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液晶的显示屏上都贴有一层膜,液晶显示屏如果没有了这个膜,确实你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看到白茫茫一片的屏幕啊!
效果是这样:
这一层膜学名叫做偏光膜。作用就是只能通过和偏光膜缝隙方向一致的光,而其他方向的光线会被过滤掉。
显示器=背光灯 液晶 偏光膜。通电后背光灯打开,液晶不通电时,光的偏振方向和偏光膜垂直,光不能通过;而液晶通电时,偏振方向和偏光膜相同,就能通过偏振光了。这样有了偏光膜,能过滤掉不通电液晶透出来的那部分偏振光,这样一点点的集合在一起会汇聚成在屏幕上所看到的图像了。
如果没有了偏光膜屏幕就会白花花一片,你什么也看不到了。
通过这个原理,广大网友就自己动手DIY了
这样,谁也不知道你在看什么,只能看到你目不转睛的对着屏幕。
这个是不是很爽歪歪呢。但是改造需谨慎,手抖毁一屏啊。
液晶显示器表面有一层暗暗的膜,像胶一样,现在它烂了,撕掉就什么都看不见,这膜叫什么,有买的吗?
液晶显示器表面有一层暗暗地膜是光学偏振膜,专门的电子商城有卖的。对普通用户而言,显示器偏光膜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碰的存在,否则显示器就基本报废,需要重新购买匹配的偏光膜贴上,难度颇高。
将显示器表面的偏光膜撕下来,此时显示器将纯白一片,什么都看不见。找一副眼镜,将揭下来的偏光膜根据眼镜片的尺寸裁剪成小片,并贴在眼镜片上。然后,再带着贴有偏光膜的眼镜看屏幕是可以重新看见屏幕的内容的。
运用不同膜系和不同几何结构,用棱镜偏振膜可以产生部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
偏振膜的原理:
平板型偏振膜的基本原理建立在光束斜入射时薄膜偏振效应的墓础上,为了方便,入射角常选择基体材料的布鲁斯特角。这时,在一定波长范围内,p分量具有高透射,s分量具有高反射,形成偏振光。有些光学薄膜的光学效果是抑制薄膜的偏振效应,通称消偏振膜。其实质也是一种偏振膜。
液晶显示器成像需要3个关键部件:背光灯、液晶屏、偏光膜。当显示器通电后背光灯打开,此时从液晶屏透出的光(电磁波)是向前传播的横波,又垂直于前进方向(上下左右)的振动,然后人就能看见图形了。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光学偏振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