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说,是走向腐朽还是青春永驻!关键在于看是否能随时代一同更新进步,有自我完善的机制和动力!看待儒家至少应分几部分,一部分是,几千年儒家文化传统,在中国人身上或者基因中,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社会,自己的相处之道,集中表现为我们在许多儒家著作看到,或者民间文化中听到感受到那些儒家的学说,简单的讲即“圣人之言”!儒家另一部分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学说,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君权思想,比如“君权神授”,“君权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二部分是,制度设计层面的,有一般性的,如几乎贯穿整个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也有一个或者几个朝代特色的,丞相制度,明朝的内阁制,这部分属于程序方面,三,治理理念,社会规范,这些无形的东西,比如某个朝代的“以孝为本”,“无为而治”,“轻徭薄役”,“重文轻武”,男尊女卑。第一个层面仅限于封建社会,随之生,也必然随之亡,第二部分,制度结构方面的,第三部分,社会价值观方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但其影响是深远的,读中国古代史的意义很多就在这里面!
儒家学说也是一直在随形势发展变化,从先秦,到秦汉,到唐宋,到明朝,都在随形势不断更新变化!从而产生各时期许多不同的“新说”,企图不断完善自己,以及信奉它的整个的封建社会和统治阶层,但是它有先天不足,不管怎么进化发展想完善,跳不出君权至上这个根本制约,再怎么努力强调要注重民生,讲“君为轻,民为本”,始终摆脱不了,每一个朝代后期,官商结合,世家垄断,土地兼并,吏治腐败,民不聊生,走向动乱直至灭亡的命运,等到下一个家姓王朝,又再重复这样的轮回!明清后的一些儒者,私下应该也注意并思考这个难题,所以到明朝后期,不管是内阁制,还是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儒家政治理念或者封建王朝,要进一步修正或者变革的话,最有可能必是走向“君主立宪”。清朝的建立,他本没有统治这样一个大国的经验或者思想武器,所以只能搬出儒家,以自己对儒家传统统治思想的归纳理解,比如《康熙字典》,四部全书,来服务于自己的统治需要,等于又走了一遍一个儒家思想作用下封建王朝的进程,结果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到后期必陌弱的难题!然而这一次,没有产生新的内阁制(清朝也有军机处或者某某阁,但本质是家奴,跟明朝内阁性质和影响力都差太多),民间也没有“阳明心说”这样的新学基础。因为学汉制学儒家制天下,能学到的都是古典的,旧的东西,维新派,实质上就是儒家进化过来新学派,康,梁哪个不是自小“学圣贤书”,康本身就是私塾老师,思想是传承性的,就算接触了西方,那也是以改良儒家或者自己传统身份出现的,不可能是彻底的,所以近代第一场民主革命必然是君主立宪,与明朝内阁制度实是相呼应的,或者维新派,在考虑变革之路时,参照了自己的历史,即明朝的内阁。但清的君主立宪,统治阶级中改革派摇摆不定,反对派异常顽固,总之,清王朝比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在图强自救上都更加自闭!民间也没有本可以有的文化基础,即维新派所谓的“民智未开,民心未醒”,人的思想根本还停留在封建“都是王臣”,都是“奴才”的水平下,甚至以一偶之邦入主中原的清朝,为加强统治,甚至比以前的封建王朝更加强化这个奴役思想,北京城就是到现在不是还有很多“爷”,“孙子”的称谓,还有清剧中“奴才”--南方人在没看这些巨作之前,真没多少这个词的概念。所以,维新派最后只能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慷慨就义,并留下唤醒民智的诗词更加慷慨激昂,改良不成,之后的历史就是彻底的推翻,不仅是腐朽的封建王朝还有解放封建王朝荼毒下的人心!
儒家是个盘大的体系,代表封建王朝的那部分,自然已经腐朽到不能再腐朽,也必然随之消亡,至于儒家那些爱国,仁义,忠孝,礼智这些文化当中的积极面,或多或少,每个人都在传承,文化是有传承性的!不能人为切割!至于儒家,周总理小时候有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正体现了儒家或者传统中国文化的“家国情怀”吗?难道是凭空产生的?
个人好点,欢迎批评指正
个人理解
早期的儒家,是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的。它奉行的有教无类,推进了中国的教育,订立的三纲五常,又树立了中国人基本的价值观。
直到唐代,都能由颜之推、颜子善等大儒写出五经正义之类对当时有进步意义的书籍。
可惜,经过唐末的战乱,宋代的统治者对武将极具防备心理,造就了一个重文轻武畸形的社会。
要知道儒家强调的君子六艺中的御、射。都是武艺的一种啊。
这也使宋代诞生了所谓的程朱理学,而灭人欲存天理一出,儒家就从儒学变成了儒教。变成了类似现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强烈排他性宗教。
也就是从宋代之后,中国开始一步步落后于世界,历代统治者开始利用儒家来断章取义,以麻痹人民,统治人民的思想。
宋代的妓女都发出了:三十万人齐卸甲、竟无一个是男儿的哀叹,到了清代,更是以奴才自居。。。。
可见,儒学的转变是怎样的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