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家放开生二胎的限制后,很多人踌躇不决,为养育孩子的高额支出而止步,但有一个省却特别敢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用说大家也猜出来了:是山东省。那么二胎放开后,为啥山东老乡这么敢生呢,一切还要从地域文化说起。
说起山东的重男轻女的大男子主义的程度之深,许多人都想不到。因为身边的老师、同学不乏山东人,因此了解的更加清楚。举个例子吧,A老师是山东潍坊人,在家里排老三,因为头两个都是女孩,所以等父母生了她更加不待见,特别是爷爷奶奶,从小就表示十分嫌弃。后来父母一合计终于决定再生一个孩子,最终是个男孩,小弟在家里分外受宠。很多朋友也表示小时候有类似的经历,城市里的要好一些,总体说来就是期盼生男孩。如果生了好几个女孩的母亲在婆家就更是没地位了。
说到这里你也就明白了,相当多山东人敢生二胎,很大程度上是想生男孩,所以当政策松动后就加班加点的做工作。当然,山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整体不错,也使得人们有经济能力来抚育自己的子女。
此外山东还是文化荟萃的腹地,是著名的孔孟之乡,儒家文化浸润着这里的老百姓的生活行为的习惯。在传统儒家看来侍奉父母要孝,兄弟之间要讲求悌,孝悌是忠义的基础,所以男性是承担国家、家庭、族人生活的重要支柱。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这里重视生育,重视子女教育,多出学霸也就不意外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可能是以前执行计划生育的时候太严格了,在山东地区人们的生育愿望被强烈地压抑了。因此一旦二胎放开,许多原来有生育需求的人便加紧造人工程,以赶上政策红利期,这也是不能不考虑到的一个因素。
综合起来,重伦理的儒家文化、重男轻女的地域习俗、政策压抑的反弹、经济发展的保障使得山东人敢生。何况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山东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因此这种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
参考资料:
1、http://guba.eastmoney.com/news,600017,594086930.html
2、二胎
3、http://www.so.com/link?m=ar2tMtD3vM0WyJpgVxUXLp2m2WgiL+gu4OWYFiZiRH8dz5rZ67oX9NKFEKxRbMPSgx57zHR7PHBSmKOtfBw1tviLFa6UGh4MFdu3h9Oic4iz7xlDwT4a/imTI3K+2IcEvNnXxsyMcPqEB1MT/KIuj1uiscD+RxmuQjY/tEQEryXHq6KKKt5pQP/cSzcsc5kFglj69Iw==
这正说明了山东抓计划生育政策是最严格的,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不打折扣的,三十多年的“高压”政策,少出生了人口的同时也积累下了很大的生育愿望,尤其是一些双职工家庭,终于盼到了政策放开。
山东是人口大省,更是人文大省,崇尚儒家文化,传宗接代的思想仍然有市场。现在作为生育主力军的年轻夫妇,大多双方成单方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都希望再生一个,让孩子将来有个伴儿。在经济上,因都是独生子女,有了两家老人友持,家庭状况总体能够承受。
更多家庭盼望有儿有女,多数人认为这样能的扩大家庭的规模,有利建立亲缘关系网络,将来在家庭发展和养老照料起到不同的作用。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副产品—失独家庭的增多,让许多夫妇感受到了独生子女养育的风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选择生育二孩。
各种积极生育因素积累久了,终于随着二孩政策落地爆发了。说明山东最响应国家政策,不让生时光想生,允许生时马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