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隋唐演义》的人,对里面的两个人物一定不会陌生。一个是被称之为“冷面银枪”的罗成,而另一个则是傻小子罗士信。
如果不去进一步了解历史,只是通过《隋唐演义》来判断。从这两个人中间选择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相信很多人更偏向于罗成。
但事实上,历史上并没有罗成,有的只是罗士信。而且,真实的罗士信比小说里面的更为强大。他不仅一点不傻,而且还有谋略,至于勇武嘛,他可以称得上是隋唐之际的第一勇士。
分析在隋唐之际,涌现出了很多勇将。注意,是真正的“勇”,那种横朔斗敌的勇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出现了一批好“斗将”的勇将。
秦琼、程知节、尉迟恭、罗士信、裴行俨、单雄信、王君廓、李君羡、殷开山••••••这些人都以勇武而著称。而他们最大的爱好,就是“挑营”或者“独战”。
而要从这些人中选出几个最强的人,那罗士信和秦琼一定能进入前两名。第三名应该是程知节或者是尉迟恭呢,这个还不太好说。
智勇双全罗士信在《隋唐演义》中,把罗士信塑造成了一个力大无穷的傻小子。这样的人,并不能称之为勇。虽然那个罗士信很可爱,但他那个不叫勇,而叫傻。
历史上的那个罗士信是真叫勇,就连死后的谥号都是“勇”。秦琼的谥号是“壮”,程知节的谥号是“襄”,尉迟恭的谥号是“忠武”。
唐初四猛将中,只有罗士信一个人的谥号是“勇”。可想而知,罗士信之勇在李渊、李世民父子的印象中有多深。
罗士信第一次登上战场的时候是十四岁,这个年龄绝对是少年英雄。我猜想那时的罗士信一定是个英俊的少年郎,否则的话张须陀也不会“歧视”于他:
大业中,长白山贼王簿、左才相、孟让来寇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兵讨击。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曰:“汝形容未胜衣甲,何可入阵!”士信怒,重著二甲,左右双鞬而上马,须陀壮而从之。
此时的罗士信应该没有什么英武之气,看上去是手无缚鸡之力才对。否则的话,就算罗士信的年龄再小,张须陀也不会觉得他连铠甲都穿不起来。
在这之后,罗士信就“启动”了自己的开挂人生。罗士信所到之处,攻城拔寨无有败绩,和秦琼并称为“隋营二勇”:
士信、叔宝驰至其栅,栅门闭,二人超升其楼,各杀数人,营中大乱;二人斩关以纳外兵,因纵火焚其三十馀栅,烟焰涨天。明月奔还,须陀回军奋击,大破之,明月以数百骑遁去,所俘斩无算。
简单地跟大家聊一下拥有秦、罗二人的张须陀是怎么打仗的。
第一步秦琼、罗士信去挑战敌营,到敌营里面杀一圈然后完好无损的回来。第二步,哥俩再杀一波,趁机放把火。第三步,张须陀派军队主力作战。
这种操作还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数次。最关键的是屡试不爽,而秦琼和罗士信在这个挑战敌营的过程中,也玩出了花:
阵才列,士信驰至贼所,刺倒数人,斩一人首,掷于空中,用枪承之,戴以略阵。贼众愕然,无敢逼者;须陀因而奋击,贼众大溃。士信逐北,每杀一人,辄劓其鼻而怀之;及还,则验鼻以表杀贼之多少也。须陀甚加叹赏,以所乘马遗之,引置左右。
一个人的悍勇达到什么程度才敢像罗士信这样在战场上“秀”操作。遍观中国历史,少之又少。除了与他同时代的秦琼,还有晚个几十年的薛仁贵,再有一个就是北宋开国太祖赵匡胤了。
有这样一句话是形容陈庆之的——“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句话,放到罗士信的身上也合适。
罗士信不止有勇,在谋略上罗士信也毫不逊色。他在智谋上最经典的一战就是智取千金堡:
堡中人骂之。士信夜遣百馀人抱婴儿数十至堡下,使儿啼呼,诈云“从东都来归罗总管”。既而相谓曰:“此千金堡也,吾属误矣。”即去。堡中以为士信已去,来者洛阳亡人,出兵追之。士信伏兵于道,伺其门开,突入,屠之。
这一仗,既是罗士信表现其智慧的一战,同时也是罗士信一生的最大污点。古今战争,最为忌讳和被人诟病的就是杀降。罗士信在这一战中就做了杀降之事。
忠义赴死唐初的很多名将,都经历了一个人生的矛盾阶段——人性上对忠义的追求以及政治上对“明主”的选择。
从李靖、李世勣,到秦琼、程知节,再到罗士信、尉迟恭,包括后来的李大亮、苏定方。他们无一例外都有着“背叛经历”。
如果用“从一而终”的标准来要求他们,那么这些人都可以被称作“不合格”。但历史很公平,历史上对这些人的评价都是“忠义”。
因为历史不会因为旁人的错误,而“污蔑”原本该是忠义之士的人。这些人始终都想做忠义之士,但他们需要有值得他们忠义的对象。
就拿罗士信来说吧,这个人先是追随张须陀,后来又追随李密,再后来投奔王世充,最后才是跟着李世民。一生数易其主,却无人说他不是忠义之士。
之所以没人说他并非忠义之士,是因为他的确够忠义。起码,对朋友,对上司,罗士信在追求着道德上的忠义:
士信初为裴仁基所礼,尝感其知己之恩,及东都平,遂以家财收敛,葬于北邙。又云:“我死后,当葬此墓侧。”及卒,果就仁基左而托葬焉。
裴仁基的死是因为“谋刺”王世充,而被王世充所杀。适时的罗士信还是王世充的手下,可他却不避危险去收葬裴仁基。对朋友、对上级,罗士信做到了忠义。
后来罗士信离开王世充,投奔李世民。经历了多次的择主,罗士信终于找到了值得自己效忠之人。不仅值得效忠,而且为了这个人还值得去死:
黑闼昼夜急攻,会大雪,救兵不得往。凡八日,丁丑,城陷。黑闼素闻其勇,欲生之,士信词色不屈,乃杀之,时年二十。
此时的罗士信是有活命机会的。暂时的投降,然后寻找机会逃走,这是很多人都有过的操作。隋唐之际更是常见,宗室李神通,名将李世勣都有过这种行为。
“委曲求全”虽然会影响“勇烈”之名,但只要后来能回到李世民身边,以李世民的个性是会包容的。但罗士信这次没有选择生,而是选择了死。
他要用自己的生命来证明,他数次易主不是因为畏死,更不是他有负于人。只要遇到那个对的人,他是可以为他而死的。事实上,罗士信的这一仗本就不必“死”,他是在“寻死”:
刘黑闼攻洺水甚急。城四旁皆有水,广五十馀步,黑闼于城东北筑二甬道以攻之;世民三引兵救之,黑闼拒之,不得进。世民恐王君廓不能守,召诸将谋之,李世勣曰:“若甬道达城下,城必不守。”行军总管郯勇公罗士信请代君廓守之。世民乃登城西南高冢,以旗招君廓,君廓帅其徒力战,溃围而出。士信帅左右二百人乘之入城,代君廓固守。
原本守城者并非罗士信,而是王君廓。而李世勣也准确的判断出失手是迟早的事。可罗士信这个时候还要主动帮王君廓守城。他这是在给自己选择一条死路。
罗士信最终死在了自己给自己找的“死路”之上。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他坚信自己可以成功守城么?我觉得不可能。罗士信一向以擅攻闻名,防守并非是罗士信所长。
也许是因为罗士信与王君廓关系密切,毕竟二人都从瓦岗走出,很有可能是至交好友。但我更倾向于罗士信是想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并非是轻于去就之人,并非是畏惧死亡之人。
结语历史上的罗士信虽然没有《隋唐演义》中的“憨傻可爱”,但他有另一种可爱之处。
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用他倔强的目光,看着眼前的张须陀:“将军,给我一副铠甲,我要上阵杀敌”。
面对张须陀的质疑,这个少年沉默不语,转身穿了两副铠甲,带着两副箭,杀入了敌人的阵营。从此之后,这个少年,将成为隋唐之际,最勇悍的那一名将领。
渴望上阵的倔强,面对质疑的不服,杀敌之后的酣畅,战后喝酒的痛快,埋葬好友的伤感,请命守城的豪迈,被服赴死的慷慨。
一个人从十四岁到二十三岁,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很多人一生都没有经历过的事。
我猜想,罗士信在临死之前,眼睛一定是看着李世民那个方向的。或许在他的心里是这样想的:“秦王,这个天下应该是属于你的。平定了刘黑闼,京城中的那个人,就永远没有和你争功的可能性了。就让士信用血,帮你铺一条夺嫡的道路。今后的日子士信不能再效忠于你了。不过还好有叔宝、有知节,这就够了。”
罗士信死后22年,李世民在征高丽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人。他身着白袍,有着与罗士信相同的勇武。年纪比罗士信死的时候大几岁。
李世民不由得心想,士信若是活到他这个年龄应该和他样貌差不多吧。之后,李世民命人叫那个人上前,对他说了“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尔。”那个人就是薛仁贵。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们邻村有个罗庄,村里名字叫罗士信的就多达五人,其中一个六五年生,属蛇,我和他的关系不错,不知道题主要找的是此罗士信还是彼罗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