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不好说,但熟读《明史》的人,第一反应绝对是高拱。
![](http://img.lvdanban.wang/upload/2022-10-11/d0phsgka4l5.jpg)
也不是说高拱有多少影响力,而是明朝人对一些官员的书面称呼是以地名计的,比如称呼高拱为新郑,或者高新郑,徐阶为华亭,张居正为江陵,张江陵,严嵩为分宜。
简单说一说高拱。
高拱是明朝新郑人,生于正德七年(1512年),30岁中进士,39岁当裕王朱载垕的老师,裕王朱载垕就是后面登基的隆庆皇帝。
隆庆皇帝与高拱可以说是共患难的师徒,因此隆庆登基后,高拱凭借与隆庆的特殊关系,先败后胜挤走徐阶,成为内阁首辅,又兼任吏部尚书,抓住人事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因此高拱与张居正被后人称为“救时宰相”,二人主持隆万改革, 作称“高张”。
先是得用北方俺答的孙子事件,促成“俺答封贡”,暂时解决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抢劫的问题,再利用殷正茂解决二广叛乱问题。
高拱用人是不拘一格的,比如殷正茂问题。殷正茂为人贪,二百万银子会直接贪一百万,因此很多大臣对高拱任用殷正茂去处理二广问题,相当反对。高拱当时就说;“如果我用其它人,给二百万两,他即使再廉洁奉公,办不成事,也没用。但给殷正茂二百万,即便是他私吞一百万,只要能用剩下的钱办完事,我也中赚了。”
这就是高拱务实的做法。
除些之外,高拱没儿子,只有女儿,也不贪污。与徐阶,赵贞吉,张居正抢首辅之位,权利欲极高,但好像没啥兴趣,天天996加班工作,打工人的典范。
后期,由于隆庆皇帝纵欲过度,把自己纵死了,高拱没有靠山,又被张居正顶回去了。
史称是高拱与张居正二人都能当改革的领军人物,能力与思想均相当,只是性格方面差距较大,高拱性刚,做事直来直往,张居正属于隐忍性格。二人全作无间,但同时又相互提防,一旦有失误,他俩是不介意直接送对方回家的。
黄帝吧,每年全球公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