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卫生巾又上热搜了!
福建一所小学性教育课上,两位男学生主动申请上台试戴卫生巾引发热议。
而前段时间一名女性在高铁上没能买到卫生巾,也招来大量讨论。
“生理隐私没必要宣传吧”
“你难道让高铁餐车把卫生巾和花生啤酒盒饭一起卖?”
“有了卫生巾是不是还要有产房”
……
可是,
关于卫生巾,
我们真的懂很多吗?
在历史的长河里,大部分时间,女性都没有卫生巾,女人用上卫生巾,才不过百年的光景。
从破布、草木灰到棉条、卫生巾月经不是在发明了卫生巾之后才出现的,在卫生的经期用品诞生以前,女性不得不发挥智慧,用千奇百怪的产品满足经期的需求。
古埃及女性使用的是莎草纸——一种当时的书写材料;古希腊人把包裹了棉絮的木棒当作“卫生”棉条;北美洲原住民使用的是水牛皮和苔藓;而我们的祖先,使用了草木灰。
不方便是必然的,女性不得不花上大把时间处理自己的月经,侧漏、后漏等名词还并不存在,月经注定是血流成河的,经期女性的生活必然是受到限制的。
我们很难从史书中窥见那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因为她们根本就不曾被书写。
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纸、布都成了女性经期的必备品,英文“on the rag”常常被用来指代月经,中国也有“骑马布”的说法。
直到工业革命开始,女性的境遇随着技术的进步开始改善。
她们先是有了一个叫做月经围裙的东西,它是一个由橡胶制成的围裙,还有一个挂在两腿之间的带子。裙子是不会弄脏了,出行自然也更方便了,但可想而知,对穿戴这个围裙的女性本人,这是要多么的热、多么的不舒服。
1897年,强生公司推出了据称是第一款大量生产的一次性经期用品,名字叫做Lister’s Towels,或者Sanitary Napkins for Ladies,后者直译为女士卫生巾,Sanitary Napkins也作为卫生巾的别称沿用至今。
彼时,卫生巾需要挂在系于腰间的带子上,当时的女性,即便冲破了月经禁忌愿意去购买,即便能够支付起卫生巾的费用,仍旧“佩戴”的是一个摇摇晃晃,随时可能会漏的卫生巾。
到了20世纪,护士们在战场上发现木浆绷带吸收血液的能力很强,于是使用这种材料的卫生巾就由高洁丝Kotex推出了,这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被广泛售卖的卫生巾,其他厂商也纷纷效仿,采用了这种材料。卫生巾的吸收性能更好了,女性的经期体验更方便了。
高洁丝还破天荒给卫生巾打起了广告,虽然和如今很多经期用品的广告一样,只字不提月经,甚至不说卫生巾。但这个产品的出现和推广,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月经禁忌,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使用卫生巾,也在同一时期,越来越多的女性买得起卫生巾了。尽管这些广告中极少呈现工作女性,但高洁丝的产品确确实实帮助到了女性参与工作。
哦对了,卫生巾此时还是靠带子系在腰间的,这个带子最初由玛丽肯那Mary Kenner,一名非裔女性,在20世纪20年代发明,但那时她付不起专利费,自然也没能因此获利。30多年后,1957年,她改进了最初的设计,发明了带防潮可调节的卫生带,并申请了专利,一家叫做Sonn-Nap-Pack的公司本想要量产,但发现发明者是个非裔女性,就决定不合作了。
玛丽肯那活了93岁,2006年才去世,而那家公司没能步入千禧年,所以在网上找不到资料。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胶条卫生巾,一直到70年代才被发明出来,再后来,护翼出现了,这才有了什么防侧漏、防后漏,这极大程度上的改善了女性的经期体验。
越来越多地区的女性,用上了能负担得起的经期产品,这让她们不用把自己关在家里,不用担心自制品带来的疾病风险。
更安全、更方便经期用品的发明和性别平等的发展是同步的。女性在经期更方便,就更能进行社会参与;女性的社会参与越丰富,就越能推动经期产品的进步。
卫生巾,让女性回归社会永远不要小瞧经期用品,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女性自由出行的通行证。经期制品的发明史,也是女性走出家庭,回归社会的历史。
然而在今天,月经贫困仍旧困扰着全球超过4000万的女性,卫生巾、棉条的普及其实也只发生在工业化的国家。即便在物质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仍有无数女性饱受月经贫困带来的压力,曾经在互联网引起热议的“散装卫生巾”就是很好的示例。
所以,当苏格兰宣布每个女性都能免费获得经期产品的时候,全世界都为之欢呼:在这个国家,月经贫困将被很大程度消除,再也不会有小女孩因为买不起卫生巾没法去上体育课,再也不会有母亲需要在孩子的晚餐与卫生棉条之间做出抉择……
经期卫生用品推广的每一小步,都是帮助女性走出家庭,回归社会的一小步。
或许,我们还没有苏格兰那样的物质生活水平,免费提供卫生巾还不太现实。但我们可以往前走那么一小步,既然之前高铁上没有售卖卫生巾,那么就让高铁上开始售卖卫生巾。
这一点都不难。
为什么女人需要在高铁上获取卫生巾,答案和为什么要发明、改良、使用卫生巾一样:因为女性需要在高铁上使用卫生巾。
女人是人,女人的需求,是人的需求。女人需要自在、清洁地进行社会参与,而这种参与需要卫生巾。
女人开始能用上卫生巾,才不过100多年的光景;女人开始能用上免费的卫生巾,只是这几年在某些地区发生的事。我们不应该退回到100年前没有卫生巾的年代,我们也不应该对标那些目前还没有普及卫生、清洁经期用品的国家和地区,我们要看向每个女性都能有尊严度过经期的未来,并为之努力。
这包括消除月经贫困,也包括提供合理的便利,比如说,在高铁售卖的产品中,增加一项卫生巾。
前进的道路很艰难,但后退只需要一瞬间。让女性有尊严地活着,本不应该是个需要讨论的话题。
为什么女人要用卫生巾?
“卫生巾”不是卫生的手巾之意,而是女人经期的专用物品,由于“卫生巾”用处比较特殊,所以很少有人专文谈论它。我今天就决定冒天下之大不韪,首吃螃蟹,欢迎真假道士们痛骂!卫生巾是女人经期用品的一次革命性产物,对于妇女来讲,具有划时代意义,远比乳罩、比基尼发明的意义来得重大。
卫生巾是近二十年来一个比较新的专有名词,不知道最新的词典有没有收录。我是这样为其定义的:“女性经期用来吸附经血的特殊用品,由厂家专门生产,通常粘附在内裤底部,紧贴出血部位,根据血量多少每天一换或多换。类型有多种,但差别不大,吸血是其唯一功能。亦可用做其它用途,如医学方面。”
女人经期用作吸附经血的用品过去不叫卫生巾,只叫卫生纸或卫生棉。在称作卫生纸或卫生棉之前就什么也不叫了,之所以什么也不叫,是因为人们比较避讳这个东西,谁也不提,既然谁也不提,也就不需要什么称呼配合了。
一开始人类是没有使用卫生巾的习惯的,就是那样任其自然地流淌。关键的是过去女人在生育期阶段也不是月月都流淌的,真正能流淌的日子,一辈子也是没有多少回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过去人们是没有节育观念的,每次做爱做的事情都是赤裸裸地没有任何阻挡,所以动不动就怀孕,一怀孕就没了月经,如果一辈子生个七个八个孩子的话就几乎没几次来月经的机会了。另外,过去的女人成熟晚,更年期又来得早,所以一生的生育期很短,这样只有在生育期才有的月经就次数很少了。
次数再少也是要想办法堵一堵的了,最开始人们只用茅草和树叶什么的擦一擦,或者觉得实在不舒服了就到河里洗一洗,但这都是权宜之计,解决不了随时流淌的问题,于是真正堵的概念便在女人的需要中产生了。那用什么来堵呢?一开始也没有什么固定的东西,只要是能用来堵的,自己又舍得用它来堵,那就可以拿来堵。后来才逐渐趋向于棉絮什么的,有了所谓的布以后就改用布了。布比较经济,可以反复使用。但布的缺点是吸湿性差,所以堵不住是经常的事儿。于是小灰便走上了堵漏的舞台,开始了肩负与人类繁衍有关的重大历史使命。这小灰的使用年头可是不短了,大约能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小灰的使用方法是用布包裹起来然后垫到裆部,自从纸成为大路货以后也有用纸来包裹小灰的,但用纸包裹小灰不如用布包裹的效果好。
当人类开始把煤作为普通燃烧物以后,煤灰也就是炉灰便成了女人垫在胯下的宝物了,当然在垫的时候是要用布来包裹的了。这样,在一段的历史时期里,小灰与煤灰便并驾齐驱地被女人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功劳不可磨灭。
等出现吸湿性较好的纸的时候,女人们就开始用这种吸湿性好的纸来垫了,优点是柔软,一次性,比较卫生,也省去了布需要洗涤的麻烦了。这种吸湿性好的纸后来便成了女人用的专有物品了,并以商品的形式进入流通领域,通称为卫生纸,一包一包地卖,颜色以淡白和粉红为主。
虽然有了卫生纸,但能买得起卫生纸的人也不是很多,大多数人还是使用可以重复使用的布,只有城里的部分女人才能用得起卫生纸。
大约五六十年以前,西方医学流行于中国,临床上出现了成捆包装的一斤重的医用棉花,称为卫生棉,非常洁白卫生。一少部分有品位有地位的女人或者女医务工作者就开始用这种专门用于医学的卫生棉来做卫生纸的换代品了。但相对价格比较昂贵,每捆需要人民币一两块钱,这个价钱绝不是普通妇女所敢想像的价格。
但无论你使用布也好卫生纸也好卫生棉也好,其本身都无法固定在裆部一个位置不动,尤其是在过去人们都是穿大裤衩子的年代,就更是无法固定了。固定不住血就会流淌出来,为了解决固定的问题,人们又发明了一种称之为例假带的兜档布来固定卫生纸或卫生棉。一条宽二寸、长一尺左右的布带,一端有两条细绳,另一端是一个绳套,用于系在腰间,其形状有点类似传说中的女用贞操锁。这种例假带一开始是纯棉布做的,橡胶流行后就又在兜档布之上放一层淡红色的薄橡胶片,有点象自行车里带的样子。
这种例假带使用的时间可是比较长,大约到了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人们还在使用,只是近一二十年以来才逐渐被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卫生巾所替代。
卫生巾无论怎么薄它都是有一定厚度的,并且是外置的,如果在例假期间需要穿三点式或游泳就怎么也不行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29年,美国人伊勒医生利用妻子身体做试验,发明了内置型的吸血棉条,这就是我们现在人人都知道的丹碧丝。它首销于美国,现如今已被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妇女所接受。但这种内置型的丹碧丝也有缺陷,那就是处女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并且为观念保守的妇女所厌用,所以真正能够大行其道的还是卫生巾。
有人认为过去的“骑马布”也是一种妇女用于堵经血的物品,这是对“骑马布”的一种误解。其实“骑马布”不是类似卫生巾的东西,而是男女在做爱做的事时垫在女方屁股底下的一块布而已,目的是接女人性活动中流淌出来的体液,而不是堵经血用的。关于“骑马布”的用途,著名作家姚雪垠在他的历史小说《李自成》中有过精彩传神的描写,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一看。
好了,由于字数限制,有关卫生巾的问题就先说到这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