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晓薇,资深心理学爱好者,一直用笔名marsbelle闯江湖。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咨询师。
你好!心理学上的确有很多奇葩好玩的研究,今天我先介绍两个,相信看完后你会有不少收获。
你对精神病院医生的诊断深信不疑吗?有没有过想那些“关进精神病院”的病人也许并非是一名真的达到住院标准的病人,我们会给某些人贴上某些标签,而带有偏见的看待那些人。而住在精神病院的病人中,可能有一名是非常专业的精神病学专家。这是一名斯坦福大学法学与心理学荣誉教授罗森汉(David Rosenhan)的研究,启发他亲临精神病院做研究是在1972年越战期间,他发现很多人都以精神疾病为借口逃避越战征兵。所以他思考,伪装病症似乎是不难的,诊断的过程似乎也不是绝对谨慎的,所以他想去精神病院一探究竟。
他召集了8位小伙伴,3名是心理学家(其中有一名叫马丁赛里格曼,他后来成为了鼎鼎有名的“积极心理学之父”)、1名研究生、1名儿科医生、1名精神病医生、1名画家、1名家庭主妇,当然还加上他自己一起假扮病人混进精神病院。他们选好了不同的医院,均向医生以听到有人发出“砰、砰、砰”这种无特殊意义的声音为主述症状。他们事先还练习了怎样藏药丸,在住院前几天可以让自己变得邋遢不可收拾。
他们就这样混进了精神病院。可一旦他们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他们就被那些护士医生当成精神病人一样对待,就是轻视、无视、误读他们。即使医生在给他们做心理治疗时,他们所描述的症状只有砰砰砰这样类似幻听的语音,其他向医生描述的都是正常的生活现状,也被医生描述为具有典型精神分裂症状的病人。
不过恰恰奇怪的是,医生们看他们是病人,而住在里面的病人却指出他们没病。有病人还说罗森汉他们一党是派过来视察医院的,不是记者就是教授。
罗森汉在住院期间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后来莫名奇妙某天医院就通知他可以出院了。罗森汉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互相讲述了这久在精神病院的遭遇,罗森汉于是思考,有多少人被误贴上精神异常的标签,强制住院强制治疗。这样被贴上标签后,是否真会让本来没有精神疾病的人变得疯狂。罗森汉后来写了一篇论文,叫《神经病房里的正常人》(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发表在了非常知名的《科学》期刊上,当时他论文的观点引发了不少精神病医生的反驳,但也说明了一个现象,医生也是人,也容易被暗示,也会给人贴标签并带有偏见看待他人。
中国还有一部电影《A面B面》(芙蓉姐姐、张静初演的),就是借鉴这个实验改编的。
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做了这么一个实验,把一群鸽子放进一个箱子里。箱子里有食物分发器,会每隔15秒落下食物,除此之外斯金纳什么也不做。几天后,斯金纳观察这些鸽子,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没有食物的期间,这些鸽子出现了一些怪异的行为:有的鸽子固定逆时针转圈。有的鸽子用头撞箱子某一固定地方……
放进去的8只鸽子中有6只出现这样怪异的行为,于是他得出这样的结果:有些行为看起来与获得食物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它们真的相信这么做了,会得到食物,就像迷信了一样。其实这也可以来解释人的“迷信”行为,某一个偶然的结果与“祈祷”或类似行为并无关系,但似乎这么做了,就会有所回报。
最后推荐你两本拓展书籍,罗杰霍克的《改变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和劳伦斯莱特的《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作者简介:
赵晓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硕都是心理学专业。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咨询师,精神动力学取向。兼职占星师,个人公众号“AstroPsyvivi”。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私信留下联系方式,向作者提问咨询。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私信回复:“微课堂”,送华大心理精品微课啦!《走出两性关系中的孤独 》《直面内心的恐惧 》《如何支持孩子的情绪处理 》《抑郁那点事儿 》
在一个美国的心理研究所,召集了一群孩子,告诉他们,孩子们,我会给你们一人一个棉花糖,如果你忍住不吃,十分钟后,就会得到十块棉花糖,结果是大部分的孩子都把棉花糖给吃了,而只有一小部分的孩子们忍住了,这一小部分孩子长大后,都事业有成。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另外我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分别是【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另外一本是【孩子,假如你吃了棉花糖】希望大家喜欢。
另外大家不要以为我是推销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