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重庆,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美食和美景,可要说起这里有什么好酒,估计很多本地人可能都答不上来!
事实上,重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再加上背靠四川这个酿酒大省的技术优势,曾经也孕育出过一款名酒,当时在川贵渝地区可以说是“不可一世”的存在,不过可惜现在却无人问津,就连很多当地人都不认识!
这款酒就是诗仙太白酒!
诗仙李白喝过的酒,美名远扬
据称诗仙李白在万州看望朋友时,与其同饮,并盛赞所饮之酒为“泉酿琼浆”,诗兴大发,于是便称此酒为诗仙太白酒。
事实上,诗仙太白酒是在1917年创立的,由于其酿酒技术用的是唐代沿袭下来的古老技艺,并且所在地刚好是当年李白的流放地,为了纪念这位诗仙,于是就将这款酒命名为诗仙太白酒。
风靡川贵渝,营业额一度高达10亿
作为一款浓香型大曲,诗仙太白酒不仅吸取了川派浓香的优势,还运用了唐代酿酒的传统技艺,所以在口感上更胜一筹,入口醇和绵软、甘冽净爽。
一时之间,诗仙太白酒风靡川贵渝等地,营业额一度高达10亿元,几乎没有一款白酒能干得过它,营业额一度高达10亿元!
【Ps:万县曾属四川,现在归重庆管辖】
与太白酒的品牌之争,知名度开始下滑
上世纪八十年代,陕西的太白酒开始崛起,并一跃成为国家名酒。
加上其宣传点也是诗仙李白,与诗仙太白酒重合度非常高,于是,两个品牌之间开始竞争,由于名字太过相似,且都是浓香型白酒,口感上相差不大,在人们印象里,逐渐将这两款酒混为一谈,诗仙太白落了下风,知名度开始下降。
发展跟不上形式,资不抵债,逐渐走向末路
在白酒十年黄金发展期,诗仙太白酒一直裹足不前,停留在以前的模式中,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
再加上高层管理方式老化,更换频繁,导致整个企业营业额不断下滑,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最终在2016年走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无法支撑整个企业再走下去!
泸州老窖伸出援手,诗仙太白酒能否再度翻身?
在诗仙太白酒遇到危机之时,泸州老窖及时伸出了援手,重新定位了品牌精神,期望将诗仙太白酒带上一个新台阶。
不过,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虽然诗仙太白酒有了泸州老窖的支撑,如今正在一步步迈向振兴,但若想恢复到当年的盛况,或许还需要时日。
不过,值得夸赞的是,不管在什么境遇下,诗仙太白酒的酒质一直非常过硬,从没有投机取巧,以次充好,而且其口感也一直没有变,积累了不少当地的粉丝,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货架上诗仙太白酒会重现当日之辉煌。
事实上,不止是重庆,河南的张弓酒,湖北的白云边,东北的北大仓,湖南的酒鬼酒,甘肃的皇台酒,都是酒质过硬,但因为各种原因走不出当地,甚至就连名酒辈出的四川和贵州,也有这样的酒存在,比如说这2款酒,都是好喝不贵的佳酿,却因为各种原因,走不出当地,实在太可惜!
君中元私藏酒
七年磨一酒,一朝醉世人,来自茅台镇核心产区的纯酿佳酿。
这款酒前后需经历一年酿造, 六年陈放,全程采用坤沙手艺,配以当地优质的红缨子高粱及优质小麦,糅合不同轮次、不同年份酒的“脾性”后,精心勾调而成,就如看过人生百态的智者,由浮华归于质朴,在岁月中慢慢沉淀醇香。
开瓶后浓郁酱香扑鼻而来,酒液微黄透亮似琥珀,光泽感十足,倒酒入杯,酒线细长而不断,坠入杯面,形成的酒花似珍珠般圆润饱满,轻抿一口,酒液醇厚饱满,成团不散,一线入喉,更难得的是酒香不断,唇齿生香,就连酒嗝都是满满香味,让人忍不住再来两杯!
可惜的是,师承酱酒之父李兴发的酿酒师,曾传政,太过执拗,一直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却忽略了现在浮躁的大环境,忽视了宣传,导致这款酒只有本地人在喝,即使在当地颇具名气,但知道的外地人非常少,限制了其发展,太遗憾!
全兴大曲
四川老牌名酒之一,优质粮食酒,浓香型。
这款酒历史非常悠久,曾经在四川,五粮液、剑南春都不是它的对手,销量一度一骑绝尘!
可惜的是,全兴大曲当时为了进军高端白酒市场,推出了一款新品牌——水井坊,资源全部向其倾斜,导致本处在发展高峰的全兴大曲后继无力,最后只能逐渐没落了下来。
不过,全兴大曲酒质一直为人称道,酒液无色透明,清澈晶莹如露珠,窖香浓郁,入口醇和协调,绵甜甘甜,落日爽净,余味悠长,而且价格不贵,有机会可以试试!
好了,今天文章就到这里了,你还知道哪些口感不错的好酒,不妨在评论区分享!
知道诗仙太白这种酒吗?觉得怎么样?
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座落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库区中心城市——万州,始建于1917年。诗仙太白酒的创建人鲍念荣先生,远赴泸州,重金购买了具有400年历史的温永盛酒坊两个酒窖的窖泥、母糟,结合唐代沿袭下来的古老酿酒技艺,创办酿酒作坊。因唐代诗仙李白曾滞于万州西岩,把酒吟诗弈棋,尤其钟情于万州的大曲酒,后人为纪念李太白,遂名诗仙太白酒。诗仙太白以浓香型白酒为主业,经过90余年的不断发展,成为拥有资产4.8亿元,集酿酒、饮料、包装、贸易、物流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年生产能力突破5万吨,成为了全国白酒百强企业、重庆66户重点增长型企业、重庆市重点骨干企业和税利大户。
诗仙太白系列酒得万州古朴民风,继承商、周“古遗六法”酿酒技艺,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精选三峡库区优质红粮、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五种粮食为原料,引甘冽的歇凤山泉精心酿制而成,长年地窖储存,使诗仙太白酒独具“窖香浓郁、醇和绵软、甘冽净爽、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诗仙太白拥有适应全国各区域市场不同口感、酒度、包装的系列品种238种。
诗仙太白酒自1959年在青岛评酒会被指定为国庆十周年国宴用酒以来,荣获了中国优质酒、酒类评比金奖、四川名酒、重庆名酒等220多项荣誉。进入2006年,通过国家工商总局的认定,诗仙太白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是三峡库区白酒行业第一家;通过国家旅游局的认定,重庆诗仙太白酿酒工业园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成为重庆旅游界最大的亮点;国家商务部公布的首批获得国家酒类质量认证的29家企业,诗仙太白成为重庆市唯一上榜的企业。
2007年9月,在重庆市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实施“一圈两翼”战略的大背景下,重庆轻纺集团整体收购诗仙太白。重庆轻纺集团是拥有食品饮料、纺织、建材、汽车和摩托车零配件、造纸、日化六大产业板块的大型国有控股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达136亿元,销售收入过100亿元,拥有3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在未来三年内,轻纺集团将对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增加投入5亿元,新建年产5万吨白酒、年产2万吨生物大曲等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加快技术改造,确保企业跨越式的发展,重庆诗仙太白集团将依托轻纺集团强大的企业实力,加快观念、机制、技术和管理等一系列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宏扬“以人为本,勇于创新,诚信敬业,和谐发展”的经营理念,到“十一五”末,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利税8亿元的目标。
重庆诗仙太白集团的酒史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酒与汉字及陶瓷是华夏民族的杰出创造。在六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酒发展至今,其品种之多、产量之大、声誉之高,在世界酒史上名列前茅。
中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含糖野果自然发酵酿成酒的现象,在新石器时代以前就被先人们注意和利用了。《战国策》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仰韶文化早期的出土文物中,已有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 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制品等一类的酒具,这充分说明距今六千年发酵的谷物酿制酒的工艺已经出现,先民认为是一种含有极大魔力的液体,主要用以祭祀祖先神灵,医病驱魔,是只有极少先民享用的嗜好品。到了龙山文化后期(距今约四千年前),先民的酿酒和饮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平常之事。 中国传统酒的发展进入了灿烂的黄金时代,从文化名人李白“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白居易“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饮酒、颂酒的诗词中有着从分得反映。
宋代时人们还认识到热杀菌并非避免酒酸败,长期保存酒的唯一可行方法。 >中说:大抵酒澄得清,更满装,虽不煮,夏月也可存留。据宋书“食货志”记载,在古南浦(今万州)自宋代以前就有很发达的酿酒技艺,其中的“巴乡春”酒更是当时华夏大地酒中极品。万州的三峡工程文物挖掘中出土的大量酿酒、饮酒器具充分证明了当时酿酒行业的繁荣。宋代大地理学家王象之撰 《舆地纪胜》中的《舆地碑纪目》载有李白西山题壁的残句“大醉西山一局棋”可以看出作为李白对巴乡春酒是很钟爱的。
宋代以下,“巴乡春”酒和其他白酒一样少于历史记载却工于技艺之操作。宋代有不少精美的酒器。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故发 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热水,可 以温酒。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明代人宋应星在他著的《天工开物》曲蘖卷十七中说“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来厌醴味薄,遂至失传,则蘖法亦亡。”从中可以看到制酒工艺的历史演变过程。明代的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有特色, 清代瓷制酒器具有清代特色的有法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
现代酿酒技术和生活方式对酒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入二十世纪后,由于酿酒工业发展迅速,留传数千年的自酿自用的方式正逐淅淘汰。现代酿酒工厂,白酒和黄酒的包装方式主要是:瓶装,坛装,对于啤酒而言,有瓶装、桶装、听装等。
民间所饮用的酒类品种在几十年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之前,酒度高的白酒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一直都是消耗量最大的,黄酒在东南一带普遍。在八十年代之前,啤酒的产量还很少。但八十年代后,啤酒的产量飞跃发展,一跃而成为酒类产量最大的品种。葡萄酒、白兰地、威士忌等的消费量一般较小。
洋酒从清末开始引入中国,饮酒方式和饮酒器具也传入我国。西方人饮酒,在不同的场合下,饮用不同的酒。洋酒酒具在一些较为高档的餐饮场所得到应用。餐饮场所,分高、中、低等几档。 高档餐饮场所由于销售的酒大多为洋酒类,故饮酒器具有西方化的特点。随着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高档场所所使用的酒具逐步在民间得到一定的认可,但并不普及。 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较为富有而颇具文化素养的家庭,云游名山大川,性好酒,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吟踪满天下,曾三次到过万县,游览三峡风光,留有诗篇,相传曾在万县西岩读书(现太白岩)。
李白由水路抵达重庆后,顺流放舟,经涪陵、忠县、万县、云阳、到达夔州。沿途浏览风光,留连奇景,三到万县,做了较长时间的停留,在万县西山安心读书,考察万县及三峡地区的风土人情,在西山题咏诗作。宋人王象之撰《舆地纪胜》,其中《舆地碑纪目》载有李白西山题壁的残句大醉西岩一局棋。《舆地碑纪目》载:“绝尘龛三字在西山石壁上,字画瘦劲,相传李白在此读书,会友、弈棋、饮酒作诗”。当代诗人何其芳先生,对李白在太白岩读书,深信不疑。他于1977年3月在咏《太白岩》诗二首,其中之一“万州方志有瑕疵,不载才人郑谷诗。葱郁山青环闹市,飘零李白骋高祠。叹无脚力追前迹,空与成言待后期,如壁谪仙游览苑,草堂那可比雄奇。”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开元年间他20多岁时,抱着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就是由岷江入长江,经三峡东去吴楚的。30年后,因参加永王李幕府事获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乾元年(758)溯江西上,取道蜀东赴夜郎,次年遇赦复出三峡。其在三峡地区的诗作十分突出,如《早发白帝城》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可谓千古绝唱。据三峡学院谭文兴老教授发表在1997年出版的《李白研究与交流》学术刊物中的论文认为,李白豪迈,飘逸的诗风是其到过三峡后才正式形成的,由此可见,万州的山,万州的水,万州的酒给与他巨大的创作灵感。
据《万县县志》记载,万县酿酒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万县名叫巴国,出土文物中就有酒器。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考证,万县是我国大曲酒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见《衔杯却爱泸州好》一书)。
“大醉西岩一局棋”、《早发白帝城》、《将进酒》等名句名篇无疑是三峡风情,万州美酒给予了诗人创作灵感,使其铸就了千古绝唱。“诗仙太白酒”植根于万州这片秀美的山川大地,继承万州酒业古老酿酒传统,传承李白诗酒文化,诗仙太白酒这一历史厚重感决定了她在中国白酒业的独特地位,中国诗酒文化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