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郭 瑞
我们通常会把人的一生分为婴幼儿时期、学龄期、青春期、中青年、老年,这是按年龄划分的。而从心智、精神层面看,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荣格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关注点和主要任务不一样,心理成熟度也不一样,其与年龄无关,而与个人成长有关。
运动员阶段。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忙着关心自己的外表和身材,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在镜子前观察甚至欣赏自己的外形。对这个阶段的人来说,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外表如何”。“运动员阶段”是最不成熟的阶段,相当于心理上的青春期,想想街上的青少年路过镜子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地照一照自己。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阶段,心态的基调是自恋和挑剔,眼里除了自己,容不下其他人。一方面我们会因此学会了自爱,知道自己哪里好看、优秀;另一方面,如果迟迟不愿成长,一直不能脱离这个阶段,就会盲目自信、幼稚和无法共情他人。这需要家长、教育者的积极引导,营造促使心理成熟的环境。
战士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基本关注点是承担责任,也渴望征服世界。此时的人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成为自己心中理想的人,因而会表现得像战士一样,尽己所能来实现目标和梦想。这很像我们的青年时期,意气风发的同时也很在意“是否比别人取得更多的成就”。这时的我们喜欢和别人做比较,希望在各个维度“击败”他人,自己往高处爬、往远处走,这会让我们感觉良好。
虽然战斗的状态会给人带来很多回报和进步,但争强好胜也伴随着挣扎、嫉妒、焦虑和失败后的失落。此时我们需要加强心理韧性,能承受住奋战带来的风风雨雨,否则容易一蹶不振。
总结阶段。极少数人能一直保持战斗状态,大部分人都会遇到瓶颈,或身心状态都不合适继续勇猛精进。这时,有一些人会闷闷不乐,觉得成就还不够多;而另一些人开始总结反思自己的生命,慢慢看淡权力、金钱的价值,也不再那么依恋物质,转向了追求精神上的丰足和更珍惜“眼前人”。
处于总结阶段的人,跟战斗阶段时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不再斤斤计较得失输赢,也不再那么自私,懂得感恩和奉献,知道“给予”比“索取”更有智慧。他们也懂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珍贵的,更愿意通过一点一滴的善心善举来改变世界。学会付出和报答的他们生活更充实了,人生迈进了一大步。什么年纪会到达这一阶段并不固定,有些人甚至一辈子也没达到。
灵性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人,意识到上述阶段都无法定义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人不仅仅是身体外表、财产、朋友、身份等这些世俗物质、关系的合集,精神本身,也是一种重要存在和体验。
能到达灵性阶段的人,可以随时跳脱出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甚至可以从各个角度看到自己。他们在更高的维度了解了自己是谁和“真我”的含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能到达这一阶段的人极少,需要专注地修行和参悟。▲
人的心理发展阶段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荣格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关注点和主要任务不一样,心理成熟度也不一样,其与年龄无关,而与个人成长有关。01
运动员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忙着关心自己的外表和身材,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在镜子前观察甚至欣赏自己的外形。对这个阶段的人来说,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外表如何”。
“运动员阶段”是最不成熟的阶段,相当于心理上的青春期,想想街上的青少年路过镜子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地照一照自己。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阶段,心态的基调是自恋和挑剔,眼里除了自己,容不下其他人。一方面我们会因此学会了自爱,知道自己哪里好看、优秀;另一方面,如果迟迟不愿成长,一直不能脱离这个阶段,就会盲目自信、幼稚和无法共情他人。
这需要家长、教育者的积极引导,营造促使心理成熟的环境。
02
战士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基本关注点是承担责任,也渴望征服世界。此时的人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成为自己心中理想的人,因而会表现得像战士一样,尽己所能来实现目标和梦想。这很像我们的青年时期,意气风发的同时也很在意“是否比别人取得更多的成就”。
这时的我们喜欢和别人做比较,希望在各个维度“击败”他人,自己往高处爬、往远处走,这会让我们感觉良好。
虽然战斗的状态会给人带来很多回报和进步,但争强好胜也伴随着挣扎、嫉妒、焦虑和失败后的失落。此时我们需要加强心理韧性,能承受住奋战带来的风风雨雨,否则容易一蹶不振。
03
总结阶段
极少数人能一直保持战斗状态,大部分人都会遇到瓶颈,或身心状态都不合适继续勇猛精进。这时,有一些人会闷闷不乐,觉得成就还不够多;
而另一些人开始总结反思自己的生命,慢慢看淡权力、金钱的价值,也不再那么依恋物质,转向了追求精神上的丰足和更珍惜“眼前人”。
处于总结阶段的人,跟战斗阶段时形成鲜明对比。
他们不再斤斤计较得失输赢,也不再那么自私,懂得感恩和奉献,知道“给予”比“索取”更有智慧。他们也懂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珍贵的,更愿意通过一点一滴的善心善举来改变世界。
学会付出和报答的他们生活更充实了,人生迈进了一大步。什么年纪会到达这一阶段并不固定,有些人甚至一辈子也没达到。
04
灵性阶段
在这个阶段的人,意识到上述阶段都无法定义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人不仅仅是身体外表、财产、朋友、身份等这些世俗物质、关系的合集,精神本身,也是一种重要存在和体验。
能到达灵性阶段的人,可以随时跳脱出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甚至可以从各个角度看到自己。他们在更高的维度了解了自己是谁和“真我”的含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生能到达这一阶段的人极少,需要专注地修行和参悟。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相当于婴儿期。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本阶段主要特点是:儿童只是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本阶段儿童在认知上的主要成就是:主体和客体分化和因果联系的形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较之前一阶段其质的飞跃表现在: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可以凭借象征性格式而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这一阶段还可再分为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与直觉思维阶段(4-7岁)这样两个小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和思想有两个特点,一是思维开始具有较大的变易性,出现了可逆性(“运算”概念在皮亚杰理论中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可逆的动作),能解决守恒问题,能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分类和理解逻辑关系。
另一是能对具体事物进行群集运算,包括组合性、逆向性、结合性、同一性、重复性或多余性等运算。但由于这一阶段的运算仍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所以,其运算还是零散的、孤立的,难以组成完整的系统。
4、形式运算阶段。亦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的最大特点在于:儿童思维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不受具体事物的内容的局限,能把形式与内容分开,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命题演算,能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
在这一阶段里,尽管儿童少年并未意识到某些形式运算结构的存在,但能运用这些结构去解决实际问题。
扩展资料:
一、皮亚杰理论概述
在心理学上、特别是发展心理学上,由于各种不同的观点,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皮亚杰在他的《智力心理学》一书中,对此做了详细的论述。他列举了五种重要的发展理论:
1、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罗素的早期观点。
2、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如卡尔·彪勒(Karl Bühler)的早期观点。
3、只讲内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学派。
4、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
5、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而皮亚杰则认为他和这五种发展理论不同,他自己是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发展观,即他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二、皮亚杰的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的发展观,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阶段理论的要点上:
1、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
2、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3、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交叉。
4、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着质的差异。
5、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6、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构,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逐步组成整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皮亚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