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巨头大而不倒,中小企业绝地求生。希望银行可以在扶持巨头的同时,也能稍微照顾一下中小企业。
餐饮行业,本身是银行不待见的贷款客户营收数据尽调困难。
餐饮的每一笔营收,采购的进账出账,金额不高,笔数繁杂,银行很难进行清晰透明的尽调,无法通过贷前数据分析,来判断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就算现在线上支付已经蓬勃发展,但对散客的收费,对供应商的采购,是否全部开具发票,仍是有效获取信用数据的关键难点。
没有值钱的抵押物。
租赁的经营场所、前期的装修、回收价值低廉的厨具,还有保质期有限的食材,都是无法处置变现的资产,对银行来说,属于很难接受的抵押物。
想贷款,就要考验老板的个人实力了,房产、汽车、股票等金融资产,能抵押的全部抵押,还要承担更高的利息成本。
西贝莜面村,400家线下门店,单月营收7-8亿元,管理2万多名员工,单月工资支出1.5亿。
西贝老板贾国龙发文诉苦后,马上得到多家银行的主动帮助。效率最高的浦发银行北京分行,4天时间,完成到账1.2亿贷款,外加5.3亿元授信额度。
安徽最大的连锁快餐“老乡鸡”,全国拥有800家连锁店,每月新开近20家店,年营收超过30亿,管理16328名员工。
老乡鸡老板束从轩,同样通过发视频来表达自己“再苦不会苦员工”的决心,要用银行贷款、家中存款甚至卖房钱,发放员工工资。
云海肴、青年餐厅,通过将部分员工入驻盒马生鲜,由盒马支付相应劳务报酬的方式,降低自己的管理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大量中小企业,无人守候有调查表明,85%的中小企业撑不过3个月,34%的企业撑不过1个月。
对于西贝、老乡鸡这样的企业来说,面临的只是暂时的困难。其他中小餐饮企业和个体户,才是真正的绝地求生。
没有发声渠道,没有足够的发言分量,媒体、银行,听不到他们的呼喊。
房租、人员、备货,也是压在他们头上的一座座大山。更别提很多人开店,已经压上了全部的信用与身家。
只希望银行能够改变对餐饮业的固有态度,同时,除了扶持行业巨头以外,还能稍稍照顾一下中小企业。毕竟,他们才是最需要得到帮助的弱者。
我是草根创业老油条,连续创业者,行业老司机。分享创业案例复盘、科技财经观察、个人能力提升。日积跬步,成就自我。
在疫情面前,有的行业由于配合疫情防控出现了流动性缺失,造成公司出现流动性危机政府是有义务帮扶的!前提是你的体量够大,能够达到国家或者金融体系帮扶的要求!当然,帮扶谢谢企业也是帮自己,如果他们都不行了,会造成一定的坏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