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自杀之谜究竟是什么

提到荷兰画家梵高,人们一定会想到那幅拍出天价的油画《向日葵》。但是遗憾的是,不管《向日葵》价格多高,都和他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这时候他已经逝去多年。

梵高是自杀的。是在病魔折磨下开枪结束自己生命的,这是1890年7月的一天,这一年他只有37岁。梵高的病,主流一般认为他得的是精神病,也有人说他得的可能是癫痫病。

关于梵高自杀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失恋,而且不是一次失恋,是连续不成功的四次情感纠葛,使他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留恋。

他的初恋,是一个叫乌苏拉.罗伊尔的女孩子。这一年梵高21岁,在伦敦古比尔公司卖画。这个职业既体面,收入又稳定。当时的梵高,就住在罗伊尔家。她是房东的女儿。

乌苏拉.罗伊尔性格开朗,长相甜美,和妈妈开了一家幼儿园,只收男孩子。因为经常接触,本来性格内向的梵高也被她影响得乐观起来。梵高由此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娃娃的天使。

梵高爱上了乌苏拉.罗伊尔。这时,公司准备给他升职,梵高决定在升职以后,就向她表白。

一天晚上,梵高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乌苏拉的房间。

梵高说:"乌苏拉,我爱你,你能不能做我的妻子?"

乌苏拉惊讶地说:"你竟然不知道我已经订婚一年了吗。"

梵高没料到竟然是这样,他沮丧极了。

但他并没有放弃,仍然还在追求乌苏拉。乌苏拉见他没有死心,便诚恳地对他说:"你爱上我,这不是我的错。我其实只是想和你做个普通朋友。"

乌苏拉的话刺痛了梵高。

从此以后,梵高的脾气变得古怪起来,孤单,也使他性格乖僻,郁郁寡欢。失恋的打击,使梵高离开了古比尔公司,失去了一份既有前途又体面的职业。

梵高的第二段情感,是和她的表姐凯。

这一年,梵高24岁,表姐26岁。当时她已是人妻,而且还有了孩子。

自从见面之后,他和表姐凯相处非常融洽,他们两人都热爱绘画,经常在一起谈论画作。他们观点一致,有共同的话题。而且凯还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子。这对孤独的梵高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在梵高眼里,表姐凯就是他心中的女神。善解人意,有教养。凱经常带着孩子陪他外出写生。每到这时,梵高架起画架开始作画,凯的孩子睡着了。凯便安静地看梵高作画。

梵高偷偷地爱上了凯。也许,这段所谓的恋情本就是注定失败的,也许这段所谓的恋情原本就是梵高一头热的单相思,自然不会有任何结果。

梵高的第三段恋情,是他在荷兰海牙时候遇见的一个站街女。

这时候,梵高跟随著名画家、表哥毛威学油画。一天晚上,在一个小酒馆里,孤独的他遇到同样孤独的带着一个孩子的女子克里斯汀。克里斯汀32岁,既不年轻,也不美丽,是一个饱经生活沧桑的女人。如果说还有优点的话,那就是她身材颀长,身材不错。

在梵高面前,她没有避讳她的家世和职业。她的妈妈就曾是一个站街女,她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被妈妈引到了这条道上。她干了很长时间的站街女,现在主要是在洗衣房里帮人洗衣服。有时没衣服可洗,她还会去站街挣钱。她已经有了五个孩子,现在又怀了一个不知父亲是谁的孩子。

出于对她的同情,他雇佣她当模特。

此后,两人产生了感情。她照顾起梵高的生活,为他洗衣服、做饭。梵高生病时,她悉心照顾他。梵高决定和克里斯汀结婚。

但是,由于克里斯汀特殊的身份,他们的婚姻遭到了双方家人的反对。就连表哥毛威都不再搭理他了。

梵高没有理睬这些世俗阻碍,坚定地和她生活在一起。但是,梵高很快就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他们原本就不属于一个世界。她懒散、放任、毫无自律。出于习惯,她偷偷背着他去站街。梵高自然无法容忍,也无法接受。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离开海牙之后,梵高回到了位于纽恩南的家。虽然他和家人的关系并不融洽,但是他仍然还是受到了家人的欢迎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每天外出画画,走很远的路,寻找适合的风景。

梵高生命中的第四次恋情,也是他这一生最美好的一段经历,唯美而浪漫。

在梵高外出作画的日子里,他总是感觉有一双眼睛在悄悄注视着他。经过仔细观察,梵高终于搞清楚了状况。这双眼睛的主人,是他邻居的一个女儿。

梵高家的邻居,是一户姓比奇曼的人家。男主人早就去世了,遗留给家里一笔丰厚的财产。这家没有男人,只有一个母亲带着五个女儿。她们不怎么和周围的人来往。加上梵高很小就离开了家,回来以后也没有交际活动,故此,他从未见过这个每天注视他的邻居的女儿。

她叫玛高特,是比奇曼的三女儿。这时已经40岁,和她的姐妹们一样,也都是单身。

玛高特深深地爱上了梵高。在阳光明媚的草地上,她主动向梵高表白,说她喜欢他。

都说"女追男隔层纱",玛高特迅速俘获了梵高的爱情。他们很快就堕入了爱河,无法自拔。

但是,他们俩的恋情却遭到两个家庭的坚决反对。

梵高家反对的理由是:玛高特比梵高大了近十岁,而且两个家庭也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和谐相处的基础根本没有。

比奇曼家反对的理由是:因为玛高特的姐妹们都没有结婚,所以她也不能结婚,而且她们担心她结婚之后会分走她们大家的财产。

比奇曼家的态度让梵高愤怒,他激愤地到比奇曼家理论。

玛高特的大姐说:"梵高先生,你想娶我妹妹的举动是冒昧的。你已经不可救药地被你原来的阶级所摒弃(指梵高在海牙和克里斯汀恋爱同居的事)。你一文不名,又没有生财之道,干哪一行你都没有长性,所以,你才像个游手好闲的流浪汉似的到处漂流。我们怎么敢把我们的妹妹嫁给你呢?"

她的话伤透了梵高的心,更是把玛高特推到了无底的深渊。在家庭的强烈反对下,绝望的玛高特服毒自杀。尽管发现及时,被医生救了回来,但这件事也就这样被搁浅,再也无法提及了。

在爱情、家庭无望的情形下,梵高把自己的一切激情都倾注在了艺术上。为了排遣孤寂的情绪,梵高拼命地画画。

1888年2月,35岁的梵高在弟弟提奥的资助下,来到阳光明媚、色彩艳丽的南法普罗旺斯区的小城阿尔勒。在这里,他找到了梦想中的“日本”。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他描述道:“这里的河水是绿色的,天空之蓝犹如日本木雕中的颜色。”

由于深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梵高很快确定了自己的画风,绘画技法也日趋成熟。他曾在1888年7月15日的信中写到:“我的全部作品,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基于日本艺术。”在这里,他创作灵感迸发,几乎进入了一种疯狂的作画状态中。在这里生活的四百天内,梵高画了近200幅油画、100多幅素描和水彩画,还写了200多封谈论艺术与生活的书信。

如果说阿尔勒是梵高的“心灵原乡”,那黄房子就是梵高在这座小城里的“乌托邦”。

他向往"艺术家的乐园",希望他的画家之家能成为"南方画室",并热切地希望他的挚友——高更能尽快前来与他共同构建心目中的艺术“乌托邦”,让更多的画家可以来到南法加入进他们的行列中。

高更的确来了,但也只和梵高待了六十二天,就离开了。当时的高更正为钱所困,比起梵高“南方画院”的建议,他更加看重的是画商提奥的资助。

随后,梵高和一同居住的画家高更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梵高和高更相识于1886年秋天的巴黎,俩人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画家。梵高失业的同时爱情屡屡受挫,孤身到巴黎投靠弟弟提奥;高更辞去收入颇丰的股票经纪人工作,穷困潦倒的他无法照顾远方的妻儿,常常绝望自责到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梵高超前于时代的审美,根本不被当时的艺术界承认和接受。此时,只要有个人能肯定他的画,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在巴黎的时候,高更曾经高度赞赏梵高的油画《向日葵》。从此,梵高就把这个年长他五岁的高更视为挚友和导师,认为高更是除了提奥以外最懂他画作的人。他们两个人在艺术观念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来自于印象派,但又都希望脱离印象派的窠臼,喜欢用不经调配的纯色创作,还同样喜欢日本的浮世绘。

但是,梵高和高更两人的爱好和画风并不相同,这或许也是他们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

高更在给画家贝纳的信中说到他与梵高之间的巨大冲突:

“梵高与我完全不相为谋,在绘画上的观点尤为不同:对于他欣赏的杜比尼、齐耶姆和卢梭,我是丝毫没有感觉。而我热爱的安格尔、拉斐尔和德加,他竟嗤之以鼻。为了平息争吵,我只得说:队长,您有理!他喜欢我的画,但是我一开始画画,他就横加指责。他是浪漫的,我却可能更喜欢素朴。”

高更喜欢塞尚,梵高则直接说:“他就是个骗子。”为什么梵高这么排斥塞尚呢?因为塞尚曾经批评过梵高的画:“画这些画的人一定是个疯子。”

这话显然刺痛了梵高,因为梵高的家族本来就有类似的家族病史,当然听不得这样的话。

梵高和高更的争执越来越激烈,争吵也一次比一次升级。这导致梵高体内潜藏着的病毒因子越来越活跃。

一天晚上,正在熟睡中的高更看到梵高站在他的房间门口!后来梵高走到墙边,摘下高更的剑。高更喝道:“发生什么事了,文森特?!”

因为受不了梵高的躁郁和疯狂,高更提出要离开,这当然深深刺激了梵高。

高更要为梵高画一幅肖像,作为礼物送给提奥,这是他计划在离开之前答谢提奥的资助。

然而,当梵高看到高更的画时,他大吼道:“你画的这是我吗?疯了的我吗?”于是两人又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冲突。

高更被认为是逼疯梵高的最后一根稻草。人们“道德绑架”他,认为高更如果能善良一些,给梵高一点鼓励和温情,梵高也许就不会在割耳19个月后自杀了。

1888年平安夜的前一个晚上,梵高割掉自己的左耳。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被梵高赠与耳朵的神秘女子瑞秋究竟是谁?

故事要从1888年12月23日那天说起。高更曾这样描述这一天:

“我的天,这日子过得!到了晚上,我迅速吃完晚饭,我觉得我得有点自己的时间,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闻闻开花了的月桂树。就在我差不多快要穿过维克多·雨果广场时,我听到在我身后响起一阵熟悉的急促碎步。我转身,看到文森特举着一把打开的剃刀冲向我。我当时的表情一定十分可怖,以至于他停下脚步,低下头,转身往黄房子的方向跑开了。”

惊魂未定的高更当晚去了当地一家小旅馆过夜。

午夜,梵高在黄房子里割了自己的左耳。他用绷带裹住头,戴上帽子,去了红灯区。梵高站在瑞秋的门口,把一个用报纸包好的小包裹作为礼物递给了她,并叮嘱她要 “好好收着”。

高更写道:

“我去了旅店睡觉,当我回来时,全阿尔勒城的人都聚集到了我们家门口。然后警察逮捕了我,因为到处都是血。事情是这样的:文森特(指梵高)在我离开(公园)之后回了趟家,拿着剃刀,割了他自己的耳朵。他用一顶大贝雷帽遮住了头,然后去了家妓院…那姑娘立马吓晕了。”

在割耳事件发生的四天后,高更回到巴黎。他把在阿尔勒发生的这一切,写信告诉了一个朋友:“我本想在南方和一个画家朋友一起工作一年:不幸的是,他完全疯了,我整整担心了一个月,就怕发生什么悲剧或者致命意外。”在高更对事件的描述中,他显然认为自己险些被梵高杀了,但幸运的是,他逃脱了。

这就是梵高自杀前后的大致过程。至于他为什么自杀,笔者个人推测,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或者是下面这些因素聚集在一起以后综合作用而导致的结果。

梵高的父亲是一个基督教牧师。梵高十六岁时在古比尔美术公司当职员,并且在安亨、布鲁塞尔、伦敦、巴黎各个分公司工作,见过许多画,看过很多书。后来继承父亲职业,当了一名牧师,在比利时南部的波里纳士矿区传教。由于他同情工人,画笔经常对着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关心关注最底层人民生活,工人们爱他,矿主却怕他。他的行为显然超出了教规,被迫放弃了牧师职务,成了一个贫困的流浪汉。

一,家族遗传因素

梵高的家族有精神病遗传史,使他自带一种潜在的精神病基因。情感不顺,激发和唤醒了潜藏于他体内的精神病遗传病毒因子。

二,情感连续受挫,是梵高情绪持续低落消沉的诱因三,和挚友高更的分歧、决裂,把他推到了悬崖边上四,弟弟提奥结婚,让他万念俱灰

梵高的生活一直由弟弟提奥资助。弟弟提奥是他唯一的亲人。弟弟提奥结婚,一是让他受到极大刺激,二是提奥结婚以后,很可能预示着梵高以后的生活断绝了资金来源。

五,理想破灭

朋友高更的离开,使梵高在艺术上的理想生活彻底破灭,让他彻底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最后一线勇气和希望。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浅显认识,不一定对。欢迎这方面感悟较多的朋友们批评指正。

梵高自杀之谜究竟是什么

梵高自杀的真相是什么?

“三十七岁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欲于7月27日星期日开枪自杀,当时他中枪受伤,于返回旅馆房间两日后离世。”这是当年荷兰报社对于梵高死亡的概述,而由于没有留下任何遗书,梵高的死亡之谜一度成为人们的热议。

题主最近刚好看了一部油画动画片《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感慨万分,于是也自己搜索了一些叙述梵高的文章来阅读。在我看来,这个“疯狂的天才”自杀的真相可能来自于多方面,以下是我对梵高自杀原因的解析:

一、梵高内心的孤寂

梵高出生的那天,刚好是一出生下来就夭折的哥哥的生日,而在母亲的心里,哥哥才是完美的小孩。因此,梵高从小不被母亲待见,尽管他努力想融入家庭却徒劳无功,从小几乎没有备受疼爱过。长大后,梵高想依照父母的意愿去找份他们满意的工作,想当牧师、传教士,却屡屡惨遭失败。俗话说,家人是我们最好的港湾,可是梵高却从小就备受冷漠,而这也导致了他内心的自卑和孤寂。

 二、世人的冷嘲热讽在当时人们的眼中,梵高是一个疯狂可怕的人,他们欣赏不了他的绘画风格,更是不理解他的割耳朵行为。在梵高割耳后,许多人都不再友善对待他,甚至连小孩都欺负他,而这也导致了梵高抑郁症病情的加重。

 

三、不想拖累提奥

 

弟弟提奥鼓励梵高说会支持他所做的一切,于是,梵高28岁开始画画,走上艺术道路,而画画所需的颜料费用及生活费都由提奥供应。梵高和弟弟的感情非常好,在梵高来到奥维尔小镇后,几乎每天都会给提奥写信,两人互相倾诉情感。但是,在梵高生前的两周前,他和主治医生加歇大吵了一架,加歇医生气怒之下告知梵高:提奥得病了且为了供应梵高的颜料费和生活费,一家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且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进一步加剧了梵高内心的歉疚,极度不想拖累了弟弟。

 

从奥维尔小镇居民们的口中,我们得知梵高在小镇的生活,有快乐的,有压抑的,有哀伤的…他内心的孤寂、才华得不到赏析、对弟弟的愧疚,这些最终导致了梵高的自杀。但是,在这短短的8年时间,梵高绘画了总共1000多幅作品,书写了800多封信件,书信和画画成为了他倾诉的对象,也让我们真正认识了这个疯狂的天才。 也许梵高之死的种种猜测,已经不重要了,“只有画画才能表达我心中之所念”,在梵高的内心深处里,肯定也藏着一片星空,虽然孤独,但却柔软。在此致敬梵高。 

梵高自杀之谜究竟是什么

梵高自杀的真相是什么?

1890年7月29日,梵高在奥维尔小城的房子里永远的闭上了双眼,屋子一角的花瓶里插着12株金灿灿的向日葵。

他自杀的枪如今保存在博物馆里供人瞻仰。3个月前在奥赛博物馆对着梵高的自画像,我就在想,这个天才为什么最终选择这条路。读了丰子恺先生的这本小书《梵高生活》,我想,大概明白了。

从身体本身来说,他是个精神病人。感情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自然在日常生活中会有种种反常的举动。梵高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人,都有过激烈的冲突。他与父亲闹僵过,与弟弟提奥断绝来往一年时间,在黄房子里还因为跟高更怄气割掉了自己的右耳。

他的心中藏着一头兽,在他身体羸弱的时候就跳出来,咬他一口。

从艺术上看,梵高一辈子作品虽多,却没有受到主流认可。他鄙视当时主流画派“自然的再现”,一心追求“艺术的表现”。在其他画家还在追逐光与色的时候,他把恣意宣泄的感情放在第一位。他的生命融成这一幅幅饱含情感的画作,或炙烈,或悲壮,或抑郁,或温雅,或端丽,或焦躁,或激昂,或哀愁。他的一生始终有一团火在胸中燃烧,从不熄灭,直到尽头。

不同阶段,不同经历,不同感受,若把梵高所有作品表现出来的丰富感情幻化成一个表情包,绝不亚于现在网红美女的十八连拍。可惜生前除了为数不多的人认识到他的价值,大部分人把他的画作看成是疯子的胡言乱语。

他孤独的走在路上。

从世俗意义上讲,梵高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尝试过众多职业的他——艺术品店销售员、传教士、教师、画家,都以失败告终。他无法适应任何一份工作,所以一生都靠父亲和弟弟的资助过活。梵高是敏感的,脆弱的,作为一个社会人,他无法融入,为不能照料自己感到羞愧和痛苦。他无法真的走入油画的乌托邦,依旧受着世俗的纷扰。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我们大部分人都过着差不多的一生,普通、平淡,脱离不了一个无形的圈。梵高的使命不是来讨生活,而是开创一个崭新世界。

他在现世活的太苦,太过艰难。

“死比生容易,生比死更苦”。叩响扳机时,他想到父亲的遗言。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合并单元格无法筛选数据怎么办巧用格式刷1分钟就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