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品种用药】
乌头:乌头有川乌、草乌之别,明代医家张志聪认为,二者同属一物,家种者为川乌,野生者为草乌。现今有关乌头基原的研究表明,二药均系毛茛科植物,川乌系乌头的干燥母根,草乌系北乌头的干燥块根,与古说有别,当从。川、草乌辛苦大热,有大毒,功能祛风散寒止痛,而草乌毒性尤紧。《本草求真·卷四》:“川乌搜风湿痛痹……草乌悍烈,仅堪外治。”故草乌内服宜慎。【辨药性用药】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故亡阳证应首选此药。该药又善散寒止痛,阴寒性腹痛、痹痛等亦需重用之。肉桂善温命门火,治疗命门火微者可首选此药。又,“木得桂而枯,削桂钉木根,其木即死”。肝属木,肉桂克木,知肉桂入肝经,能制肝,祛风,息风,故《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八》用之治中风口眼歪斜,效佳:“酒煮桂,取汁,以故布搨病上,正则止。左喎右,右喎左。”干姜长于散脾寒,高良姜长于散胃寒。小茴香、大茴香长于散肝经寒邪。吴茱萸有小毒,可以散肝胃二经寒邪,外用能引火下行,《本草从新》谓:“口舌生疮,为末,醋调,贴足心,过夜便愈,能引热下行。”花椒杀虫,常用于治疗皮肤瘙痒,因“痒中有虫”,也可取其麻、辛性味,外用以麻醉止痛,等等。临证详辨各药药性特点,则用之不殆。【辨炮制品用药】附子的法定饮片有生品和制品两种,医圣张仲景用生附子扶阳回阳,炮附子散寒止痛。现今认为生品毒性大,制品毒性小,故临床多用制附子。但《本草从新》认为,“土人以盐腌之,愈减其力”。现今的制附子是经过盐水炮制的,故其功效尚待重新评价。川乌与草乌生品毒性甚大,制品毒性减缓,故内服一般使用制川乌、制草乌。《本草求真》应用炮制品时提出,“干姜其味本辛,炮制则苦,大热无毒,守而不走……除寒炒黑,其性更纯,味变苦咸,力主下走,黑又止血……血寒者可多用,血热者不过三四分为向导而已,”大茴香“必得盐引入肾,发出阴邪,故能治疝有效”。吴茱萸闭口者有毒,“陈者良,泡去苦烈汁用,止呕黄连水炒,治疝盐水炒,治血醋炒,”花椒闭口者亦毒,“微炒去汗,捣去里面黄壳,取红用,得盐良”。温里药适宜炮制,贴切病证,用药可效。【合理剂型用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使用附子的处方共有30首,其中有24首是汤剂,说明医圣张仲景主要是通过煎煮的方式来降低附子毒性的,提示附子内服宜入汤剂。川乌、草乌亦然。肉桂内服适宜入散剂,若入汤剂应当后下,如《本草从新》所云:“群药煎好方入,煎一二沸即服。”胡椒宜做散剂服用。
【合理剂量用药】温里药药性温热,应把握安全剂量。《中国药典》规定其内服入汤剂的用量是:附子3~15g/d,制川乌、制草乌1.5~3g/d,吴茱萸1.5~4.5g/d,丁香1~3g/d,花椒、小茴香、八角茴香3~6g/d,荜茇、荜澄茄1.5~3g/d等等。至于胡椒,研末服0.6~1.5g/d。中医界的火神派使用附子,每日用量多达30g以上,甚至超过100g,但需先煎2小时以上。本人统计了3400余例应用附子的医案,发现附子中毒剂量多在20g/日以上,这对于临床安全使用附子剂量可提供一定参考。【合理煎药方法】温里药中的附子煎煮时间,随用量而定,15g以下先煎30min左右,15~30g先煎60min左右,剂量加大,煎煮时间相应延长。川乌、草乌的煎煮方法仿此。
【参考现代研究用药】现代研究表明,附子有抗炎,镇痛,局部麻醉,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强心,抗休克,扩张外周血管,延长凝血时间,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抗溃疡,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供参考。肉桂能抗血栓形成,促进肠管运动,促使肠道积气排出。吴茱萸能抑制肠道的异常发酵,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花椒有较强的抗白血病作用,又能抗菌、驱蛔、局部麻醉。胡椒具抗癫痫、促进消化等作用。丁香能健胃、抗菌、抗病毒。八角茴香有促进胃肠蠕动及升高白细胞等作用。小茴香有健胃及雌激素样作用。干姜有保护胃黏膜、抗溃疡、解痉、止泻、止咳平喘及抗凝血等作用。
- 【本草故事会之中振说本草】第一讲:时珍之像
- 【本草故事会之中振说本草】第二讲: 一部书,两代人,三十年——名曰纲目
- 【本草故事会之中振说本草】第三讲:原来如此!99%的人误解了他!---何为本草
- 【本草故事会之中振说本草】 十全大补补什么?
- 【本草故事会】菊花一味药,用好有良效!(最全总结)
- 【本草故事会】川贝、浙贝用法大全!(实力总结)
- 【本草故事会】肉桂临证杂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