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在乎得到什么,而在乎做过什么。”
——黄家驹
29年前的今天,1993年6月30日,香港著名音乐人黄家驹因意外坠落舞台而离世。
作为beyond的乐迷,飞春探微和大家一样,也是在他去世后,才开始喜欢上他的歌的。
今天是他忌日,特起一文,以追思。
1. 31岁的简历
1962年6月10日晚,香港深水埗(bù)区苏屋邨(cūn,香港的公屋),黄家驹出生在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
父母祖籍是广东台山。
母亲在生他前,曾梦见一匹健壮的骏马,认为这是上天之意,就与丈夫商量,为孩子起名叫“驹”。
儿时的驹,性格内向而倔强,与小朋友约定一起从高处往下跳时,别人临阵退缩,他却遵守诺言跳了下去。
少年时,驹学习很差,尤其数学,简直一窍不通,还不时逃课。
初中毕业,做过杂工,当过电视台布景员,干过保险,没有自己的事业。
他喜欢的是音乐,但那梦想太高太远。
17岁,父亲在工作的维修厂后面,捡了一把破吉他,让驹如获至宝,开始了自娱自乐的学习。
他常常练吉他练得手肿,然后把手放到冷水里消消肿,稍微好点继续练。
穷人家的孩子就这点本事,能吃苦,有梦想。
后来,他以为自己练得差不多了,就加入了一个业余的乐队。
谁知,乐队的吉他手狠狠地骂了他一顿,说他弹得奇差无比,永远不会有出息的。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驹。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他发誓要超越这个吉他手。
经过刻苦练习,1980年代初,他终于与志同道合的几个朋友组建了自己的乐队,起名Beyond,意为超越。
其实,走音乐这条路,连驹的父母也不太同意。
“家人反对他搞乐队弹吉他,会骂他,打他,但他不听,他就是喜欢,所以家里人也没办法,只好由他了。”驹的弟弟黄家强说。
男孩子,就应该有这样的梦想和勇气。
倔强的驹,令母亲生气而又心软。
最后,孩子的努力感动了她,在乐队成立初期,她还悄悄存钱支持他们开演唱会。
这个世界,最疼你的,永远是妈妈。
驹成名后,曾专门为母亲写了一首歌,《真的爱你》,在演唱会上为妈妈深情歌唱时,台下的妈妈感动得泪流不止。
Beyond的演唱会,从1991年才开始有较高的人气。
之前,在默默无闻的成长期,其演出是极为尴尬的。
1985年,在港岛明爱中心,他们举行了首次演唱会,可谓筚路蓝缕,心血最多,但演出还没过半,观众就走了一大半,最后还亏本了。
1988年,在香港歌坛稍站稳脚跟后,Beyond首次来北京首体开专场演唱会。
这次又尴尬了,观众对粤语不很熟悉,演到中场时,观众又走了一半。
成名前的驹,正式职业是干保险的,但性格倔强,生意并不好。因此,日子过得节衣缩食,天天存钱才能买更好的乐器。
正是那段艰难的岁月,锻炼了他,也为之后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养料。
“家驹是个愤怒青年,”他的大姐黄小琼说,“他自信心强,没有人能够把他动摇。”
不断努力,坚持创作,Beyond在1990年时,已经成为香港一流的乐团。
1991年,他们与王菲合作共演了励志电影,《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歌曲《谁伴我闯荡》就是此片的插曲。
1993年,Beyond到日本发展,6月24日,在日本参加一个游戏节目时意外坠落舞台而亡。享年仅31岁。
驹的骤然意外离世,给人们留下太多遗憾。
Beyond失去了灵魂,勉强支撑了几年,2005年宣布了正式解散。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Beyond的歌曲许多都是在驹去世后才流行开来的。
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发现,他的歌曲会历久弥香,越听越好听,源远流“唱”。
过世的歌手很多,流行的歌曲更多,为啥黄家驹越来越被人怀念,歌曲长盛不衰呢?
今天,飞春探微主要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用3个小问题来分解,这三问三答,或许能解开个大概。
2. 黄家驹人生三问
一、黄家驹到底怎么死的?
1993年的6月24日,在日本发展事业的驹,前往东京富士电视台参加一个游戏节目。
节目凌晨1点开始录制。
包括驹在内的12个嘉宾,分两队参加“对决Coner”。
这是一个类似夺宝的游戏:舞台中央有水槽,上空悬挂有“宝物”,12个嘉宾分两队,在舞台一侧开始争夺。
由于舞台上有水,湿滑,游戏中有人滑倒,并撞向了舞台的背景板。
舞台高3米,背景板被冲破后,舞台支架又脱落,瞬间舞台塌陷,主持人和黄家驹都摔了下来。
主持人屁股着地,驹则头部先落地,当场昏迷。
紧急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于6月30日离世。
富士电视台自此不再主持这样的游戏,主持人公开谢罪记者会。
一个月整改后,再开播,电视台首期为黄家驹致哀,播放beyond歌曲,读乐迷来信……
这是公开报道的逝世原因。
同时,驹的去世,也有非主流的传说。
据说死因系黑道陷害,他们收买了电视台的布景人员,特意设下泡沫挡板作为陷阱,故意让驹坠地。
还有一种更传奇的说法,说黄家驹被送到医院后,并没有死,黑道获悉后欲对其再下手。
这时,一个与驹长相极相似的歌迷,叫阮忠元,准备当驹的替身。
他结识了黑道打手,两者都是驹的歌迷,都想救驹。于是,他们与驹达成君子协议,狸猫换太子。
最后,阮被铁锤打死了,驹则隐姓埋名,在日本生活了。
这种八九十年代港片式的曲折情节,很传奇,很符合歌迷的愿望,但毫无根据。
二、黄家驹为啥去日本发展?
黄家驹的死,让人们很容易想到第二个问题:他为啥要去日本发展。
这就要说说香港的音乐环境问题了。
1980年代,香港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繁荣,人口不多,市场狭小,歌坛的竞争非常激烈。
歌曲想迅速捕获大众,尤其获得爱娱乐的年轻人的认可,最好的模式,就是“情歌 翻唱”。
爱情,是青年永恒的主题,最易引发共鸣传唱。
翻唱,一度是流行乐坛的黄金捷径,许多人因翻唱成名,而不知原唱是谁。
《千千阙歌》《盛夏的果实》《花心》《红日》《风继续吹》《原来你也在这里》《后来》……
许多人听了日本的原唱后,竟惊呼日本是翻唱我们的……
其实,圈内人都知道,中国流行歌曲的半边天,是由日本流行歌曲改编的。
高晓松说,“汉族无音乐”,中国的长处是歌词,音乐要看日本,而节奏要学非洲。
爱情 翻唱,都不是驹的追求。
急功近利的音乐市场,让他十分反感,认为香港音乐之所以走不出亚洲,就是因为没有原创能力。
他抨击香港音乐人不务正业,不潜心创作,而热衷于参加电视综艺秀,搞什么踩蛋蛋、饮饮奶、翻筋斗什么的。
如此为提高知名度而大秀娱乐的音乐人,他甚为不齿。
驹一生致力于原创音乐的创作,从词到曲,从乐到唱,作品有极强的生命力。
但现实也很明显,他们的前进之路注定是漫长而曲折的。
不走捷径,默默深耕,这是所有开拓者必经的艰难旅途。
三、黄家驹的歌曲为啥一直受欢迎?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虽子虚乌有,却仍源远流长,不是因为她哭得动听,而是因为哭背后的精神控诉。
任何一部文艺作品,想要经久不息,必须有引发共鸣的情感和人性的追求。
Beyond的创作有三大特点:原创、理想、不羁。
除了《冷雨夜》《喜欢你》外,很少有情歌。作品多以写实的风格来反映社会时弊,或表达对现实的所见所感。
反思历史、关注现实;思考人生、歌颂理想信念;表达亲情友情爱情,是其作品的三大主题。
他歌曲中饱含艰辛的奋斗、执著的追求、现实的批判、不羁的青春、叛逆的个性,这些元素,能够深深唤起年轻人内心的情感共鸣。
《大地》《长城》《农民》《俾面派对》《光辉岁月》《海阔天空》《灰色轨迹》《不再犹豫》……
从名字你就能看得出其作品的风格。
他不以歌曲违心附会于谁,更不阿谀奉承权力,比如长城,许多人看到的是巍峨、雄浑、伟大。
但他的作品里,却是代表着封建、疤痕、保守、战争。
《大地》呢,取材于国军老兵晚年回家探亲,表达对他们命运的同情。
如此小众,确有曲高和寡之意。
而且,他的许多歌曲都是粤语,内地人很多听不懂,不解其意,所以乍一听感觉都是颤抖的嗓音,怨曲一般。
所以,他的歌曲在内地一直没有很流行。
19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小有成果的历史阶段,大家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精神上需要奋发的力量来提振斗志,所以对Beyond的理解,才逐渐深刻起来。
而驹去世消息的报道,迅速让内地人们了解了他,此时方知其人草根,其路艰辛,其志高洁,其曲伟深。
他的歌曲遂成为一种蕴含很特别的精神符号,被努力生活、追求梦想、不言放弃的人纪念、传唱,越来越多,历久不衰。
如今,黄家驹离世近30年了,他的歌曲,少年不解其中味,唯有奋斗才知甘。
许多人,到了一定年龄,情歌老调KTV里都唱不出口了,但当《海阔天空》《光辉岁月》响起,大家却能集体高唱: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完)
参考文献:
●《光辉岁月 黄家驹传》,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
●《桃花水母》,王画意,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Beyond音乐的原创性分析》,高惊华,《传承》 2012-07-15
●《你所不知道的黄家驹》,蒋昱思,《东西南北》,2013-08-01
●《摇滚不死 黄家驹》,夏棉茵,《明日风尚(娱乐名人)》,200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