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半辈子小生意,混迹与市井屠肆之中,结识了不少贩夫走卒,对传统渠道的果品零售情况略知一二,愿意在此扔出砖头,希冀引来珠玉,供欲入行者借鉴。
从售卖方式讲,水果零售可分为专卖店(超市)销售、固定摊位销售和流动摊贩售卖3种,因所处城市、位置、客流量、消费水平、经营成本、出货量不同,其总体毛利水平也不一样。下面仅以西安市长安区(消费水平中等偏下)为例,介绍其利润情况。
1.专卖店(超市)。比较上档次,水果种类齐全,主要受众为年轻人,因受房租、转让费(入场费)、税费、人力等成本影响,综合毛利要保持50%左右,最终纯利为15%左右。
2.固定摊位。涉及摊位费、税收、卫生费、管理费等,主要为家庭经营,品类较多,人力成本低,受众主要为中老年,毛利为30%左右,纯利约10%。
3.流动摊贩。主要工具为汽油、柴油、人力三轮车及遮阳伞,经营成本低,随时会被城管驱赶。经营品类单一,以西瓜、鲜桃、樱桃等时令水果为主,以低价吸引顾客,综合毛利约为20%,有时会在称上做手脚,纯利约10%。
从售卖品类讲,普通日常水果如苹果、香蕉、梨子等,容易储存,损耗率不高,顾客也容易接受,价格比较透明,毛利约20%,纯利约10%;本地时令水果如樱桃、草莓、葡萄、桃子、石榴等,刚上市时价格很高,毛利也不菲,可达50%以上,随着大量上市,价格、毛利也会快速回落,但因不易储存、损耗率高,毛利也在30%强,纯利不好说;热带或进口水果如荔枝、龙眼、榴莲、百香果、美国红提等,因成本高、不易储存、风险大,毛利也很高,可达50%以上,纯利同样不好说。
当然,受进货渠道、地理位置、消费水平、客流量等因素影响,利润水平也不相同。一般来讲,客流、出货量大的地方,竞争激烈,薄利多销,毛利水平低;反之,就会以高毛利弥补出货量的不足,保持正常的盈利水平。
普通水果利润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进口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百或更高,但进口水果卖不了多少而成本又大,卖的周期交长,不新鲜,总之一句话,能走量就能赚钱,走不了量就算定的利润再高一样不赚钱。(一箱平果30斤,进价4元,卖8元,你觉得利润高吗?我来帮你算一下:果箱就是七斤,再加上三斤不好看的果子或烂果,30斤平果只有20斤了,一箱进价是120元减去果箱和不好看的和烂果,苹果实际进价就是六元一斤,卖八元高吗,运费和包装袋人工都没算,当然里面有三斤不好看的及烂果是我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