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由于解放军给国民党军队造成了大量的兵员损耗,曾经叫嚣着要全歼解放军的蒋介石,不得不改变战略,把优势兵力集中到陕北以及山东解放区,将“全面进攻”转变为“重点进攻”。
此时,坐镇延安指挥全局的中共中央,正面临着胡宗南25万大军的严重威胁,而陈毅、粟裕所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也被65万国民党军队死死困在了山东。
为了能够扭转当前的局势,党中央决定,命刘伯承与邓小平所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迅速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将战火燃烧至国民党统治区,迫使国民党军南撤回防,进而改变当前的被动局面。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开始向大别山挺进,此后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血战,大军终于在8月下旬抵达了此次任务的“最后一道关卡”——汝河。
然而,就当所有人都认为胜利就在眼前之时,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却已经向他们逼近,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这场危机中将大军解救出来的人,竟然还是一名国军的旅长。
曾经“十战十捷”的刘、邓大军究竟遇到了怎样的绝境?这位国军旅长又为何会对“敌人”仗义相救呢?
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刘邓大军陷绝境
1947年8月初,鲁西南地区连降大雨,黄河水位猛涨,某些渡口的水位峰值一度上涨到了30米以上,而在另一边蒋介石派出的9个整编师,正在马不停蹄地逼近大军的驻地。此时敌情与水情都已刻不容缓,在这种条件下,刘伯承与邓小平决定,大军不再休整,于8月7日提前实施跃进!
为了迷惑国民党军队的判断,刘伯承在大军开拔之前,特意派出了一股小队,在渡口佯攻国民党守军,造成部队想要北返的假象。事实也证明,刘伯承的这出“障眼法”的确收到了奇效。
就在小队进行佯攻后不久,国民党指挥部就收到了来自渡口阵地的电报,看过电报后的指挥官立刻将敌情上报给了南京,而这份敌情报告,也让时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顾祝同断定:刘邓大军的真实目的就是要北渡黄河,返回豫北根据地!
为了阻碍刘邓大军“北返”的脚步,顾祝同立刻命令所有部队,马不停蹄地向北面追击敌军。而就在此时,一向习惯越级指挥的蒋介石却向部队下达了“向南追击”的命令。此时,摆在国民党军队指挥官面前的是两份截然相反的命令,一个让他们向南、一个却又让他们向北,到底军队该何去何从,他们也变得有些不知所措。
国军这种混乱的指挥,恰恰给了刘邓大军喘息的机会,待到蒋介石反应过来之时,刘伯承与邓小平所率领的12万人马,已经越过了陇海铁路,来到了有着“死亡区域”之称的“黄泛区”。
在中国的历史上“黄泛区”就是“苦难”与“死亡”的代名词。当年,为了阻挡日军南下的脚步,蒋介石命令部队,掘开河南“花园口”河堤,让滔滔不绝的黄河之水奔流南下,进而形成了,跨越河南、江苏、安徽三省之地的“黄泛区”。
如今,为了抵御解放军的攻势,蒋介石又下达命令,将“花园口”河堤添堵,让黄河重归故道,进而形成蒋介石口中那“抵得上40万大军”的“天然屏障”。
此时,在刘邓大军面前的,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被黄河水所覆盖的“黄泛区”了。如今在战士们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沼泽。正所谓“兵贵神速”,为了能够让部队快速通过“黄泛区”,刘伯承与邓小平不得不命令部队,炸毁重炮与卡车,就这样,轻装上阵大军经过一天一夜的艰难行进,终于在8月18日的夜晚走出了“黄泛区”向着汝河进发!
通过黄泛区,让刘邓大军的行军目的变得一目了然,此时的蒋介石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支部队并不是他所想的“北渡不成而南窜”,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要挺进大别山,威胁国民党的战略后方!
1947年8月中旬,蒋介石紧急调遣了2个整编师以及1个旅,在汝河南岸建立了防御阵地,同时又派出了3个整编师向南追击,意图将刘、邓大军堵死在汝河岸边。
汝河虽然不宽,却水深流急,如果不借助船只,普通人是不可能横渡过去的,而此时,奉命在南岸布防的国民党守军早已将所有船只烧毁,大火烧了整整一夜,火光几乎要将黑夜照成白天。
看着眼前的汝河,刘伯承与邓小平都变得焦急起来。南岸的国民党守军正一轮接着一轮的炮击大军的指挥部,天空上也时不时地会出现国民党军机,对大军进行扫射轰炸。而就在部队后方仅50余里的地方,整整3个国民党整编师,正如猛虎扑食一样向他们扑来,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计算,仅仅只需要一天,这只饥饿的“老虎”就会出现在大军的背后。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刘邓大军自建立之日起便从未有过如此艰难的处境,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向各级指战员下达了一条死命令!只见,在一间破败不堪的小草屋里,一脸沧桑的刘伯承严肃地向大家说道:
自古狭路相逢勇者胜,从现在起,无论白天黑夜,不管敌人的飞机还是大炮,我们都要以进攻的手段来对付进攻的敌人!我们要从敌人的阵地上,打出一条血路冲过去!
8月24日凌晨,刘邓大军的战士们,冒着敌人的机枪扫射以及敌机的低空轰炸,开始向汝河南岸的敌军阵地发起进攻!
浮桥上冲锋的战士一个接着一个倒下,但无论多少人倒下,下一刻,总是会有人站出来,接过红旗,继续向着敌方阵地冲锋!就在解放军战士们与国民党守军展开浴血厮杀的过程中,忽然有人发现,在敌人防线上,莫名地出现了一个“缺口”。
负责防守这处“缺口”的国民党守军不知为何,象征性地打两枪、放两炮后就开始溃逃,几乎没有任何抵抗意志。
起初,负责进攻此处的部队指挥员还以为这是敌人的诱敌之计,可是,当他对敌方阵地进行反复侦查后发现,这里的守军完全就是溃逃,连武器都丢弃在了阵地之上。
战局的转变容不了他多想,他迅速带领手下官兵,对这处“不设防”的阵地发动了进攻,结果也和他预想的一样,这处“缺口”并不是敌人设下的陷阱。
此后,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刘邓大军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成功渡过了汝河,并于8月27日挺进了大别山!粉碎了蒋介石直捣黄龙的歹毒计划!
任务完成后,战士们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也不免心生疑惑,为什么那一晚国军守军会有如此反常的举动?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许多人的心中迟迟无法解开,直到一年后淮海战役爆发,他们才明白,原来当年国军的那场离奇“溃逃”,其实是指挥官有意而为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隐藏在敌营的“潜伏将军”当年,负责驻守汝河南岸的守军是整编第85师,该师是老蒋嫡系部队之一“国民革命军第85军”整编而来。该部队曾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抗击日寇做出过卓越贡献,同时其损失也不可谓不小,为了补充兵员,国民政府将部分“杂牌军”编入其中,在1946年该部队被整编为“第85师”,原辖第23师、第110师依次改编为整编第23旅和整编第110旅。
而刘邓大军所遇到的那个奇怪的“缺口”,正是整编第110旅负责驻守的阵地。
整编110旅时任旅长名叫廖运周。廖运周此人出生在安徽,是正儿八经的黄埔毕业生,在抗日战争期间,还是团长的廖运周就率领部队在箬溪以西地带成功伏击了日军一部,击毁日军坦克及各色战车二十余辆、卡车四十余辆、击毙、击伤日军共六百余人。廖运周这一仗给日军带来的损失,让日本媒体都惊呼“超过了当初攻占东北三省的全部损失 ”,而更令日本人意想不到的是,此役给日军造成如此之大损失的中国军队,竟然无一人伤亡,足以见得廖运周此人绝非平庸之辈。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过奇功的指挥官,却在阻击刘邓大军强渡汝河的战斗中不战而逃了,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但是,如果人们知道了廖运周的另一个身份,那么之前发生的一切,就都变得顺理成章。
原来,这名叫做廖运周的安徽汉子,不仅仅是国民党军队的少将旅长,他还是党中央安插在敌人内部的一柄尖刀,一名坚定不移地共产主义战士。
1926年,23岁的廖运周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了一名炮科学员。在军校学习期间,廖运周结识了共产党人,并在其影响下也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下枪声四起、炮火轰鸣,在周恩来、叶挺等人的带领下,共产党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而在奋勇拼杀的起义部队中,廖运周的身影赫然在列。
南昌起义失败后,廖运周开始四处逃亡,他先去了上海、南京等地,最后回到了老家安徽并在当地建立了党支部,暗地里组织当地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到底!
抗日战争爆发后,廖运周被任命为民党军110师328旅656团团长,先后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为抗击日寇立下了汗马功劳。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主动挑起了内战,解放战争随之爆发,此时升任110师师长的廖运周被派遣到了河南新乡。在这期间,廖运周收到了党中央对他的重要指示,要他随时做好起义的准备,并及时搞好情报工作。
1947年8月中旬,廖运周所隶属的整编第85师接到一份紧急军令,蒋介石命令他们即刻前往汝河南岸,并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来犯之敌。此前,廖运周早已知道刘邓大军将要向大别山挺进的消息,所以,当他看到这份军令之时,立刻清楚了刘邓大军所面临的绝境。
千钧一发之际,廖运周一封密电发给了就在汝河对岸的刘伯承,告诉他自己想要进行起义的决定。可当刘、邓二人进行缜密思量之后,党中央的领导直接否决了廖运周的提议,并要求他继续潜伏,不要轻易暴露身份。
既然无法明目张胆地搞起义,那么就只能暗地里帮助大军过河。
8月下旬,刘邓大军12万人开始强渡汝河,就在此时,正严阵以待的110旅官兵们却收到了一份奇怪的命令。这道命令是旅长廖运周亲自下达的,大体的意思就是叫他们在战斗打响之际,故意给解放军放水,放解放军从阵地上过去。
虽然基层士兵无法理解旅长为何要这样做,但部队中的大多数指战员已经明白了旅长的深意,因为在这些人中,已经有许多人成功被廖运周所策反,他们等的就是和廖运周打响起义第一枪的那天。
就这样,在110旅故意“放水”的背景下,刘邓大军的进攻部队轻而易举地,便撕开了国民党设在汝河南岸的防线,进而成功渡过了汝河。而事后,故意放走敌人的廖运周仅凭一句“已尽全力,但无力回天”就为自己开脱了责任。
三、结语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后,廖运周带领着110师5000余名官兵成功起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新中国建立后,廖运周被授予少将军衔,后于1996年5月11日与世长辞,享年93岁。回首廖运周的传奇人生,有过慷慨激昂的战斗,也有过彷徨不前的迷茫。
1981年,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在中央一套全国播出,而这部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影视作品,就是根据廖运周将军生平经历所改变的电视连续剧——《敌营18年》,所以后人也尊敬地成他为“潜伏将军”。
1936年,红2、6军团被困云南,国军一旅长主动让路,他后来怎么样了?
1935年末,由于此前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国民党军长驱直入,最终将中央红军逼上长征的道路,在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取得成效以后,国民党军又在湘鄂川黔苏区集结重兵如法炮制了一次新一轮的“围剿”,驻扎在此的红二、六军团也不得不做出长征的决策,经过几个月的南征北战,红二、六军团在滇黔边界站住了脚,并在贺老总以及任弼时同志的带领下,红二、六军团开始着手准备在此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但就在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时,一封来自北方的电报打乱了红二、六军团的阵脚,原来是时任红军总政委张国焘向红二、六军团下发了即刻北上会和红四方面军的命令。
贺老总接到此封电报后焦急如焚,如果此时北上必然要突破层层封锁跨过金沙江,敌军为了防止红军主力会师可谓是封死了所有道路,其中金沙江这条必经之路上部署了大量国民党军把守,此时北上无疑是自投罗网,况且我军已经连续征战了数个月急需休整,于是在同其他红二、六军团的领导商议后复电张国焘,指出了现在北上的不利条件以及建立新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希望张国焘能够回心转意。
但张国焘却固执己见再度重申北上命令,红二、六军团也只得照办挥师北上,随后便进入了云南境内,滇系军阀龙云害怕红军在云南扎下根来,于是急电前线对红二、六军团围追堵截,由于敌我兵力的绝对悬殊,再加上我军对云南人生地不熟,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红二、六军团便被敌军团团包围,情况危在旦夕。
面对前有追兵后又堵截的境况,贺老总被急的是焦头烂额,就当贺总下定决心杀出一条血路时,国民党滇军旅长张冲的信使来到了红二、六军团的指挥部。
贺老总一时闹不清张冲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亲自接见了张冲的信使,信使在短暂的客套之后单刀直入,并直言自己的旅长张冲仰慕贺老总威名已久,想要给红军将士让开一条道路放红军离开云南。
在送走了张冲的信使后贺老总陷入了两难境地,这张冲到底是真要放红军一条生路还是想要诱敌深入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这究竟是他义薄云天,还是他的某种诡计?
在权衡了良久之后,贺老总最终拍案决定:信他一次!仅留下一个师断后,其余主力直奔张冲旅驻地而去。
这个决定可谓是赌上了红二、六军团将士的性命,但贺老总却认为这个险值得冒,倘若张冲真的放红军一条生路那便是皆大欢喜,倘若这是张冲的诡计,我红二、六军团2万主力定要同他拼死一搏打掉他的指挥部,更何况无论从哪个方向突围都将是一场血战,与其在其它地方碰壁,不如试他一试。
于是红军带着忐忑的心情向张冲部开拔,并于次日达其驻地,但令人欣慰的是这并不是一个诡计,张冲果然按照约定命令部队让开道路,放我军顺利通过,由于南方追击的敌人正在北上的路上,贺老总同张冲二人在短暂的交流后便不得不立刻分别,临行之前贺老总眼含热泪,并告诉张冲:我党我军定不会忘记张旅长的这份情谊。
随后贺老总便随大军扬长而去,而滇军旅长张冲也在目送了贺老总之后电告云南省主席龙云:红军突破我军防线,已经离开云南境内。
这位滇军旅长张冲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他会放走陷入绝境的红军?难道他不怕因此受到处置而丢了性命吗?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他的早年经历中……
或许我们当代人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滇军旅长知之甚少,但在二十世纪初的云南,张冲的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他在九岁时便曾用计谋智退了进犯村庄的土匪,在乡里之间名噪一时。
但这位早年曾智退土匪的少年英豪却在十几岁时当上了“山大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张冲喜欢结交各路朋友,并且为人仗义,他时常对落难的朋友施予援手,其中他的旧交赵光廷早年因赌博欠下巨额债务,张冲闻讯后将自己家的猪卖了借钱给赵光廷,并再三劝诫他戒赌。
赵光廷为此对张冲感恩戴德,但一头猪的钱也无法偿还他的债务,最终被当地地主逼上了绝路,占山为王成为了土匪,并放出话去:官府都能劫,就是不能劫张冲。
但怎料二人的这份情谊却为张冲造成了麻烦,张冲在昆明求学时当地官府以“勾结土匪”为名准备将张冲逮捕,但由于张冲的父亲曾在朝为官积攒了许多人脉,张冲提前得到了消息而出逃,但也因此被迫投奔了赵光廷部当上了“二当家”。
但落草为寇的张冲却没有因此自甘堕落沦为烧杀抢掠的匪徒,相反,他开始严抓手下人的纪律,并对他们约法三章,开始了劫富济贫的绿林生涯,在滇东南打土豪救济穷人,杀贪官除暴安良,一时间成为了名震一方的英雄好汉,甚至还带着队伍同法国殖民者对抗。
那时由于我国国力衰微,许多铁路以及工厂项目皆为外国投资建设,但也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的交通被列强所把持,并且还得到了铁路沿线无条件驻军的特权,这些驻军在我国肆意妄为,多次对当地百姓进行了掠夺与袭扰,张冲听说后竟带人袭击法国驻军,引来了百姓的一致称赞。
但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在闯出一片名气之后张冲也被云南军阀唐继尧所不能容忍,其多次派兵镇压,但均遭到了顽强抵抗,最终在多次围剿未果后,唐继尧选择了对张冲进行招抚。
在进入了滇军的序列后,张冲凭借精干的头脑迅速升迁,仅仅几年时间便升任为了统辖千余人的团长。
但唐继尧统治后期昏庸无道,张冲也起了反唐的心,当龙云率众人发起“倒唐”政变时,张冲当即响应龙云赶走了唐继尧,结束了云南十多年的唐继尧时代,因为倒唐有功,年仅27岁的张冲便被升任为第五师师长,自此正式成为响彻云南的风云人物。
结合张冲的早年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个有理想的爱国主义者,但仅仅作为爱国主义者其实还不足以让他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放走红二、六军团,实际上张冲早在1930年时便与我党和红军有了交情。
在百色起义后,红7军常年在张冲的辖区内活动,在数次的交锋后张冲也开始暗地里同红军来往,其中红七军政治部主任何世昌曾多次劝说张冲率部起义,并讲述了各种革命理论和理想,但张冲却因为龙云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不曾想过反叛,但共产党人的信念却已经得到了张冲的认同。
在后来的历次“围剿”中,曾经如迅雷疾风一般的张冲部变得行动迟缓,屡次剿匪不力,最终被降为了旅长。
结合张冲早年的经历,我们或许不难理解他在1936年时会放走陷入绝境的红二、六军团了,但做了这么大的一件事后,张冲究竟怎么样了?他究竟有没有瞒天过海糊弄过去?倘若龙云知道了此事又会怎么样呢?
原来在张冲放走了红军后龙云便知晓了此事,不过龙云并没有因此大发雷霆,反倒是长舒了一口气。
别看之前龙云对围剿红军显得很是卖力,其实更多的只是施压,他不希望红军在云南扎根,但也不希望自己的部队同红军斗的两败俱伤,从而内部空虚招致蒋介石借故入滇,如今张冲部兵不血刃的将红军送离云南对他而言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于是便将张冲部在同红军交战中“血战惜败”的战报传给了蒋介石。
虽然蒋介石有着自己的情报系统对这件事的真相也略知一二,但是由于龙云在云南的统治十分稳固他也不好再多做处理,于是张冲便没有受道什么严重的处罚,继续在滇军服役,直到抗日战争的爆发。
抗战爆发后张冲率部奔赴抗战前线,并在武汉秘密会见了叶剑英等我党人士,在见识到我军强大的政治纪律后,他请求我党派出部分政工人员进入他的部队改造他的军队,并借此机会扩大了我党在国民党军中的影响力。
在台儿庄战役时张冲率部坚守阵地三天三夜,在人困马乏的情况下他亲自带领部队向日军发起突击最终促成了台儿庄大捷,鼓舞了全国的抗日军民。
当徐州会战进入第二阶段时,张冲奉命率部坚守禹王山,在此阵地上同日军血战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都未曾丢失阵地,全师伤亡过半,无论是日本方面还是我军方面的报纸都对张冲部进行了报道,一举成为抗日名将,并在之后的武汉会战中大显神威。
但作为地方军的武装,张冲的一路迁升是蒋介石政府所不能容忍的,最终在崇阳战役失败后将责任归咎为张冲守城不力,并以通共的名义将其撤职软禁。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冲辗转来到了延安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解放战争时期被党组织安排在东北工作。
在云南和平解放张冲回到了家乡云南,并出任了省政府副主席,将经历全部放在了家乡建设上,兴修水利造福一方。
1978年时,张冲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了副国级领导,但可惜的是在考察水力发电站的建设时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回到北京治疗时被查出了癌症晚期,最终在两年后去世,享年80岁。
张冲一生光明磊落正气浩然,他虽早年投身绿林以及军阀,但在民族最危亡的时刻站在了广大人民的阵营中,完成了自己必生的追求与理想,随着他的逝去,他传奇的故事也迎来了完结的一天。
大别山只剩6万人的刘邓,为何可以快速恢复?我军:靠国军神助攻
1947年8月27日,在刘邓的率领下12万人渡过淮河,完成了千里跃进的任务,此后分兵三路进入大别山,前后总计历时21天,行程千里,并解放了11座县城。 但同时也是因为此次任务的艰巨,12.3万人中最终只有约5.86万人走出了大别山。
那么仅有不到6万人走出了大别山的刘邓大军,是如何在1950年时达到了124余万呢,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我军是怎样快速恢复的呢?全靠着国军的帮忙。
在确定挺进大别山之时,刘邓大军为加快前进速度渡过淮河,同时也是为了 摆脱国军的围剿,抛弃了后方与辎重,全体快速穿插 。虽然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但也陷入了危险,国军在围剿刘邓大军时各种卑劣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像断水源、烧山、炮击更是常事。
此时重武器的缺失也是让部队的战斗力有所削弱,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在刚进入大别山的时候,面对缺少后勤补给的战士们为了活命只能吃野菜啃树皮、渴了喝河水露水, 在此期间,有许多战士没有扛住这种恶劣的生存条件,永远离开了队伍。
在此情况下,刘邓二人从两方面同时入手,刘伯承下令让全体战士轮换进行耕种和防守, 在一部分士兵执行防守任务,另一部分休整并执行耕种和建设任务。 而邓公则是积极派遣部下联络大别山周边的人民群众,争取在人民群众之间得到一些补给。
终于在刘邓二人的带领下,部队十分艰难地熬过了进入大别山的初期, 成功地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并建立了根据地, 成为了国军在江南腹地的最大隐患,为以后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刘邓率领的部队次年3月底转出大别山,并于1948年5月由晋冀鲁豫野战军团改称中原野战军,同年11月淮海战役正式打响,中原野战军在此次战役中共投入7个总队, 联合陈谢兵团的两个纵队,总人数达到了12万。
淮海战役前后共分为了三个阶段:首先是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22日),击溃了黄伯韬兵团,并成功占领宿县,将徐州孤立后,包围了刘峙集团、并将其分割开来。
然后是第二阶段(1948年11月23日—12月15日),在这一阶段中中剿灭了黄维兵团,并将司令官黄维俘虏,然后将杜聿明集团包围。第三阶段(1948年12月16日—1949年1月10日)全歼杜聿明集团,俘虏杜聿明,淮海战役全面获胜。
此次战役中,中原野战军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以12万人包围了黄维率领的第十二兵团, 同时华东野战军派出了5个纵队的兵力帮助中野,其中还包括了一部分炮兵。 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联手围歼黄维的第十二兵团,黄维兵团在双方围剿下阵脚大乱,最终被我军歼灭。
华野在帮助完中野后并未贪功,将缴获的物资与俘虏留给了中野,马上撤回准备围攻杜聿明。将黄维兵团解决后,中央命令中野随时准备协同华东野战军歼灭杜聿明集团,或寻歼可能自蚌埠方向再次来援之敌, 最终全歼杜聿明集团,并击毙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 。
1949年1月10日,历时66天的淮海战役结束,我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约13.3万人, 歼灭敌方部队约55.5万人,包括地方的两个主力军,分别为第五军与第十八军,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基本全部解放,解放军直抵长江北岸,直接威胁着南京与上海。
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大胜后,中野转化了大量的俘虏兵,总计12万人补充至中野的部队, 中野的兵力快速恢复至24万,并获得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是一次成功的补血。
1949年2月整编,改名第二野战军, 并抽调了原军区在进入大别山前留下的二线部队4万人,在渡江前总兵力达到了28万 ,同年4月由于北平和谈的进行,渡江时间就此延后,趁此期间各部队抓紧时间休整及准备补给,仅二野增加的迫击炮就多达600门。
1949年4月19日的晚, 南京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这就意味着和平渡过长江已无可能, 渡江战役打响,百万雄师过大江。20日晚由谭震林指挥的中突击集团渡江,并迅速突破安庆、芜湖间防线。
4月21日晚由三野副司令员粟裕和参谋长张震统一指挥的东突击集团、由二野司令员刘伯承统一指挥西突击集团分别从镇江、江阴间和贵池、湖口间渡江。 次日突破江防阵地,占领了长江的南岸,同时也争取到江阴要塞的守军起义,将江阴炮台掌握在我军手中,封锁长江。
此后开始了解放全国的进程,二野一路南下开始追歼溃败的国军,并解放了现在的安徽、福建、浙江及江西的广大地区。在此之后二野双线作战, 其中华南地区由陈赓带领着麾下兵团前往,与第四野战军配合围歼桂系 ;其余部分则转战西南,解放云、贵、川等地。
解放云贵川的过程中,二野面对的敌军正是国军堆积的败兵,希望能够抵抗一段时间,等待国际上的救援。国军屯兵90万于此,既然已是败兵,虽然数量巨大,但是却毫无士气可言, 在面对二野进攻,直接投降的占绝大多数。
二野在此次作战中, 用8000余人的代价解放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49年底国军起义、投诚、被俘人员达90万其中约40万人被成功改造,于次年2月9日,第二野战军与第十八兵团的西北军区机关一部在重庆合并组成西南军区。
1950年6月全国已基本完成解放战争 ,西南军区总兵力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4.5万余人。其中包括了四个兵团、十二个军与四十个师(其中三十七个步兵师,两个教导师、一个工兵师),还有一个游击纵队。自晋冀鲁豫野战军以后达到了一个兵力的巅峰。
刘邓大军自大别山起,几经战事却没有被敌军所击垮,更是在战斗中不断地恢复兵力,几次兵力的增长都是在几次大战之后,在取胜后转化改造的俘虏兵团。
至此我们不难发现,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的兵力低谷,不足6万人的部队成长为124余万人,其中绝大多数的兵力皆为国军转化, 不得不说多亏了国军的神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