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话,关键是要把图意写清楚。那么何为图意呢?简单的说就是图上画的内容,比如,人物、环境、物品、人物的动作行为、表情等等。合理的想象是可以的,但是图上没有出现的人物和情节是不能写的。以下图为例:
图上画了奶奶和一个小男孩,奶奶在剥豆子,小男孩在给奶奶敲背。写话时就该围绕这幅图的图意来写,有的同学写道:“晚上,妈妈回来了,夸奖小明是个好孩子。”这就不对了,因为图上并没有出现妈妈。所以说,想象是在看清图意的基础上实施的,离开了图的本身,任何想象都是不合理的。
有些家长和学生认为,只要字数写得多就一定能得高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其实看图写话不在字数的多少,关键还是要把图上画的内容清清楚楚地交代明白。那么,怎么指导学生去看图呢?
首先,要指导孩子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图上画着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他们会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指导学生看清图意,第二个问题是指导学生如何写具体。开头先交代一句:“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然后再接着往下写。还是以上图为例,我们可以这样教孩子:
1、 图上画着哪些人?(奶奶和小明)
2、 他们在干什么?(奶奶在剥豆子。小明在给奶奶敲背。)
3、 他们会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小明想:奶奶真辛苦。奶奶想:小明真是个好孩子。)
4、 加上“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连起来写。
例文:下午,奶奶在家里剥豆子。小明看见了,心想:奶奶真辛苦啊。他连忙跑到奶奶身后,伸出小手帮奶奶敲背。奶奶心想:小明真是个好孩子。她开心地笑了。
如果给的是两幅或以上的图片,那么就要把这几幅图作为一个整体,连起来看看图上画了一件什么事。脑子里有了整体答案后再动笔写,写的时候要注意把每幅图意都写进去。以下图为例:
下雨了,乌龟在路上看见小兔淋着雨走着,全身都湿了。(第一幅图图意)乌龟连忙找了一根棍子,撑起自己的龟壳做成伞,为小兔遮雨。小兔说:“谢谢。”乌龟笑了。(第二幅图图意)其次,要把句子写通顺,也就是要把话说清楚。
这就需要学生在写完句子后再好好读读,看看是否明白自己写的内容,把没有写清楚的句子改写通顺。句子通顺了,图意写清楚了,老师给的分数起码是“良”。如果能把图上的人物的动作、神态也写一写,那就能得“优”了。人物的语言除非必不可少,否则不要写,因为孩子们不会正确使用标点,而且语句也嫌啰嗦。
第三,要注意格式。1.开篇空两格。
2.正确使用句号、逗号、问号和感叹号。
3.标点符号单独占一格。
4.每一行的第一格不写标点,挤在上一行最后一格里。
5.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6.工整的书写最可爱。
以下为例:
最后,要注意的是不写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根据图片,想像出故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