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20年生活在吉林,中20年生活在沈阳,现在生活在南方近10年,可以说是老东北人,也是新南方人。
东三省,一直这么讲,讲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不过内部还是有很多区别的。辽宁工业发达,黑龙江农业发达,吉林除了一汽,主要也是农业。这是历史,现在应该有一些变化。
东北的历史、现状上面说的很多,也很全面。我只近年总是往返南方~东北,有些感触说一下,不好的地方,东北老乡见谅。
建国时,东北经济强大,主要是日、俄留下很多工业基础,东北铁路也占全国铁路的1/3。那时有句话,叫“东北打个喷嚏,全国都得感冒”,这是历史,有据可查。
当时,东北是支援全国,后来的三线建设。甚至是整个厂子搬迁到西部。我去过广西桂林,那里有个厂子叫“哈量”,老人都这么叫,其实应该叫“桂林量具厂”,全国就太多了,比如“攀钢”,西安,成都都有东北痕迹。
改革开放,轻工活跃,重工没落。东北衰落不是一天形成的,应该有20年了,有国家原因,有当地政府原因,也有人的问题。中国人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东北不可能总好,也不可能总不好,变不好是很慢过程,变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再说说人的问题,这也包括自身反思。东北官本位比全国强。当然官本位哪都有,但东北比其他地方重。太讲人情,不太讲规矩。办什么事都先找关系,没关系看个病都难,现在应该好多了!
诚信差,大公司骗小供应商,小供应商欠下家,下家又欠工人,更重要的是他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匪气重,东北不玩点横的办不成事。虽说这是一小部分,但恰恰是这几条鱼坏了东北这一大锅汤。
服务意思差,去年老人生病回去护理,不说哪个医院了(在东北数一数二的),都差不多。大夫、护士都横着呢,很多应该他们做的都让家属做,病人在他手上谁敢得罪他!
服务不仅仅是在医院,出租车,餐饮,反正回去一趟总是被气着,沈阳是东北最大城市,服务如此,其他可想而知。
说这些,是真心希望家乡好,也希望都出来多走走,多比较,改变是必须的,提意见是真关心。
最后说说地域黑。全国都这样,据说,北京人瞧不起天津人,天津人瞧不起东北人,广东人瞧不起北方人,连同在东北的黑龙江还瞧不起辽宁人口音。还有上海瞧不起全国人。其实都是中国人,东北人都是全国移民过去的(也有东北移民到外地的),我们能不能宽容些,哪的人都有好的,也都有不好的,互相骂不会提高别人的素质,反倒说明你自身素质有问题。每个地方的人都有那地方的优点,也都有自身不足,都把自己素质提高了,全国人素质就提高了!
“辽、吉、黑”这三个“哥们”就像是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一样,关系老铁了,谁也分不开谁。而其它省份,什么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看着像亲哥俩、亲姊妹、双胞胎似的,实际上一点都不亲,如同现在门对门的邻居,老死不相往来。
“东北一家人”,说明东北人重情重义不分彼此。虽然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但“哥仨”走到的特别频繁。而且,吃能吃到一块,喝能喝到一起,玩更是兴趣爱好差不多,走到全国任何地方只要张嘴一说话就知道是老乡,绝不会像别的省份的人见面还得问:哥们儿,哪个堡子的?
“哥仨”好就是好,打断骨头连着筋,希望咱们东北人无论走到哪都是亲戚,彼此照应照应,别让外省人看咱笑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