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去世后,其孙子建立了晋朝,只不过它的历史比起其他大一统王朝而言“短命”得多,而且其名声也不是很好。
整个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前者只存在50年便经历了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时代。
其后虽有东晋接替,但无论是此前遭遇的乱华争斗还是权贵内斗,令晋朝始终处于一种风雨飘摇的不稳定状态,这也是此朝代存在感弱的原因之一。
说到权贵内斗就不得不提到他们的“斗富”,甚至有3个侍女还成为了国家灭亡的引子。
建立西晋的过程略“简单”,导致此朝权贵“不珍惜”首先来说说晋朝尤其是西晋的建立过程,它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王朝建立得“很轻松”。
西晋不像之前历朝历代譬如汉朝、唐朝、明朝的帝王那般,经由艰苦的战争杀戮后方取得政权,而是很和平地取得了王朝,那这会导致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那就是当朝在位者或是权贵者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财富地位而大肆挥霍,亦不会有体恤基层民情的同理心想法。
或许这也是它不能够延续很长时间的缘由吧!
说到上述提及的“斗富”就不得不提到身处西晋时期的石崇,他虽然在权贵圈里的背景不是很强,官职也一般般,不过单论财富的话他算得上数一数二。
这位有钱任性的主炫耀起财富宝贝来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一次他和国舅王恺斗富,二话不说就抄起铁如意一顿猛砸。
不仅把王恺借来充面子的宫廷珊瑚砸得稀巴烂,更是直接搬出家里珍藏许久的名贵珊瑚来炫耀!
我们没亲眼见证这史诗级的炫富场景也没关系,单瞧这描述便能身临其境感受到石崇的傲娇心理。
如果仅是炫富不做其他灭绝人性之事还好说,可这石崇偏偏因为“劝酒杀美人”的事弄得臭名昭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劝酒不成杀侍女,王敦淡定面对石崇的暴举
杀3名侍女的名场面彻底将石崇的任性“血淋淋”地展现出来,既然是西晋土。平日里石崇会常举办一些盛宴。
石崇对此也是挥金如土而常安排娇俏可人的美女在客人身边劝酒,可这并非普通的“劝酒”,他残忍到什么地步呢?
就是但凡客人不听劝而不喝酒,那么石崇就当场杀掉这些劝酒美人!
一次,王敦等被邀请至石崇家喝酒,不过这也不是一场普通的酒席,石崇对此怀有特殊目的,即替“贾家”出口气。
这贾家何许人也?我们放下酒宴先来捋一下他们之间的“仇”。
这个石崇虽然不姓贾但却是皇后贾家之人,在晋朝是别人招惹不得的权贵,王氏一族和贾家则因权力问题导致成了死对头。
皇后贾南风总有废掉太子的念头,可王氏不同意,于是皇后就派人将太子弄到许昌幽禁起来且不准许朝中之人送别太子。
可王敦才不管那么多,他纠集了一群人站在路旁为出城的太子送行,边跪拜边哭着直到那车子驶远。
显然这样的行为触怒了贾南风,也致使石崇和王敦产生了较深的矛盾。
言归正传,参加酒宴的王敦也算是见过世面之人,对石崇的酒席排场不屑一顾,不愿喝酒。
这可急坏了身边劝酒的美人侍女,她们流着泪苦苦哀劝,但王敦面不改色还是不碰酒杯一下,惹得石崇气急败坏连杀3名貌美侍女。
“你杀自家人关我什么事?”王敦亦没大反应,只轻飘飘说出这句话,很明显,王敦这种淡定处世的气势压住了石崇,让后者来不得一个下马威!
石崇与宠妾绿珠的爱情亦不过是政治玩物不过你相信吗?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富豪魔头对自己的宠妾绿珠却很是宝贝,他也会让绿珠给自己巴结的贾家人劝酒,但凡绿珠劝酒几乎无人不喝!
这般能劝酒,那石崇怎不让绿珠劝王敦喝酒呢?这里也足可见石崇对她的偏爱。
他肯定不会让心爱的女人因劝酒不成而丧命,如若绿珠出来劝不动倔如牛的王敦,专爱杀美女的他却不动手岂不让对方笑话?
当然,石崇爱绿珠无非垂涎于其色和利:这女子不仅长得妩媚动人且能歌善舞,是他政治场上不可或缺的美色利器。
这样一个尤物,纵使当时的权臣孙秀想要过去,石崇都硬气不给,当然,那次的拒绝也为石崇的死亡埋下伏笔。
好景不长,朝廷中贾家人的专权早已令司马懿的第九子司马伦不满,他和孙秀联合用计使贾皇后杀了太子,后以太子报仇的口号又联合齐王发兵除掉了皇后等一干人!
那头的司马伦开始掌权之际,这头的孙秀索要绿珠不成,他们开始对付起热衷巴结贾家的石崇来,遂派兵欲去抓绿珠。
也不知道那绿珠怎么想的,面对石崇假惺惺地表达爱意后就跳楼自尽了,曾残忍嚣张的石崇也被乱兵拉到东市砍掉了脑袋!
如今看来,那些文人雅士所描绘的这段关乎“石崇与绿珠”的凄美爱情看来亦不过是他们自我感动的催眠罢了。
了解了真实的杀侍女的石崇,知道了他被抓前暗示绿珠自尽保身而还在庆幸自己不会受多大惩罚时,你还会觉得他们之间的感情美好吗?
结语
通篇看下来,大家总算可以明白为何司马懿的子孙所建的晋朝名声不好了,权贵之间的钱财挥霍,斗富斗权迟早掏空本就不稳定的朝廷。
类似石崇这种一不如意便草菅人命的做法居然得不到相应的惩罚限制,由此可见该王朝已腐朽到何种境地!
石崇杀侍女的不齿行为虽然只是晋朝灭亡的因子,却也是此朝代冷血残酷一面的体现。
我们可不能因为某些诗人诗词中关乎他爱情的美句而自我感动,要知道,石崇的痴情人设是建立在谋权谋财以及杀戮无辜的基础上的。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历史朝代中,为什么自己感觉晋朝的存在感很低?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皇帝存在感太低,大多为傀儡成就实在太少,很难被人记住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一.得国不正二.国史悲剧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吸引客体去关注、去理解和去学习。
然后,据此解释来分析晋朝,它只能也必须存在感低。
01.魏晋南北朝,夹在曹魏与南北朝之间,两晋还能有何特性?三国,主要是曹魏,特性鲜明。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两晋,主要是西晋,其所拥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全都有。而西晋所没有的特性;三国和曹魏也都有。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水准,甚至是文学风流,西晋就是全盘继承了曹魏,兼收了一下东吴和蜀汉。
比如魏晋风骨,也称建安风骨,加个晋字,就是多余。其代表人物,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在西晋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西晋只是延续了下来,却延续得没啥创新。西晋50年,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代表人物,能与曹魏时代的人物比拼一下。
之后,就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南北朝特性十足,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所以,两晋,主要是东晋,有的特性;南北朝全都有。而东晋所有没有的特性,南北朝也全有。
比如胡人称雄,胡人在西晋时候内迁做大,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建国,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统一了北方。比如豪族政治,从汉末就有,到了曹魏走向制度化,到了两晋被八王内乱和五胡乱华折腾了一番,到了南北朝时期仍旧一直延续。
三国和曹魏释放了满满的信息量,南北朝则释放了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所以,夹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西晋,还能有什么特性可言?
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东吴,东晋在公元317年建立,总共不到40年的统一时间。这就是西晋的统一特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晋统一只是暂时,自三国以来的大分裂仍旧是主旋律。所以,统一了的西晋,也没能展现出什么个性十足。
02.晋朝或两晋,并不是什么美女,所以自然无人回头、无人关注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间却爆发了天量的信息。大秦帝国个性十足。统一就是第一个特性,因为结束了春秋和战国的百年混乱。然后,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拓展了传统帝国的统治极限。再后,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驰道直道以及修万里长城,大秦帝国平地起高楼,做了太多开创性的事业。
但是,两晋呢?特别是统一了的西晋。除了晋武帝的风流韵事、石崇王恺比富以及精英们的空谈玄学,西晋就真得没啥可供后世继承和借鉴的东西了。
所以,西晋不是美女。
西晋不仅不是美女,而且还把自己妆点得特别丑。小冰河期确实来了、胡人也的确内迁了,北方胡人有南下的欲望。但是,在西晋以前,中原收拾胡人,从来就没怂过。也就是在八王之乱以后,五胡才开始乱华,而且乱得一塌糊涂。好好的中原山河,留给了胡人,而统治精英却没有一点骨气,只能衣冠南渡。
当然,还有东晋,东晋就更不是什么肤白貌美了,而且更丑。士族当轴的时候,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皇帝和朝廷就那么回事,可有可无。士族不当轴的时候,晋孝武帝本来可以一展宏图,结果却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了。起因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一句戏言,说自己要宠幸年轻俏娇娃,暗损宠妃张贵人太老了。然后,张贵人就把东晋皇帝给弄死了。更吊诡的事,等新皇帝继位,张贵人竟然啥事没有。这就是东晋的时代政治。后世王朝别说从中汲取什么经验,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都难。因为这伙人的水准太低。
03.两晋勾不起后人的兴趣,你看不到什么意义读历史、学历史,这太严肃。咱们就是抱着一种寻找奇闻乐事的心态来玩历史。就是这种心态,你都不想搭理晋朝。
暴虐荒淫的君主,五胡十国的胡人君主以及南北朝的青春期小皇帝,比两晋不知道邪乎多少。
大开大合的战争,三国乱世以及南北朝的南北较量和东西较量,不知道要比两晋精彩多少。
英雄主义的故事,西晋还能知道一个名将杜预,东晋也就一个闻鸡起舞的祖逖,但是之前的三国和之后的南北朝则是数不胜数。
所以,两晋不仅释放的信息太少,也就是特性太一般,而且即便释放出信息,也没人愿意搭理它。因为它的特性不鲜明,信息不显耀。
历史真实是钢筋混凝土,历史意义是建立起来的宏伟大厦。我们所接收到的历史总是有意义的历史。或者说只有具备历史意义的历史真实,才让我们“夜读春秋”。但是,两晋提供了什么历史意义?它所能提供的历史意义,三国和南北朝全都有,而且非常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让你有一种轮回的感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中华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融合,这里面不仅有感悟而且有智慧。但这是南北朝。所以,什么情怀、什么感悟、什么智慧,全可以跟两晋没关系。把两晋从中国历史中拿去,让三国和曹魏直接接续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你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突兀和违和。
晋朝,没有特性。即便有,之前的三国和曹魏、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不仅包含了它的全部特性,而且比它更深刻。
晋朝,也吸引不到关注。没有多少情怀激荡的故事,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关键是这个时代是一堆丑陋的砖头搭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大厦。
一群司马家的傻皇帝、一众堕落的豪门士族、一场又一场八王之乱般地蠢操作,对于晋朝,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要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教训中去总结和汲取高阶智识,你需要把你的智商水准拉到很低。所以,既然我们都是一群自视甚高的碌碌凡人,那我们还是到别的时代寻找高阶智识吧。
司马懿为后世子孙建立晋朝奠定了基础,但其后代为什么对其评价不高?
显然,晋明帝对祖上的做法感到羞愧和不齿。那么司马懿们究竟做了哪些令后人蒙羞的事呢?
看《三国演义》有一种错觉,在曹操死后,曹魏集团突然出现了一位盖世英雄司马懿,如果没有他,曹魏就被诸葛亮带领的西蜀军团给灭了。
其实不然。司马懿的家族河内司马氏是地方豪族,司马懿本人因为“年少有才名”,很早就被曹操征召到自己麾下效力了。
因为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貌,曹操对他是即用且防,让他担任的都是丞相主薄啊、参谋啊这一类没有实权的文职。而司马懿也是乖巧得很,工作兢兢业业,处事小心谨慎,使曹操休不到把柄办他。
曹操死后,曹丕、曹叡两位领导都不长寿,但他们对司马懿的态度,都是即拉拢又防范的用国家有难(比如吴国、蜀国犯边之类),先派宗室和自己人(如曹真、张颌等)上去顶一波,奏效再派司马懿上。事情办完了再把司马懿一脚踢开。
然而,司马懿这斯极其能活,熬死许多能臣猛将。到后期曹魏集团除了司马懿,几乎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曹魏皇帝想不用他都不行。于是司马懿所积累的军功越来越大,势力逐渐发展到可以和宗室抗衡的地步。
这次代表曹魏集团和司马懿扳手腕的,是大将军曹爽。曹爽仗着自己的宗室身份,又是先帝(曹叡)的托孤重臣,在朝廷内部大搞一言堂,打压非宗室的老臣(比如蒋济等人),搞得人心尽丧。
曹爽是个二世祖,但司马懿是个人精啊!他把自己打扮成了忠君爱国、无怨无悔、随时待命的大忠臣,得到了很多朝臣的赞许。同时又一位口齿不清、耳目失聪、行将就木的衰朽老人的形象,骗过了曹爽的“火力侦察”。等到时机成熟,司马懿从病榻上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即著名的高平陵政变),将曹爽及其党羽一举拿下!
曹爽失败了!但他身份特殊,即是宗室又是顾命大臣,很多人(包括蒋济)都认为司马懿不过是给曹爽一个教训,不会把他怎么样。然而,当司马懿悍然对曹爽挥下屠刀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这是要独擅朝政,但为时已晚,曹魏的江山从此大权旁落。
司马氏阴狠的夺权路上文我们说到了高平陵政变,那我们就从这场政变谈起,说一说司马氏的阴狠毒辣。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之际,假传太后懿旨派兵控制了京都,并且陈兵洛水,悍然发动了政变。
此时,曹爽集团还未完全落败。大司农恒范冒着生命危险从洛阳逃出投奔曹爽,为他献计:将军你和你的亲信以及皇帝陛下并不在司马懿的掌握之中。我们可以带着皇帝到许昌去,不过两三天就能到。许昌武器完全能够装备我们的军队,而且还可以以皇帝的名字征调四方部队勤王,完全有实力和司马懿抗衡。
司马懿后代子孙建立的西晋王朝,为何会如此迅速地灭亡?
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外部的威胁压力即使再大,也不如内部的腐化起到的作用大,晋朝就是如此。
晋朝给了我们太多的厌恶的理由,从得国不正、吏治腐败、士族崛起、恢复分封到卖官鬻爵、奢侈斗富、立傻为帝、皇后干政、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几乎晋朝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让人感到愤怒。
都知道两汉以孝治国,那么晋朝以什么治国,并没有。晋朝从建立之初就充斥着谎言、欺骗、高压政治、弑君、谋逆纂位,晋朝是怎么来的?是司马懿依靠欺骗和屠杀的手段夺来的,司马懿欺骗曹爽,背弃政治盟友,独揽大权,将曹爽一族及其同党五千多人,全部诛杀。
屠杀永远带不来和平,欺骗永远换不来信任,司马家族只是依靠武力手段,欺负弱小的曹魏皇帝,干掉所有政敌,而取代了曹魏政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与王莽建立的新朝,没什么区别,都是吃着前朝的俸禄,夺了前朝的江山,新莽是一个短命王朝,同样晋朝也是一个短命王朝。
得国不正只是晋朝灭亡的一个诱因,发生在司马昭时代的弑君事件,才是震惊整个文明社会的逆行,将中国历史朝向数几百年,上一个弑君的人,是秦朝末年的赵高,自从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以来,皇帝就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是天下百姓的神灵,不是你司马昭说杀就想杀,杀了还不愿意负责的。
司马昭弑君,让整个天下对司马家族为之震动,儒家文化是容不下这种逆动,也是无法理解这种谋逆,虽然整个天下依然屈服于司马家族的统治,可在内心深处,几乎所有的人都巴不得晋朝灭亡。
司马家族因为取代了曹魏的基本盘,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两代领导人打下的基础上,司马炎几乎就是坐享其成,靠着前人留下的政治成果,轻易统一三国,建立晋朝。
司马炎虽是晋朝的开国皇帝,但并不代表他有着超常的能力,相反,作为开国皇帝的司马炎,处处表现得昏庸无能,秦朝虽然短命,可是秦始皇在世时,天下即使暗流涌动,但仍然太平如初,晋朝虽然短命,却完全就是司马炎一手造成,正所谓成也司马炎,灭也司马炎,就是如此。
晋朝是司马炎建立,同时也是司马炎葬送的,司马炎这个开国皇帝,就是晋朝短命的根本原因。
看着光辉统一的晋朝,表面上天下太平,实际上百姓生活极其艰难,自曹丕朝代就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到了晋朝更加发扬光大,让自东汉就开始崛起的士族更加强大,强大到可以制衡皇权,强大到控制天下一半的人口,强大到让百姓生活越来越艰难。
士族们把持了所有做官的途径,实际上就是导致阶层固化的主因,低层百姓与寒门小族再也无法进入官场,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阶层矛盾与仇视,作为皇帝的司马炎,不但不阻止,反正更加支持豪强大族。
豪强大族的斗富,身为皇帝的司马炎居然还支持,晋朝的石崇与王恺斗富,作为开国皇帝的司马炎把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王恺,支持王恺斗富,这就是身为开国之君的晋朝开国皇帝的表现。
皇帝如此,上行下效,整个天下都弥漫一股斗富与奢侈之风,钱从哪里,不就是从百姓身上收刮吗?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晋朝底层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你听说过开国皇帝有卖官鬻爵的行为吗?晋武帝司马炎就有,作为开国皇帝,生活奢侈糜烂,当他没有零花钱用时,就开始卖官卖爵位筹钱,这可是东汉末年的桓、灵二帝的表现啊,却出现在晋朝开国皇帝身上,晋朝不短命天理都难容。
从秦始皇朝代就确定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孰优孰劣,并且汉朝花了数百年才完全解决了分封制的弊端,晋朝倒好,一建立政权就开始实行分封制,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除了汉朝与明朝之外 ,唯一实行分封制的朝代,汉朝实行分封制是无奈之举,明朝实行分封制没多久就开始削藩,可唯独晋朝就灭亡于分封制。
如果晋朝中央有一个贤明有能力的皇帝,晋朝虽然实行分封制也不至于短命,但偏偏司马炎这个开国皇帝,不仅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和军队分给司马家族子弟,而且选了一个傻子皇帝作为接班人。
司马炎选了司马衷这个傻子做皇帝,中央的权力就会旁落,权力一旁落,地方上的司马诸王们就开始争权夺利,才会产生八王之乱,正是中央弱势 分封制,才导致的八王之乱,这也晋朝灭亡的主因之一。
晋朝开国皇帝昏庸,第二位皇帝更是个傻子,能不乱吗?能不短命吗?这种朝代放眼整个中国历史,都没有第二个。
历史上皇帝不能掌握政权的朝代,都是短命王朝,哪怕是外戚与宦官轮流专权的东汉,皇帝也没有弱智到晋朝这个地步,皇帝不能掌握权力,就会形成权力真实,就会有其他来填补这个权力真空,一旦有野心家进入权力,那么晋朝灭亡就是定数了。
晋朝整个天下的朝臣几乎没有一个是为了国家大义,全部都是为了个人私利与家族利益,八王之乱不就是兄弟相残、叔侄互杀吗?司马家的家风就是这样,自己家都争权夺利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指望其他家族为国为民吗?
于是八王之乱搅得整个国家一片血雨腥风,你杀我,我杀你,把整个大晋朝几十年积累的实力全部杀完之后,就只能看着外族杀自己人,所谓的五胡乱华,根本就是晋王朝自已内部出了问题,哪个朝代没有外敌,哪个朝代没有威胁,如怕强大如汉唐,都有匈奴、突厥和吐蕃这样的敌人,敌人强不是灭亡的理由,自己弱才是。
为什么晋朝会如此迅速灭亡?
简单的说就是开国皇帝昏庸,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选了一个弱智作为接班人,确定了分封制这种祸乱的政治制度,再加上司马家族一贯反儒家的作风,内斗不止导致内部实力严重受损,才让外敌乘虚而入,最终偏安一隅,风水轮流转,晋朝皇帝也被权臣架空,最终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