一个套路,就是这个美军部署的地方是一个死地,位置极其不利,应该是要放弃这里,但是美国人还是在这里支持当地的民主事业。
应该说《前哨》这个片子并不难看,只不过是它的这些套路太套路了,看了一个开头就能够差不多的猜出后边的剧情。
但是,美国人在当地都是属于外来人员,所以当地居民并不理解他们,美国普通的士兵也不理解,但是士兵们还是忠于职守。通常,在这些孤立的据点中,指挥官都是一些无能之辈只会拍上级的马屁,队伍中最有威信的是一些老兵,通常军衔是中士。在影片的最后,肯定是塔利班或者恐怖分子对着美军的基地一通猛攻,驻守的美军由于寡不敌众,节节败退,到了最后肯定是在空中支援或者在老兵的带领下开挂出了主角光环,终于打败了入侵者,但是剩下的士兵已经是身心俱疲,然后就回家了,如果是有原型人物的,那么把原型人物的故事用字幕介绍一下以示真实
美国人这几年拍的有关于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片子,都是一个套路,看完了就是让人特别憋屈,本身也是自己的士兵稀里糊涂的就去打仗了,这一点在漫漫归乡路里边其实说的特清楚,这是美国政府派我们去的,美国人只能这么解释。不过,这次美国人吸取了越战的教训,在媒体中尽量把参战的士兵和这场战争分开,所以美国还没有出现像越战那样大规模的反战浪潮,对于从前线回来的士兵还能保持尊重。
《前哨》也是大体遵循了这个套路,但是这个套路说老实话已经是有点太套路了,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这种套路有点过于沉重,对于美国人来说是在感谢这些美国士兵,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这个概念,而一个太老套的套路自然是不会太让人爱看。
在最后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出现救援力量而使整个局面翻盘的手法叫做“最后一分钟营救”,是极其早期的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