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行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差异巨大,但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很多信息化建设已经到了一个转折期,虽然支撑核心生产、运营、管理、决策的应用系统基本都有了,但是系统间的信息孤岛、数据孤岛、业务孤岛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很多大型企业都在统筹考虑信息化的治理与优化,包括IT治理、数据治理、服务治理、SOA综合集成等。应用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是普遍的需求、也是大势所趋,对于各业务系统而言就需要对自己的各业务模块提供标准的服务,以保障跟其他相关业务系统的对接,这样就需要实现数据提供、数据同步、数据分发、数据接收等标准服务接口。
另外一方面,各行业、企业多渠道营销、产业生态链联动,需要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越来越高频地跟外部的应用系统接入、联动,这样需要众多灵活多变的功能页面,如果对每套前端页面都提供一套后端功能,工作量巨大、且难以及时满足变化需求。这样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也是新应用系统开发技术架构的常规选择,而这种模式直接要求着应用系统的采用服务化模式来开发。
综上,服务化一方面为了敏捷集成,侧重企业IT架构宏观层面,用于实现IT治理、数据治理、应用集成;另一方面是为了敏捷开发,主要侧重应用系统的技术开发架构,实现内外部应用系统快速接入、上下游供应链/生态链结合。
就这么说吧,第一,你一个微服务挂掉了,对整个系统影响比较小。第二,开发的时候,一个人可以单独负责一个服务。 这是非常明显的两个优点,在应对非常复杂的业务的时候,非常适合。所以这种架构适合很庞大的一个系统,当你业务很简单的时候,就根本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