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绣花机结构,电脑绣花机历史

电脑绣花机行业发展历程与国内外竞争格局分析(附报告架构导图)

1、行业发展历程

(1)电脑绣花机制造业发展历史

1828年,Joshua Heilman生产了第一台手摇绣花机,该设备一经制造即获得广泛应用。1864年,Groebli开发的飞梭绣花机能使用连续线(绕在线轴上)将手摇绣花机技术与当时的缝纫机(或锁针)技术结合在一台机器上,该机器对锁针的利用给机器绣花带来了一场彻底的革命。1967年,日本京都的爱德公司(Eltac Co.)第一次将电子控制的8单位纸带机引入多头绣花机。20世纪70年代,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飞梭绣花机,带来了绣花机技术的更新换代。1977年Meistergram在Bobbin Show展览会上展出其第一台字符电脑绣花机。1977年、1978年,百灵达公司(Barudan)和田岛公司(Tajima Industries Ltd.)各自制成其第一台全电脑多头绣花机。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内外电脑绣花机市场运行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0-2026年版)》

图片源于网络

随着服装、箱包、汽车、家纺装饰等行业“多层次、多功能、统一性和完美性”的设计开发趋势日趋明显,电脑绣花机对传统手工绣花的替代速度愈发加快,自动化设备已成为传统手工刺绣的重要补充。

(2)我国电脑绣花机制造业发展历史

1988年,中国轻工部北京一轻所和青岛缝纫机厂共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脑绣花机,宣告我国电脑绣花机行业的诞生。从跟踪仿制为主的初创阶段到门类扩张的快速成长阶段,再到2007年之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阶段性调整转型阶段,中国电脑绣花机行业完成了原始技术和资本积累,并初步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布局。

经过多年发展,电脑绣花机产品、技术趋于成熟,目前已逐渐形成诸暨产业集聚区,基本具备集机械制造、零配件加工、整机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一体化的完整的产业链,产品具备良好的性价比优势,一度动摇了进口绣花机在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此外,北京、上海等地以研发生产综合性高科技电脑绣花机产品为主,福建晋江地区是新兴的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小型电脑绣花机生产集中区域。

但由于我国缝制设备起步较晚、机械加工技术薄弱和零部件生产供应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从产品开发、制造工艺、生产监督、员工素质、售后服务等环节看,目前很多国产绣花机生产企业还是停留在模仿的粗加工阶段,国际知名行业企业凭借核心技术和资本实力仍在电脑绣花机市场上占据着主流位置。无论从机械的精准度要求或是电控的稳定性来看,国内绣花机与进口绣花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2、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国外竞争格局

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服装、箱包、汽车、家纺装饰对刺绣图案美感要求的提高以及刺绣图案的复杂程度和色彩数量不断增强,缝制设备保持较快的更新频率。国外厂商凭借较早的起步、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始终占据着电脑绣花机的高端市场。主要包括日本田岛(TAJIMA)公司、百灵达(BARUDAN)公司、兄弟(BROTHER)公司等。

(2)国内竞争格局

在国际电脑绣花机制造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我国电脑绣花机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行业竞争形势逐步由五六家国外著名老牌厂商垄断市场转变为国内、国外企业相互竞争,甚至部分产品由国内企业占主导地位。当前,我国电脑绣花机企业竞争格局如下:

A、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使得消费者在衣着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电脑绣花机以其运行高效、产品精美的优势,获得下游服装企业的普遍认可。由此我国服装、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设备需求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电脑绣花机制造尚处于行业内企业加速整合、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初级竞争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缝制机械企业10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200至300家左右,各地均存在一些区域性缝制设备品牌,如浙江、广东等地,而全国性品牌凤毛麟角。单个企业市场占有率十分有限,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意识尚不突出,电脑绣花机制造行业呈现出企业众多但集中度较低的特点。

B、企业竞争力高度分化

目前,从事电脑绣花机生产的企业数量众多,但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差距较大。行业内多数为认知度和知名度较低的区域性品牌,甚至还包括大量作坊式企业。但也不乏一些具备较强自主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的大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推广自身品牌,不断缩小国内外厂商的差距,并逐步成长为行业内的领军者。

3、技术与产品开发风险

电控技术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的技术,也是缝纫、纺织设备的核心技术,行业内企业必须适应技术进步快、产品更新快、市场需求变化快的行业特点。技术及产品开发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果企业不能准确地预测电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产品和市场需求的把握出现偏差、不能及时调整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方向,或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不能迅速推广应用,将可能使企业面临技术与产品开发的风险。

报告架构导图:

电脑绣花机结构,电脑绣花机历史

田岛绣花机电脑屏大暗怎么办?

田岛电脑绣花机的屏幕太暗的话,首先检查一下是否电池没电。绣花机电脑的操作头后面有个圆形的小盖板,把他打开,用小一字调节吧,想多亮就多亮,里面有个一字的调节螺丝。
电脑绣花机维修方法
  机修必须配备工具,上成的6角 扳手 一套。8-10,10-12扳手个需要一个。35公分长中型一字螺丝刀《刀口1CM宽,0.2-0.3厚度》最好带有吸铁功能。20公分长十字螺丝刀一把,十字头尽量小点。老虎钳跟尖头钳各一把。扳针杆扳手一把。
  1:毛线跟断线其实有很大的区别。 基本上旋数表面有毛刺《用最细沙皮打磨关滑》或者针位偏下了。如果修了还是不行,那就是旋数最大问题了。注意对旋数的时候看下,针是不是在针板中心,如果已经倾斜到针板上,那基本针板孔已经起毛了《对旋数之前些看下:压脚有无变形或者起毛,针有无顶到针杆最上端。》这毛线断线怎么说么,说简单也很简单说不简单也真的不简单。靠自己平时去经历的。
  2:停车不到位置: 些去点动,如果点动就OK了。那我也不清楚什么问题,我02电脑就是这问题,如果点动还是不到位,那用手摇下机器是否重。如果机器发重看下刻度是否老是在这个度数发重或者摇不动,那些把压脚全部压下来看看有无哪个机头压不动。压不动的话就是滑块缺油卡死了。如果发重但还是能转,那就是机头里面缺油,解决办法用手摸机架背后,看看哪个发热。摸不出来那只能让机器在运转,仔细听声音去判断了。
  3:换色超时 :些用8号扳手转动换色机箱,如果是卡死摇不动。看下压脚,跳线杆有无异常。如果正常,那用手压压每个机头压脚,看看是滑块卡死不。在不行用扳手前后多转动几次,多用点力,看看哪个机头有严重抖动现象。如果能轻易转动换色箱,那在用电脑在换次针位,看下是否换色过头。解决办法,拆下换色箱旁边面板,调整换色角度。
  4:跑花样: 车辆如果经常出现在相同位置跑花样,看下框架周围有无露头螺丝,或者看下框架碰到抬起的东西。如果正常,鄙视下框架看看有无变形,如变形那就是变形底下导轨皮带牙齿已经变形。
维修小窍门 :
  1:电磁铁收放强度不行,去买瓶汽车化油器 清洗剂 喷下。
  2:如果某个机头只出现一个针位毛线,其他针位好做的话,不需要去对旋数。检查旋数跟针间隙是否过大,如果是那就用扳手板下针杆,或者换新的真杆。
  3:移框换色速度慢,在设定机器参数→主主转速及起针速度。把慢动时转速设置为400.绣框参数,跳跃设置:否 后面几个都设置到30. 这样有个不好的地方,换色容易超时。4:车辆不是转速越低对车辆越好。正常设置700.其实我感觉现在好多 电动机 马力小,实际才670-680的速度。我都设置到750的转速。 

电脑绣花机结构,电脑绣花机历史

电脑绣花的市场分析

2005年对于电脑绣花机企业来说是丰收的一年,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对电脑绣花机的需求量彷佛一夜之间全都暴涨,来自各地的订单让企业来不及休息,根据协会对行业主要电脑绣花机生产企业的统计,2005年多头绣花机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3.31%。进入2006年以来,电脑绣花机市场是否还能延续上一年的强势发展势头?
电脑绣花机行业强势增长原因何在?
去年国内电脑绣花机产量已经突破8万台,比较2003年的3万台,产量在三年之内翻了两倍多,这个涨幅是相当惊人的,而且电脑绣花机行业现在仍处于“愁产不愁销”的局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电脑绣花机行业的突飞猛进?总体来看,市场的强大需求乃是其中的最大原因。
电脑绣花机最早在国内是应用于服装生产和绣品制造,电脑绣花机有多个机头,工作效率高,因此服装厂和绣品生产厂对电脑绣花机的数量需求都不是很多,一个大型服装厂需要上千台缝制设备,但只需要几十台电脑绣花机就能配合生产;绣品生产厂以民营企业居多,一是生产量不会太大,二是电脑绣花机的价格昂贵,民营企业不可能购买数量众多的机器。
最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改变了这一局面,纺织企业成为电脑绣花机产业快速发展最大“功臣”。很多生产布料的纺织企业由于利润越来越低,迫使他们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很多纺织企业都把利润增长点放到了绣花上:纯的布料价格如果卖5元/米,绣上花样以后价格就能达到10元/米甚至更高,这就大大提高了这些企业的产品附加值。纺织企业的产量大,而且资金实力雄厚,因此引进电脑绣花机往往一出手就是上百台的大订单。中国国内纺织服装规模最大的广东省和浙江省,目前恰恰也是电脑绣花机发展最为兴旺的两个省份,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市场对于一个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浙江省诸暨市正是依托邻近的萧山、绍兴两大布料市场,加上当地民营经济的活跃,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产量占全国40%以上电脑绣花机生产基地。广东潮汕地区也是外资和民营电脑绣花机企业集中地区,这一局面的形成同样得益于当地纺织面料市场。
此外,市场的繁荣客观上降低了进入电脑绣花机行业的门槛。在零部件配套体系成熟的地区,只要拿到电脑控制系统和绣花机头两个关键零部件,加上几个懂得装配的工人,就能生产出电脑绣花机。民营企业中不少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工作几年拥有了一定市场和技术资源之后,投入少量的资金便能自立门户,这就导致企业数量一再扩张。很多其他行业的企业被电脑绣花机行业的高利润吸引进来。这就造成有些企业产品档次不高,质量不过硬,但是在旺盛的市场需求面前,这些负面问题根本影响不了大的形势。
国际市场仍大有发挥空间
2005年国产电脑绣花机在国际市场表现也非常抢眼,我国生产的电脑绣花机已占全球70%左右,全世界电脑绣花机的中、低端市场几乎被中国产品占据。根据海关统计,我国2005年总共出口电脑绣花机27000多台,总额接近2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6%和86%,很明显我国电脑绣花机出口价格的增长已经数量的增长,这不能不说是国产电脑绣花机今年取得的可喜成就之一。
国际市场上电脑绣花机的主要市场还是分为亚洲、美洲、非洲、欧洲等四大区域,其中美洲还区分为南美和北美两个市场。2005年国产电脑绣花机针对这个区域的出口都取得了不同幅度的增长,按照出口量各个市场排名及特点如下:
亚洲
2005年我国总共向亚洲地区出口了18364台电脑绣花机,同比增长接近80%,是出口最多,也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
特点:亚洲最主要的电脑绣花机市场在东南亚地区,特别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近年来由于这两个国家都注重发展纺织服装业,带动相关的设备需求,成了国内众多电脑绣花机企业大力关注的市场。这两个国家购买绣花机的企业普遍规模不大,类似于国内的家庭型企业,印度地域广阔因此对电脑绣花机的需求类型也比较多,从6个头的小型绣花机到36头的大型绣花机都在当地有市场。
除了上述两个国家,印尼和中东地区的亚洲国家也开始出现国产电脑绣花机的身影。值得注意的是,印尼购买电脑绣花机主要用于服装生产,因此销售的淡旺季也跟随服装行业。
北美
2005年我国总共向北美地区出口了5471台电脑绣花机,同比增长只有13%左右。特点:这个地区虽然进口国产电脑绣花机数量较多,但是多是价格较低的单头绣花机,可谓是“量大值小”。这个地区对于电脑绣花机的需求比较稳定,且特点明显:倾向于小型机器,而且青睐单头绣花机,对于质量和性能要求较高,因为这个地区进口电脑绣花机极少用于工业生产,而是在摆在商场里针对家庭和个人销售,近几年对毛巾绣、帽绣等特种绣机器需求有一定增长。
南美
2005年我国总共向南美地区出口了1393台电脑绣花机,同比增长达到47%。
特点:虽然南美地区进口数量只有北美的四分之一,但是金额却是北美地区的近两倍,很明显这个地区进口大部分是多头电脑绣花机,用于生产服装和面料。南美地区没有电脑绣花机生产企业,纯粹依赖进口,而且南美人的穿着习惯多爱戴帽,喜欢在服装上添加装饰物,相信帽绣机和晶片绣之类的机型能够在当地受到欢迎。非洲
2005年我国总共向非洲地区出口了1047台电脑绣花机,同比增长接近65%,是增长速度第二的市场。
特点:由出口数量和金额的比例判断,非洲地区进口国产电脑绣花机也多是多头机型,用于生产而非家庭消费。非洲的消费水平不高,这也反映到了采购各种生产设备上:非洲地区的电脑绣花机用户购买设备时最关注的是价格,为了节省成本他们宁愿选择不带自动剪线装置的机型,一是当地劳动力丰富且便宜,二是对生产的服装质量要求也不高。北非的埃及,非洲南部的南非、尼日利亚等国家,都是值得国内电脑绣花机企业关注的市场。
欧洲
2005年我国总共向欧洲地区出口了752台电脑绣花机,同比增长了38%。
特点:欧洲进口电脑绣花机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东欧国家和少数南欧国家,以罗马尼亚和土耳其为代表。因为西欧国家大部分已经把服装生产转移到东欧和南欧国家或其他大洲。欧洲国家对于中国产品有着一定的偏见,认为中国制造价格一定非常便宜,因此对国产电脑绣花机的接受程度不高,其实对于产品要求不是特别高的生产,国产电脑绣花机完全能够满足需要,因此如何改变该地区客户的观念是国内企业打入这一市场的关键。
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现象,我国2005年从欧洲地区进口了143台电脑绣花机,金额高达到2678万美元,平均价格是18万多美元,而我国多头电脑绣花机出口的平均价格也就9000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国内电脑绣花机价格只有欧洲产品的1/20,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2006年电脑绣花机市场走势预测
2005年,以晶片绣、毛巾绣为代表的特种绣花机成为了电脑绣花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同平绣类型产品相比,各个企业的特种绣产品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针对这一情况许多厂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到特种绣花机的研发中,以期能在来年的特种绣花机市场上独领风骚。
进入2006年,市场却和大家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去年表现平平的平绣机型以“黑马”姿态杀出,成为市场热门,而备受期待的特种绣却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的状态,让许多企业大跌眼镜。有业内人士分析,造成这一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去年企业对平绣机型的前景估计不足,纺织服装业进入2006年后开始了一个新的生产周期,原来库存的面料基本消耗殆尽,许多纺织企业急需补充新的库存,这些企业大量购入电脑平绣机生产布料;而去年特种绣花机的热销使各企业扩大特种绣花机产量,导致特种绣市场达到一定饱和,无法再容纳更多的特种绣花机。这一现象也给了国内各企业一个提示:对待市场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分析,盲目跟风、随大流并不是没有风险的,要对客观环境进行合理的预测,才能从纷繁复杂的市场中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面对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电脑绣花机市场,在2006年乃至更长远时期内可能出现的趋势,我们要如何预测分析呢?
首先,分析电脑绣花机市场离不开下游的纺织服装行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近几年可谓命运多舛,本以为在全球取消纺织配额制度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可是欧美又搬出特保条例限制中国纺织品大面积进入当地市场,这一喜一忧之间的起伏太大,以至于国内一部分企业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产生动摇,其实不然。欧美之所以限制中国纺织品,更多的是出于避免中国纺织品过快、过多的进入当地,引起经济上的动荡,这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是“限制”而不是“阻止”。欧美国家不会也不能完全限制中国纺织品向这些地区的出口,否则将引起更大的动荡。因此宏观上分析,国内纺织品及服装行业还将保持一定速度的发展趋势,只是没有早先预期的那样迅速而已。
其次,是对国内外市场情况的分析。
国内市场将继续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依托
国内绣花机市场在近几年内仍将以纺织面料和服装生产为依托,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纺织服装大省仍是绣花机的主要市场。而这些地区中,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的又属服装面料生产地区,例如浙江萧山、绍兴、海宁,广东潮阳,福建石狮等。此外,家纺行业也是电脑绣花机企业要重点关注的,家纺已经成为近年来电脑绣花机行业又一大增长点,珠江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环渤海湾地区都是国内家纺行业发达地区。长远来看,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将可能出现“由沿海向内陆”发展的趋势,一些电脑绣花机企业在做中长期规划时,不妨将这点考虑进去。
国际市场仍将以亚洲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为主
电脑绣花机出口市场在近几年都将以东南亚地区为主要的增长点,一是因为东南亚地区的纺织服装行业处于一个上升的发展势头,这个趋势如果不出现战争、自然灾害等大的变故,肯定要延续3-5年的时间。二是其他地区纺织服装业近期内很难出现大幅增长,不会形成一个大的市场。预计东南亚地区到2010年对于电脑绣花机的需求量将翻2-3倍,达到3-3.5万台/年。
最后,进行产品趋势的分析。
电脑绣花机基本可以分为锁式线迹和链式线迹两大种类,锁式线迹以平绣为代表,链式线迹以毛巾绣为代表,这两类产品今后很可能成为市场上最基础的产品,其他的特种绣都由这两类产品衍生而来。与服装生产关系密切的晶片绣、亮片绣等等产品都是由于服装流行趋势而产生的,像这类产品也会随着服装流行趋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电脑绣花机企业要密切关注服装行业的流行趋势,紧跟市场而不是紧跟产品,决不能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PC系统也有类似手机的一键换机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