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当年掀起的“无人超市”风潮,只红火了一两年就熄火。
原因是什么?听上去很美,实际上,诸多现实弊端与优点同样突出,喧嚣过后一地鸡毛,最终凌乱谢幕。
其实早在马云之前,国内外就已经出现了“无人超市”。
严格地说,“无人超市”是无人值守超市,没有售货员。它是无人售货机的一种延伸发展业态。
早在2013年时,美国沃尔玛推出的“SAN & gO”模式。随后,美国亚马逊推出的Amazon Go 便利店,日本 LAWSON 便利店、韩国 7-ELeven Signature等都做过这方面的尝试。
2016年10月,马云在阿里云栖大会演讲中提出“新零售”概念,也即"消费升级+技术+互联网转型",也就是“消费体验的提升“。
随后,天猫无人超市(淘咖啡)于2017年7月在杭州落地,还在2017年“双11”期间首次现身于上海“双11新零售空间”。
由此,无人便利店作为马云提出的“新零售”的代表模式以及“新零售”战略的落地成果,引发社会热议,也吸引了资本、商家的疯狂追逐。
马云与娃哈哈的宗庆后联合宣布,未来几年将在全国开设10万家无人超市。京东、苏宁等巨头也抢先布局,许多公司纷纷竞相入局。
众多媒体争相鼓吹:这将是一场颠覆传统业态的商业技术革命!2017年是“新零售”元年!
无人超市很快在中国火爆。据业内统计,仅2017年,全国的无人超市累计落地二百多家,无人零售货架累计落地2.5万个,涌入资本累积逾40亿元人民币!
然而,不到两年时间,众多无人超市陆续关店。能存活到现在的,寥寥无几。
为什么行业巨头巨头和资本都推崇的无人超市,会象流星一样稍纵即逝呢?
我经过冷静分析、梳理,认为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
对于商家
无人便利店无需营业员,只需要人工补货。
这是最吸引商家的一点。听起来,无人超市可以节约人力成本。
然而细算一下,无人超市在成本上并无优势,甚至比传统超市还高。
无人超市的资金投入,除了店铺的租金、水电费、货物采购及配送等之外,技术方面的投入很大。
无人超市的核心技术主要在两方面:货物自动识别设备,建立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基础上的运营系统以及技术维护。
这些技术投入的资金,相比节省下来的区区几名营业员的薪酬,就是巨额成本。
另外,因为没有店员,无人超市的商品供应品类受到很大限制,例如无法提供生鲜和非规格商品。
无人超市往往是以生活用品便利店的形式出现,无法卖大宗商品,也即商品利润低,只能依靠薄利多销。
这就导致无人超市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收益空间小。
结果就是,众多无人超市由于客流量、交易量、收益等现实压力原因,纷纷关店。
对于消费者
无人超市是个新物种,而且结账便利、24小时营业。这个卖点,可以吸引众多顾客光临、体验消费。
但是相比传统超市,无人超市的弊端很明显、很多。
首先是商品价格高。
因为无人超市只是省了店员薪酬而已,其他方面仍需要人力维护,还要投入巨额技术成本。
因而无人超市的商品价格难以低下来。
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无人超市的商品主要是生活用品,除非是紧急、特殊情况下可以接受高价商品。
否则,宁愿多走几步路,到遍布大街小巷的传统商店买东西不更划算吗?
其次,由于没有店员,无人超市的货架及环境杂乱、热销商品缺货、商品积压等现象广泛存在。
无人超市还有不少槽点:
要刷脸进入,有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
开门难、出门也难,对于老人和小孩不便利;
难以迅捷地获知商品的摆放位置、使用说明;
摄像头、感应器等技术设备给人感觉生冷,和机器设备是没有人情味的沟通,毫无亲切感;
只支持非现金支付,对于老人和小孩不便利等等。
种种原因导致,无人超市难以节约时间,更难以满足消费者的现实中的诸多人性需求。
也即,从服务质量和消费体验来说,无人超市根本无法和普通商超相提并论!
结果就是,大多数人去无人超市是图了个新鲜,却发现它只是顶了个高科技的帽子,华而不实。之后再去光临的机会当然就少了。
综合以上分析,无人超市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本身自带有缺陷,而运营者没有意识到或并未有效地解决。
因而它的命运就是惨败给了现实,昙花一现。
这位大妈就说的很朴实,代表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心声:
低估了人性,还好马云有钱亏得起!这个东西和无人驾驶有的一拼,总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成功可谓难上加难!即使以后再开无人超市也是倒闭的多,博人眼球而已!草草收场之际留下一句:不讲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