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

核心提示: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中叫法是最多的。比如有:端午节、端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中叫法是最多的。比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五月节、夏节、菖节、蒲节、龙舟节……

端午节的“端”字是什么意思呢?

从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来说,“端”字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作“开头”来定义的。通常来讲,“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是说,称端五和称“初五”是一样的。而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为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午”。五月五日,月和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叫“重午”。

端午节的来源有五六种说法。但主要的是起于五代的夏至说,恶月恶日驱邪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纪念孝女曹娥说,纪念屈原说。而纪念屈原的说法更为普遍,且能在《现代汉语》中找到依据。

夏至说可以在刘德谦的《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找到答案。其理由有三个:一是在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中,并没有提到五月初五要吃粽子的风俗,而是把吃粽子写在了“夏至”节。二是端午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风俗习惯与屈原无关。三是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中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中夏即是端午,故端午节又称“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应是夏至。

尽管现在的考古已经证明,早在屈原去世之前,端午节的习俗就已经流行了,但人们更愿意把端午节看成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这是因为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操受到国人广泛的敬仰。

端午节我们纪念屈原,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以“龙舟竞渡”的团结一致的精神状态,去续写爱国情操的新篇章!

端午节快乐!拉两句。

说端午的“端”,简单点是开始开端的意思。另外,“午”为中午那时太阳最烈,最毒。所以从端午这个“毒日”开始,酷暑来临,蚊、虫、苍蝇等开始扰乱。人们用艾蒿草驱蚊、虫,柳丝编凉帽防暑等习俗。各地习俗大概一样,文曲星下凡,“粽”状元,“糕点”升,赛龙舟一帆风顺,步步高升。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如何设计一个秒杀系统 许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