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对我留下了什么的印象(哈尔滨不乏生活民宿)

核心提示:如今的哈尔滨尽管看似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到处一片繁华,但繁华之中也充满了浮躁与喧嚣,再也不是四十多年前的模样了,只有印象里的哈尔滨,还原汁原

如今的哈尔滨尽管看似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到处一片繁华,但繁华之中也充满了浮躁与喧嚣,再也不是四十多年前的模样了,只有印象里的哈尔滨,还原汁原味地保留着上个世纪时所独有的那种异域城市风光。

一九七五年的初秋,我出差时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哈尔滨。由于我们那个城市当时还是个新兴的矿区,尽管属于地级市,但却连楼房都十分罕见,于是便缺乏了一个城市所应有的风貌。因此,当年的哈尔滨给我留下的印象之深刻,简直可以用震撼一词来形容了。

那天下午,当我随着客流走出哈尔滨站以后,首先看到的,就是站前广场上的苏军烈士纪念塔,这座镶嵌着铜质浮雕,镌刻着中俄两国文字的苏军纪念塔,不仅被印在了红色的哈尔滨牌香烟盒上作为商标,同时也是哈尔滨的地标建筑之一,而如今却不知什么原因,早已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地消失了。

接下来的我,就仿佛像刘姥姥初次进入大观园那样,开始浏览这座即陌生又颇感新鲜的省会城市了。大街两侧,到处都是鳞次栉比的欧式建筑,而这些建筑的外墙均以鹅黄或深灰色为基调,连绵起伏的绿树掩映着高低错落的欧式铁皮屋顶,这些禇红色或墨绿色的俄式铁皮屋顶,大多由帐篷形的尖顶或葱头状的圆形所构成,因此充满了浓郁的欧陆风情。由白色的三角形屋檐与罗马柱构成的东北烈士纪念馆,看上去一派庄严肃穆。残破的索菲亚教堂周围也没有如今这样漂亮的广场,而是被一片陈旧的居民楼所紧紧地环绕着。博物馆广场中央的苏军纪念碑上,是并肩而立的苏军水兵与头戴钢盔的苏军士兵,共同高擎着一枚硕大的胜利勋章的雕像。

宽阔的大街上,每当有轨电车轰隆隆地驶过,灰蒙蒙的天空下就会不时爆出天蓝色的火花。站在斯大林公园,可以看到松花江上满载游客的小型客轮,不时地拉响汽笛在江面上缓缓地往来行驶。

在人潮如织的哈一百,摩肩继踵的顾客几乎让人无法停下脚步,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人头攒动中,我忽然发现一尊唐三彩陶马赫然挺立在货柜的上方,这种只有在影视作品中才会看到的,摆在有身份的家庭用来提高品味,附庸风雅的陈设,居然只能在省城里出售?而在省内的其它地方却为什么看不到它的身影呢?想到这里,心中不禁有些戚戚然。

那时哈尔滨的街道上,除去已经消失了的欧式四轮马车之外,其它方面诸如房屋建筑和有轨电车等等,几乎与外国小说插图中的景象基本相同,让初次来到这里的人,有一种身处国外或恍若隔世之感,这就是当年的哈尔滨给我留下的印象。





最早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地方之一!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卖苹果手机利润大吗(一部苹果手机利润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