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常见问题如何降低照片在不同设备中存在的色差问题,产品拍照怎么降低色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几个词语的区别:

偏色:可以简单理解为某种颜色偏离了正常颜色值;

色差:是指两种颜色的差值;

而我们这里要阐述的是,同一张照片的某种颜色在不同设备中存在的差异,比如色相的偏移或者饱和度的差别。

相信很多摄影朋友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在相机中拍出来的照片看着是一种颜色,照片导入电脑里面看着又变成了另外一种颜色,照片进入专业处理软件时又显示另外一种颜色,处理完发出去在手机上看到的又是一种颜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寻找解决办法之前,我们先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一、照片产生色差的环节

我们先来看看一张照片产生的流程:

相机拍摄——导入电脑——软件查看——软件处理——网络发布/打印

从上面的流程我们可以知道,照片产生色差的环节可能有以下几个:

1、相机与电脑之间;

2、看图软件与修图软件之间;

3、修图软件与终端;

终端可能是电脑,也有可能是手机;

二、导致照片产生色差的原因

1、色彩空间

色彩空间又叫色域,即用维度(一维、二维、三维甚至四维)坐标空间来表达某种色彩范围的意思。

色彩空间

同一张照片,在不同的色彩空间,显示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这是导致同一张照片产生色差的因素之一;

2、照片的格式

数码相机照片类型

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的文件类型主要有两种:

(1)RAW文件

相机文件选项

RAW文件严格来说不是一种图片格式,它更像是个数据包,是CMOS或者CCD图像感应器将捕捉到的光源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原始数据文件。

RAW作为相机拍摄的数字底片,其主要作用是记录了相机拍摄时产生的一些元数据,比如ISO的设置、快门速度、光圈值、白平衡等。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RAW文件本身的不带任何色彩空间和色深的,所以,同一个RAW文件,赋予它不同的色彩空间和色深,它就会显示出不同的色彩;

(2)JPG格式

JPG是一种常用的压缩图像格式,能以较高的压缩率和较低的磁盘空间获得良好的图片质量。

JPG能兼容sRGB以及CMYK等多种色彩空间,但在大多数的数码相机中,可供使用的色彩空间仅有sRGB和Adobe RGB两种;

所以,当相机中的JPG格式照片使用的是sRGB或者Adobe RGB,而电脑或者软件使用的是其他不同的色彩空间时,照片也会出现色差;

3、相机的优化设置

相机情景模式

现在数码相机内置或个人加载的优化设置较多:

(1)各种情景模式

常见比如人像模式、风光模式、鲜艳模式、自然模式等等,都是厂商在相机出厂时内置的优化设置,针对拍摄需要对相机的锐度、色彩等做了细微的调整;

(2)认为加载的优化曲线

针对不同的品牌和型号,网络上有很多可以自主加载进相机的优化曲线,例如胶片的、复古的;

当相机在拍摄时使用了这些优化设置,在照片导入电脑用软件打开时却没有对应的校准文件,尽管在同一个色彩空间,照片也会出现色差;

4、设备的ICC文件

ICC是描述设备所能表现的色彩范围以及这个色彩范围与LAB色彩模式之间关系的一种文件,也可以简单的称作设备特性文件。

ICC作为设备特性文件,一般只能在本设备上使用,那怎么理解它会对照片产生色差呢?

可以简单的这样理解:

我们在某个品牌型号的相机上拍出来的照片,该相机的ICC文件理论上支持灰度、RGB、CMYK等色彩信息,但实际上输出时只有RGB颜色被使用,所以输入到电脑上/软件中时,由于ICC文件不一样,设备之间会有色彩的转换输出,这中间的输出由于ICC文件不一样而会导致照片偏色;

通过上面的简述,我们知道了色差产生的原因,对应的,我们就可以梳理出减少色差的办法:

1、统一使用相同的色彩空间

不管是相机还是电脑、看图软件、后期处理软件,都建议使用统一的色彩空间,比如相机里面使用的是sRGB色彩空间,那对应的电脑显示器色彩空间和看图软件、后期处理软件都建议统一到sRGB色彩空间,这是最大限度减少色差的措施之一;

对于专业拍摄和后期来说,可以使用“宽进窄出”的色彩空间管理方法,有个前提是拍摄照片格式使用RAW类型,即:

使用RAW格式拍摄时,可以无视相机的色彩空间(因为RAW文件本身不带颜色信息,只有置于不同的色彩空间下才会对应的显示出色彩),进入后期处理软件时可以使用色域较宽的色彩空间,比如目前最宽色域的ProPhoto RGB色彩空间,输出时使用sRGB;

2、建议使用RAW格式拍摄

RAW文件虽然很占设备空间,但是对于后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相对于JPG格式,不但后期的处理空间大,而且后期可以还原出来的色彩更加丰富;

另外一点就是上面提到的,RAW文件本身不具备任何色彩,相对于JPG格式,就算从相机到电脑的色彩发生了变化,但是对于RAW文件来说这是无损的,而JPG是已经内置了相机设置的色彩模式,当色彩空间不一样时会通过转换,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照片的色彩和细节造成损失;

3、及时更新后期处理软件

可能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在相机拍摄后回看的照片挺满意的,但是导入电脑的时候再看,不但色彩发生了变化,灰度和明度等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这就是前面说到的,相机的优化设置会引起照片的色彩问题,尤其是使用JPG格式拍摄时,对应的相机色彩空间和设置都会对JPG文件产生直接的作用;

所以,及时的更新后期处理软件,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使用相机优化拍摄产生的色彩问题;

现在很多后期处理软件都会同步了相机的一些校准文件,比如LightRoom或Adobe Camera Raw,都可以自主加载或者直接更新相机的校准文件。

总结:

1、由于不同设备的ICC文件不一样,设备对同一种色彩空间显示的范围也略有不同,所以照片在相机、电脑和手机之间的色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去有效降低色差,但不能从根本上去消除色差;

2、同一张照片在不同设备之间显示,细微的色差是容许的,但是如果肉眼能看到明显的色差,首先要检查的肯定是色彩空间,要回头去检查照片是在拍摄或者电脑处理,或者是梳理之后输出时使用或者转换的色彩空间出现了错误;

3、每个人使用的设备都不一样,不管是相机、电脑、显示器或者终端的手机,在不能一一兼顾的时候,按照标准的设置来规范处理照片,是保证照片在传输和终端显示时色彩一致的最好手段;

例如网络交流目前支持最广泛的只有sRGB色彩空间,在处理完照片输出的时候转换到sRGB色彩空间是较为保险的做法;

4、使用RAW文件拍摄时,照片在相机和导入电脑有明显色差是正常的,甚至可以无视这个色差,保证在软件处理完之后按流程转换、输出到sRGB色彩空间即可;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最好玩的手办,有哪些特效炸裂的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