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没有身份证的。
中国现代的身份证制度,始于1984年的4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并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自此开始,中国人才终于拥有了身份证。
在1984年以前,其实我国一直都没有身份证一说。
当然,虽然没有身份证,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身份证明。
在80年代以前,老百姓的出行是受到限制的。从老家去其他地方,必须要地方上给你开介绍信。这个介绍信,其实就是你的身份证明。
古代社会也是如此。没有身份证明,可以说是寸步难行。例如,古代官员的调职,还有商人到其他地区贩运货物,都需要此类的身份证明,防止他人冒名顶替。
中国最早的身份证明,其实是鱼符。
鱼符是官员验明身份的凭据,上面有官员的姓名、官职、官阶等相关信息。根据史书记载:
其制自唐始,盖以为符契也。其始曰鱼符……因盛以袋,故曰鱼袋。
如果有人冒名顶替,盗取他人的鱼符,被发现后是要被严厉治罪的。
当然,这种鱼符往前追溯,会发现它与先秦两汉的虎符、龟符等凭信很相似,远离都是用信物确定身份。
这些证明与身份证是很大差异的。
由于古代社会的迁徙并不自由,大多数人都被固定在自己生活的地域,所以这种凭证并不是普遍存在的。
古人也是有身份证的,比如,通关文牒。当初商鞅变法失败的时候,就是因为随身的文牒没有带,被店家上报官府而被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