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遭到各种人为破坏的现状,从表面现象看是个人素质问题,但咎其根源却关乎社会长期以来的思维模式有关。中国社会曾有一段几十年的国有化时期,在在几十年里,个人几乎不占有资源,全部资源归国家集体,名为全民所有,就是人人都享有物权而实质上人人都没有物权。在这种人为扭曲的所有制下,个人损害集体利益、沾集体便宜的事情,带来的犯罪感会被弱化,因为被侵犯的主体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不具体化的集体,侵犯的认为我又没侵犯到某个具体人的利益,其他人也认为反正也没侵犯到我个人的利益。而在已经物权化的今天,这种思维仍然惯性存在,只要不是单独个人的,就认为是集体的、是无主的。虽然共享单车是投资者个人的资源,但仍被很多人认为是集体的。中国社会早已不是几千年来乡绅领导底层的社会,从前靠乡俗民约道德约束来规范民众的日常行为的方式已然失去了效力,在道德约束的情况下必须用法制来填补空白,一是加强普法教育,二是加强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措施。让民众明白违法的成本代价,才能规范社会行为,提高民众素质。没有法律约束空谈素质教育是绝起不到提高民众素质的目的。
这种现象最直接反应的是个人素质吧,这样的人感觉缺乏包容性,而且自私,这种人靠教育批评基本没效果,就要进行与他利益相关的处罚,才张记性。比如国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每个人违反信用行为录入身份证中,在凭身份证办理各项业务中让这人的信用行为展示给大家,信用低的让他付出成倍的代价,这样可以让这种人有所忌惮,表现好一段时间后,信用也可以恢复,这样比较好些。个人观点、个人观点。不要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