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贷机构数量逐年萎缩重庆小贷实收资本及贷款余额为何再攀新高

全国小贷最新数据近日出炉。人民银行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150家,从业人员59733人,实收资本7692.63亿元,贷款余额9258亿元。

按人民银行统计口径,《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了2015年上半年至今(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小贷数据发现,全国小贷机构从8951家逐年递减至6150家,从业人员也从114017人跌至59733人,而贷款余额较三年前有所回升,但仍不及2015年上半年的9594.16亿元。

在全国小贷机构和从业人数逐年递减的背景下,重庆地区小贷实收资本和贷款余额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实收资本由588.68亿元逐年走高至1166.62亿元;贷款余额经历过两年波动下降后,也在今年上半年达到2581.45亿元的新高。

“全国小贷机构和从业人数逐年递减,主要是地方小贷因当地经济波动和自身实力的限制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导致数量锐减。而重庆地区小贷实收资本和贷款余额创下历史新高,主要是重庆比较支持网络小贷发展,蚂蚁、度小满、京东、美团、小米等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公司均设立在重庆。”行业资深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指出。

全国小贷机构数量逐年减少

《国际金融报》记者以人民银行披露数据统计获悉,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小额贷款行业中,无论是机构数量、贷款余额还是从业人数,这三项指标均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且整个小额贷款行业的萎缩速度加快。

(制表:余继超,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具体来看,从2015年上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全国小贷机构从8951家逐年递减至6150家,7年减少31.29%;从业人员也从114017人跌至59733人,7年减少47.61%;而贷款余额较三年前有所回升,但仍不及2015年上半年的9594.1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全年数据看,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小贷贷款余额较几年前有较大提升,但从2022年来看,上半年减少165亿元。增量主要是在2021年下半年。“2021年增长的原因在于去年疫情相对稳定,政策工具支持力度比较大,当时的预期较好,投放的力度和意愿较强。”神州信息新动力数字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文杰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从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来看,身份属性定位不明、区域监管的分化与限制是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重点问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服务能力。近年来,愈加严格的行业监管也压缩着小贷公司的生存和展业空间。

2020年11月2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对小贷公司的经营区域、借款限额、联合贷款、融资杠杆、注册资本等方面提出要求,以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防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促进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健康发展。这一办法为小贷公司利用更具优势的互联网技术与突破区域展业限制设立诸多门槛,促进小贷行业的优胜劣汰和新一轮洗牌。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全国小贷公司数量众多,其中地方小贷公司占绝大多数,近几年全国贷款规模和公司数量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地方小贷公司业务普遍立足地方,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波动和自身实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面临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因而近几年生存压力较大,整体数量和规模呈下滑态势。

赵文杰分析指出,全国小贷机构和从业人数逐年递减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小贷公司资本实力和风控水平薄弱,经营管理不善而选择退出;二是民营银行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挤压了小贷机构的市场空间;三是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的大趋势中,小贷机构对于数字技术的应用不足导致衰退;四是规范信贷业务相关政策的影响,从网络小贷公司的互联网贷款业务,到商业银行的互联网贷款新规,都对小贷公司的线上业务提出了很高的风险管控、合规等要求。

重庆小贷贷款余额创新高

按区域统计看,江苏省拥有小贷公司584家,数量在全国居首;广东省小贷从业人数达6047人,居全国首位;而实收资本和贷款余额方面,重庆市都遥遥领先。

(制表:余继超,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在全国小贷机构和从业人数逐年递减的背景下,重庆地区小贷实收资本和贷款余额均创下历史新高。从2015年上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实收资本由588.68亿元逐年走高至1166.62亿元,7年增长98.18%。

贷款余额方面,从2015年上半年的873.55亿元,经过三年增长到2018年上半年的1633.6亿元,此后经历了两年的波动下降后,在2021年上半年走高至1909.18亿元,到今年上半年达到2581.45亿元的历史新高。

赵文杰指出,2019年和2020年的波动下降不是重庆地区的个例,全国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在2019年、2020年都是连续下跌的,主要是受到小贷机构减少趋势及自2018年开始国家整治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影响,2020年开始的疫情也对小微企业以及小贷机构产生影响,疫情导致前期积累的小额信贷风险的暴露会降低投放规模。

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重庆小额贷款公司的实收资本为1175.62亿元,贷款余额为2407.23亿元,均为全国第一。重庆小额贷款余额自2016年末超过江苏以来,已连续六年位居31个省份之首。

赵文杰表示,重庆小额贷款公司的实收资本和贷款余额均创下历史新高可能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重庆的金融政策和征信环境良好,小贷公司的规范性和风险防控能力比较高;二是重庆地区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活跃,相较其他地区受到疫情的影响比较小;三是重庆当地集中了一大批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这类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可以跨区域经营业务。

于百程也指出,主要是由于重庆比较支持网络小贷发展,蚂蚁、度小满、京东、美团、小米等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公司均设立在重庆。相比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网络小贷杠杆较低,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但具有跨区域性和业务灵活性的优势,牌照可获得性也可能高一些。因此,网络小贷成为一些互联网生态巨头开展借贷业务的着力点。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全国小贷机构数量逐年萎缩重庆小贷实收资本及贷款余额为何再攀新高

全国小贷公司数量剩不到7000家,这个行业没落了吗?

我们知道,在线贷款业务已被国家完全禁止,已经进入了清理残局的最后阶段。当然,尽管消失了,但它为参与的贷方,借款人等留下了令人难忘的数字。5,000家在线借贷机构实际上在高峰期运作,超过8,000亿元的资金没有收款,等等,包括雷雨,高利贷和斩首的利益给参与的人们带来了挥之不去的痛苦。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今年一季度小额信贷公司统计报告,截至3月31日,全国共有小额信贷公司6841家,从业人员69039人,实收资本额7800.8亿元。 贷款余额为8653亿美元元。

对比2020年第四季度的小额信贷公司的统计报告,我们发现,第一季度的机构,员工,实收资本和贷款余额的数量全部下降。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小贷款公司没有想象空间。小额贷款公司野蛮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设立小额贷款很容易,但是却很难生存。 ‍去年有关小额贷款的新规定直接导致了蚂蚁金服的停牌。新规定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小额贷款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最近,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法规,例如表达了真正的全面年度化。利率,关于银行收款服务的新规定,莫名其妙地扣除手续费,强制性扣减,自动还款和其他强有力的监督,暴力收款将受到惩罚等。一些小额贷款平台的机智将使小额贷款的经营空间越来越小的把戏。

由于疫情的影响和政策的收紧,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一些在线贷款公司倒闭或裁员的消息。该国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也跌破了7,000家,受到高利贷,常规贷款和暴力收款的影响。借款人鼓掌,当然,他们不能杀死小额贷款机构。它们仍然具有包容性金融的作用,如果一些小额贷款公司想要生存,它们必须遵守法律和法规。

随着小额信贷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加上对一些公司缺乏对金融法律和金融风险的深入了解。广泛的管理和薄弱的风险控制能力,不良贷款正在迅速上升,盈利能力正在下降,并且流动性陷入困境。小额信贷公司的数量继续减少。当前,小额信贷行业正处于整顿和监管阶段。将来,严格监管的趋势将继续下去,行业公司的数量可能会继续下降。

全国小贷机构数量逐年萎缩重庆小贷实收资本及贷款余额为何再攀新高

小额信贷行业怎么样,发展前景

小额贷款又称为微型金融或小额信贷,是为低收入者或者微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一种信贷服务方式。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坚持小额分散、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确方向道路,在实现金融创新及规范民间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别等因素影响各地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不均衡。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省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纷纷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
如您有小额贷款需求 ,可考虑平安银行新一贷信用贷款。平安银行新一贷是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手续简单,审批快,一般1-3个工作日完成审批,最快1个工作日放款,额度3-50万,年龄要求23-55周岁。您可以登录平安口袋银行APP-首页-贷款-新一贷,进行了解及尝试申请。
应答时间:2021-12-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征信报告查询原因贷款审批但是我没有操作过,农村信用社贷款怎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