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递减
投入越多,体验越低
如何创造峰值体验?
Engage in promotional activities
01.618电商节大促
转眼618就来了。
不论面对618还是双11,作为电商大军中的一员,对激发消费者买买买其实没太大感觉了,看着满屏京东天猫淘宝的竞争广告,不管活动形式怎么变,内容怎么复杂,流变的现象背后都是不变的本质:用眼花缭乱的活动换取你的注意力。
对我们电商来说,这些固定的节假日活动就跟程序一样自动化的根植在大脑中,到时间了,只需要按照程序执行就可以。就像做老栏目一样,我们已经持续做了很多年,驾轻就熟,可以用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来解释这种倦怠。
对消费者来讲,为什么618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活动那么多,产品那么丰富,面对比平时低的折扣,不赶紧买点囤点就要等双11了。连我自己都快速下单,给孩子买了两根西班牙萨拉米香肠,618满减,两根香肠减了30元,觉得还是划算的。
平日里都是吃完一根买一根,一根重达300g,作为早餐配料够孩子吃两周了。两周后孩子就要求换别的香肠替代萨拉米,再接连吃已经没有新鲜感,吃够了。吃第一根萨拉米肠的效用是最高的,很有满足感;再让孩子接着吃一根就是边际效用递减了,体验感远没有吃第一根的时候好。因此在平日,我不会买直接下单两根的。
那为什么618我买了两根萨拉米?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呢?跟对事物没有新鲜感了有关系。
Lipstick Effect
02.口红效应
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经济形势不好,大家都不好找工作、工资缩水的时候,女性反倒更管不住手、更喜欢买买买这些美好的小物品:口红、眼影、粉饼、指甲油等,这叫口红效应。
为什么经济不好时女性不但没有省钱,却把钱花在打扮自己上呢?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女性想增加自己吸引力,来获得经济支持。还有经济学家指出,女性买化妆品其实是为了自己在职场中更有竞争力。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去年疫情关在家里足足两个月,每天都是做饭看书看新闻的平淡日子,拿起手机就搜罗米油盐酱醋酒肉茶。接连一周不洗脸的我竟然觉得我需要一盒TF的眼影,如果再不得到它,我就要抑郁了。顺带,再买一只新口红来搭配。两个货加起来700块,够我家吃一周的菜钱。
在经济下行时期,拿钱买菜、买生活用品时就是为了满足吃饱吃好的基本生理需要,这些支出不会带来新意,不会新价值产生;而花一样的钱买件衣服、买根口红、买个眼影带来的效用是不一样的:我会开心的期待它们被送来,查询很多搭配方法,准备实践,也准备着证明自己,“我是一个配得上更好生活”的人。口红更有用。
口红的效用更高,是相对于购买基本生活品带来边际效用递减。
A Fitness Club Card&McDonald
03.过期的会员卡
夏天,穿的衣服少了露的肉肉多了,很多人都赶紧去健身房,毫不犹豫就开了张3年卡,3000多块。掐指一算,每天才3块钱就可以玩各种器械,赚了,即便是每天去打个卡洗个澡本钱都能回来。这下心里稳妥了,扫码付钱的时候感觉被刷走的不是钱,而是肉。
很多人一开始天天跑健身房的,有新鲜感也有动力,但往往坚持不了两个月就放弃了。每去一次都要和身体抗阻,每去一次都觉得新鲜感和体验感降低一次,每去一次都觉得卡上剩余时间还多不需要去的那么频繁。所以,大部分开卡的人热情褪去,不再光顾,健身卡的边际效用更低了。
健身房赚钱大多是在赌,客户的边际效用降低的时间(对去健身房没兴趣的时间)小于办卡结束的时间。
自助餐行业也会如此。
你去吃海鲜自助,挑着最喜欢的三文鱼吃,刚吃第1片就觉得肉嫩肥美,恨不得接连吃上几盘。等你你吃第2片、第3片、到第30片时,觉得哪怕再吃一小口,就快让人作呕了。
第1片三文鱼给你带来的边际效用最高,第2片降低一点点,之后每增加的1片都在减少,一步步的减少,直到你再也不想吃。
McDonald
04.冰淇淋第二份半价
麦当劳的外售窗口有张漂亮的海报,黑加仑圆筒冰淇淋第二份半价,你很心动,即便老公减肥不想吃,你也要让他承担一个,这样才赚了。
如果是两杯都是一样的价格,你也不会让自己的老公吃了,因为你吃一杯就已经非常满足,再吃一杯就是边际效用递减了,体验感远没有吃第一杯好。你不会为第二杯出高价的。
然而,麦当劳进行了差别定价,你看到第二杯半价时就忍不住分享身边的朋友也来一杯。
本来只能卖一杯,但是第二杯半价让它薄利多销赚了。
Diminishing Returns
05.边际效用递减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呢?
每新增一个单位的商品到来的新增感受是逐渐降低的,是一个递减的规律。
消费者在特定时期内消费某种商品时,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效用是递减的。消费者从连续的单位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在递减,其对新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支付意愿也会越来越小。我平日不买两根萨拉米肠,618买了就是一个道理。
以上铺垫了那么多,就是在说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薛兆丰老师说,“我们可以把这个图景再扩大一点,我们举目看过去,我们身上的所有的财物,我们所进行的所有的活动,我们跟所有不同的人打交道,所花的时间,实际上每一个活动每一件商品它带给我们的边际效用”,都会面临边际效用递减的命运。
做任何事我们都会渐渐进入效用递减状态,如何才能创造最大效用,最大体验呢?这就需要设计峰值了,这一篇,给你解答(点击此处:峰终定律)
祝你每天有收获,关注我以免下次找不到我。
边际效用递减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实例?
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名词,它的含义在于在一定的时期之内,商品和服务消费的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不断地增加商品服务的消费量,消费者所获得的产品效用也就越低。放置于我们生活中,也是可以有一些实例来探讨的,包括喜新厌旧、三分钟热度、新官上任三把火等。
很多经济学名词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有实际应用的,比如说边际效用递减效应。这是经济学中的典型名词,它的基本概念在于统一消费时期,人们对于市场中的产品和服务的效用是不断的,递减的,越到后面,这些产品和服务所能够提供给人们的效用也就越来越低下,甚至可能会出现倒退的情况。
在心理学中,对边际效用递减也有一定的解释,认为人们对于一种物品的需求,随着它不断的投入而变得慢慢的衰减,直到最后,甚至对这种物品出现了厌恶的情绪。
边际效用递减的实例: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肯定都曾听说过一个典故,那就是清官上任三把火。这个典故其实就将边际效用递减解解释的明明白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些新的官员上任之后,往往都会特别爱表现自己将地区的管理做一个新的革新,以此为了突出自己的实力,但等到这个新鲜劲过去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官员就会松懈下来,和其他官员一样,对民间的一些琐事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实际上,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一开始的投入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成就感,但到了后期,对于这件事情的厌恶程度,也随着自己的付出而变得越来越多。
生活中的喜新厌旧,也是边际效用递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外务工的人回家之后不想做饭就直接点了外卖,但突然过年回家吃到父母做的美味的食物,就感觉特别好吃,甚至激动的热泪盈眶,但如果天天让他们在家里吃父母做的饭,他们也会感觉到非常的腻味,甚至到最后看到这种食物就会出现反胃的生理反应。三分钟热度,边际效用递减在作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部分人是存在着三分钟热度的,他们在接触一个事物的时候会表现出强烈的喜爱和热爱,甚至于将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进去,但随着对这件事情的接触越来越多,对于这件事情的好奇度和参与感,就会慢慢的降低下来,到了后面这件事情,哪怕唾手可得,也不太愿意再花时间再去享受。
这种表现在恋爱中也是最为常见的,很多人一开始的时候一见钟情,热恋时也会对对方掏心掏肺,但是一旦俘获对方的真心之后,慢慢的就会觉得没有太大的意思,没有值得依恋的地方,对对方失去了兴趣。这些在经济学上解释都可看作是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总而言之,边际效用递减,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不管这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对于某种物品的需求,随着不断的投入而变得慢慢的厌恶,甚至到最后直接厌倦。新官上任三把火、喜新厌旧,或者是三分钟热度,这些都可以很好的突出表现边际效用递减现象,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方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