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老子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老子说的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1章),是“有无相生”(《老子》第2章),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40章),对“无中生有”是老子说的,但老子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种鬼话。
所谓“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大概是有人看了佛教《心经》中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然后一拍脑门,以为老子会说“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样装*的话。
那么,老子是怎样说“有”“无”的呢?
在《老子》一书中,“无”“有”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老子》第一章中就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第四十章中又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地无。”
咱们来看研究老子的著名专家陈鼓应先生的解释:“‘无’‘有’是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送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活动过程。老子所说的‘无’,并不等于零。只因为道之为一种潜藏力,它未经成为现实性时,他‘隐’着了,这个幽隐而未形的‘道’,不能为我们感官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道’的特性。这个不见其形而被称为‘无’的‘道’,却又能产生天地万物,因而老子又用‘有’字来形容形上的‘道’向下落实时介乎无形质与有形质之间的一种状态。可见老子所说的‘无’是含藏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乃蕴涵着无限之‘有’的。‘无’和‘有’的连续,乃在显示形工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天地万物时的一个活动过程。”
陈鼓应先生虽然说得有点绕,但是将老子哲学中的“有”跟“无”彻底说透彻了。
舍中有得,得中有舍。日月轮回,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