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王晶 吴泽鹏
水货“背包客”刘浩(化名)把华强北附近的房子退掉了,搬到了近十五公里外的布吉,如今跑一趟华强北要转一次地铁、花费近1小时,但可以把房租由1.2万元压缩至几千元。
租金还不是最主要的,刘浩最近发现,和iPhone 14系列在华略显“冷清”的销量一样,“水货”在华强北也不再炙手可热。“有时候一个月也没去市场一次”,刘浩已经不想再为“华强北板块”这份租金溢价买单。
华强北飞扬时代大厦曾是水货手机的“天堂”,以往新款iPhone发布时,也是刘浩等水货商们最活跃的时刻。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如今这里不复昔日的人头攒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门可罗雀的档口,还有随处可见的转让电话。
从档主们的反馈来看,水货市场遇冷已久。其中,有国家对走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的因素,也有水货、国行价格差距不断缩小的影响。另外,无论是手机厂商,还是境内的电商平台,都在加码对水货销售的监管。
如今的华强北水货档口,水货商们也在试图“游”出这个行业。要么“转移阵地”继续卖水货,要么做起了“二手靓机”;而背包客们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想退出则更显轻松——例如,刘浩上一份工作是在泰国做房地产生意,他也正在考虑是不是要重操旧业了。
华强北飞扬时代大厦。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晶 摄
华强北水货档口“关门大吉”
华强北水货档口最为集中的飞扬时代大厦共有四层,二手手机的交易主要在三、四层,这里也是水货客们的集中地。
水货手机并非次货、高仿,而是指从非正规渠道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未经授权销售的产品。以iPhone为例,苹果公司对销往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手机作出严格限定,由此区分出不同版本,包括国行、美版、日版、韩版等等。除国行以外,其他通过特殊渠道进入内地销售的手机版本,被统称为水货。
内地销售的水货手机中,以美版居多,这主要是欧美市场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呈现集中态势,因此二手设备供给相对充足,这些回收的设备先是流入主要的全球贸易中心,如迈阿密、香港和迪拜等,再进一步批发给地区分销商。
过去,由于境外iPhone定价比境内低,加上偷逃税款,水货手机价格往往远低于国行,并吸引了无数的消费者,让大大小小的二手倒卖商趋之若鹜,催生出华强北的“水货手机江湖”,也造就了华强北无数一米柜台诞生千万富翁的造富神话。
但这样的故事正在消散。9月下旬的一天下午,记者前往飞扬时代大厦了解水货市场的情况,但抵达后发现,整个大厦市场内只有零星几个档口有老板做生意,个人买主、背包客也屈指可数,水货身影难觅。不少档口甚至已清空并贴出“转租”字样。
“严厉打击”是水货交易减少的重要原因。四楼一个维修手机的档口仍在坚持营业,老板告诉记者,“这里已经买不到(水货)了,卖还是会卖,但是不在这里,他们在家只卖熟人,不熟的不卖,你找不到他们。”
实际上,门可罗雀的情况在iPhone 14系列发布前便是如此。一位华强北背包客在社交平台上称,今年7月起,华强北“外版机”(水货)便不能摆在明面上销售了。“现在查货比较严”,档口老板也如是说道。
据媒体报道,今年年中以来,深圳市对走私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全方位、全链条严厉打击。本次行动加大了对无合法来源进口商品打击力度,严查进货渠道或快递物品来源,严厉查处销售无合法来源进口物品等行为。飞扬时代大厦成为重点打击对象之一。
这导致飞扬时代大厦的水货量断崖式下跌,相应的人流量也明显减少,就连以往“熟门熟路”的背包客也无奈地告诉记者,“目前这边的水货已经很少了,找不到。”
飞扬时代大厦内等待招租的柜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晶 摄
几经周转,记者联系上了一位做全球水货批发生意的老板,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现在内地市场没有什么客户在买货(水货)了,因为今年eSIM美版不能到境内使用、并且查得很严。我们的客户是全球的,现在主要卖给越南、柬埔寨、俄罗斯等地。”
传统电商平台的政策,也在加强对水货手机的监管。2020年,淘宝曾发布一系列新规,禁止售卖美版等非国行渠道手机,这也让水货iPhone失去了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但头脑灵活的背包客随即便开始转战抖音、小红书等平台。
此外,手机厂商对手机作出的升级,也是水货手机销售的一大障碍。与往年不同的是,苹果今年将美国本土推出的新机iPhone 14系列取消了实体卡槽,取而代之的是eSIM卡(Embedded-SIM,即嵌入式SIM卡),这也是苹果首次发布仅支持eSIM的iPhone。但在内地市场,手机端eSIM的相关服务还没有开通,美版iPhone 14系列将面临无法使用移动网络的问题。
当然,也有华强北的水货商贩在想办法解决iPhone 14系列没有实体卡槽的问题,破解的办法是,给美版iPhone 14装上实体SIM卡槽,“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装SIM卡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具体成本算下来和国行、日版或韩版相比,没有多大差距。” 刘浩对记者说道。
10月7日,iPhone 14 Plus正式开售,不出意外的是,该机型开售后不久,便在第三方渠道遭遇价格破发 ——比苹果官网便宜400元左右,甚至被外界称为“最不保值机型。” 更早之前发布的iPhone 14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9月18日,话题#黄牛诉苦苹果14倒贴100元出#一度冲上热搜。目前来看,iPhone 14与14 Plus的预购结果均不理想,天风国际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认为,这意味着Apple今年针对标准机型的产品区隔策略失败。
不及预期的iPhone标准机销量和更严厉的打击政策之下,华强北美版水货生存空间正在被压缩。
当水货没了价格优势
在水货倒卖链条中,批发商和部分档口主掌握着货源和渠道,处于最下游的则是“背包客”,他们主要帮个人及外地店铺在华强北挑货拿货,做的是低进高出的“代购”生意。程先生介绍,做背包客核心考验两个能力,一个是验机,另一个是渠道。
相比“一米柜台”造就千万富翁的档主故事,背包客们之间流传的更多是“年入百万”的“大神”事迹。由于门槛低、赚钱快,不少年轻人被吸引至此做起背包客,刘浩便是其中一员。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当时在泰国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刘浩回到国内待业,刚开始,他准备在抖音上销售二手车,但随后发现二手车品类较少,同时还存在地域局限性,这时他被短视频上“背包客年薪百万”的标题吸引,便和两个朋友一起来到华强北,成为了数万背包客中的一员。
令他兴奋和意外的是,来到华强北的第一天发布视频后,就有买家找他购机,当天净赚500元人民币,“(背包客)这个事情我们是从0开始的,我们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一个行业是第一天就赚钱了。”
虽然“年薪百万”更多存在于众口相传中,但刘浩的生意也不赖,“那些做了很多年,或者有很好的渠道的,才可能年入百万。我们从500元到1000元、再到3000元,最高的时候,一天赚4000元。”
刘浩是赶上了做背包客的“黄金时代”,程先生也向记者确认,“这几年行情最好的时候,是2020年初,大家有货就能卖。”
“没有价格优势”是水货不香的直接原因。处于水货链最末端的背包客们,对水货手机“不香了”也最为敏感。前述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的背包客,就在和粉丝交流中提及“库存美版的跟国行相比,价格只相差150元。”
在闲逛了几圈后,前述记者在飞扬时代大厦里遇到的背包客仍一无所获,他一边通过微信和客户交流现场情况,一边告诉记者,水货不多不说,“有也是正常渠道进来的,价格跟行货(国行)没什么区别。”没有价格优势,客户自然不买账,这意味着他也许要白忙活一场了。
实际上,更多的背包客已经不来飞扬时代大厦了。
尽管iPhone 14系列发布十余天了,但刘浩还没有再次踏进飞扬时代大厦一步,面对市场行情,他似乎有点“躺平”,“以前隔几天就听(档口老板)说到了500、1000台机(水货),但现在可能只有个一两百台的这样子,大概是以前量的五分之一,虽然拿货肯定还能拿到,量却少了很多。”
刘浩甚至把在华强北租的房子退掉了,“在华强北的时候,我们每个月房租是12000元,但是这样贵的房租我们也没有自己的房间,只能睡地板。现在我搬到了布吉,房租便宜很多。” 刘浩向记者介绍,如今,他每天最多也就赚1000元,也很久没去市场拿货了,更多是通过电话、微信联系客户及上游水货商。
无人的档口。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晶 摄
事实上,除美版受限外,港版由于疫情、监管严格等原因,在市场上也难觅踪迹。据刘浩介绍:“因为查得严,现在港版水货的带货费比原来贵了两倍。”
水涨船高,记者前往华强北曼哈市场一楼以购机为由询问关于港版iPhone 14系列的水货价格,一位柜台老板表示:“现在市场上的水货很少了,而且港版新机的价格比国行还贵。”另一位则表示,“你想便宜点就直接买国行,港版贵。”
不过,上述做批发水货生意的老板表示,市场会决定它的(水货)价格,港版价格现在炒得很高,是因为好多国家地区都抢着要,把价格炒起来了,汇率、带货费等还是其次。
水货江湖客转卖国行
随着国行与水货价格缩小、政策管控趋严等各方面的约束下,水货苹果越来越不好卖,档口和背包客们也正面临着转换营收思路的局面。毕竟,与其在水货上白忙活,不如在国行中赚点微利的“劳务费”。
上述时代飞扬大厦的背包客告诉记者,水货的带货成本在增加,同时销量也不稳定,因此自己开始将重心转移到销售国行“靓机”上,“现在(靓机)一个月销售几百台没有问题,但(只能)赚个100-200元(每台)”。
所谓靓机,是指成色9.5成新的二手手机,从外观上看几乎看不到划痕或者有轻微划痕但不明显的手机。
该背包客还进一步解释道,“我们的收入要看客户,每个月都说不准,要看下面的渠道大客户下单,我的大客户都在江苏、浙江一带,有自己的门店。除了批发我们也零售,但是现在生意不好做,水货的费用(指带货成本)太高了,肯定要考虑转行。”
刘浩和朋友们开始从只卖水货转移到水货和国行一起销售。在背包客行业已摸爬滚打七八年的程先生更有经验,他在电话中颇为坚定地告诉记者,“现在只能卖国行。”
一位华强北档口胡老板则直接对记者表示,不考虑卖水货,“一直是国行机,其实价格就差几百块,但水货的售后比较麻烦。”。他进一步续称:“与往年相比,今年确实没以前(生意)好。手机的利润很低,一个手机就挣几十块,现在做配件的话,20多块钱就能挣5块、2块,配件利润还高些。”
记者了解到,以往,线下二手商家呈现出“分散、大量、规模小”的特点,实行各自的质检、定价标准,信息及价格不透明,使得有些背包客卖一部手机的利润能达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但随着短视频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被“年薪百万”的标题吸引来到华强北掘金,他们主要面向终端零售,门槛也比较低。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关于解密华强北的视频发布到网上,行业也愈发透明,目前背包客销售一部二手手机的利润空间普遍为100-300元。
“年薪百万都是忽悠人的,正常过日子而已。”上述程先生说道。“没有短视频的时候,华强北这边主要是以批发为主,当时卖给大的批发商,或者下游的那些手机店,那时候入门需要大量的资金去铺货,回款也慢。我们入行时间比较早,2015、2016年的时候,坏账率都很高,很多钱收不回来,单算利润但最后没有收到钱也没用。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我们也会通过各个平台发(视频引流)。”
不过,刘浩表示,靠视频流量引流也无法长久,“以前在抖音上发布关于华强北手机的视频,平台会扶持,现在没有倾斜流量了,整体(流量)下滑比较大,不像我们最开始的时候那么好做。”
刘浩已经在考虑重拾房产生意了,而对于转型,程先生也有认真思考过,但他坦承,个人而言,短期很难找到一个可替代的行业。
“靓机”真的是良机吗?
“转战”国行,刘浩等一众背包客看中的,是我国庞大的低线城市与低收入人群市场,对于有质量保障的中高端二手3C产品有旺盛需求。
手机维修商百邦科技(SZ300736,股价11.60元,市值15亿元)是苹果的授权售后服务商之一,该企业近年来在加大对二手机市场的投入,该企业介绍,我国年手机销量在4亿部左右,绝大部分购机者均为复购手机,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我国会产生4-5亿部二手机。
“虽然潜力大,但由于回收渠道覆盖不足、评估与定价的规范性、消费者对于信息安全的顾虑、以及数据转移等服务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等原因,这个市场远未达到其应有的规模。”面对投资者“好像并没有多少人真会去卖手机或者买二手机”的质疑,百邦科技回复道,公司将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和渠道创新,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为公司带来重大市场机遇。
百邦科技表示,二手手机是一个大市场,且疫情等因素带来的新机市场销量下降,会进一步有助于推动二手手机市场的发展,该企业2021年二手机、配附件订单22787单,而2020年度订单数则是14915单,2019年更是只有4228单,三年来增幅明显。2021年,二手机销售客户甚至进入年度前五大客户行列,正是来自深圳的数码公司。
此外,爱回收是大众较为熟知的二手3C品牌之一,其背后的公司万物新生集团在去年年中登陆纽交所,旗下业务线包括爱回收(二手3C产品C2B回收平台)、拍机堂(二手3C产品B2B交易平台)、拍拍(二手优品B2C零售平台)等。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朱万平 摄
根据万物新生招股书,2020年,我国二手手机交易量为1.52亿部,预计至2025年将以21.95%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10亿部。据此计算,假设一台二手手机按1000元计算,到2025年,二手手机交易额将突破4000亿元。
图片来源:万物新生招股书
政策方面,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其中提出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法规,建立完善车辆、家电、手机等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标准,规范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同时,鼓励“互联网 二手”模式发展,推动线下实体二手市场规范建设和运营。
记者|王晶 吴泽鹏
编辑|杨夏
校对|杨夏
每日经济新闻
价格无优势,华强北版iPhone14没人买,这是要告别“水货”天堂了?
我觉得华强北很早以前就已经没有所谓的水货了,水货手机在市场上基本上也行不通。
每当我们提到华强北的时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华强北的山寨产品,同时也会认为华强北的各种产品的性价比非常高。事实上,当很多手机品牌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华强北的山寨产品基本上已经没有了竞争力,甚至很多门店已经因此而破产倒闭。对于整个手机行业来说,以后所有的手机品牌都会专注于自己的产品创新和成本降低,所以华强北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风光了。
华强北的苹果14已经没有人买了。
在逛华强北的时候,因为华强北的苹果14基本上没有什么价格优势,同时也没有太好的性价比,所以基本上很少会有用户愿意购买华强北的山寨版的苹果14。对于苹果手机用户来说,很多人对华强北的产品也持之以鼻,同时也认为华强北的产品没有得到相应的授权。
华强北基本上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
严格意义上讲,不仅华强北已经不再是所谓的水货天堂,市面上的水货手机的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小。特别是对于我们的国产手机来说,因为国产手机的生产成本非常低,类似小米这样的品牌的性价比也非常高,所以国内的山寨市场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一定的竞争能力。而对于用户来说,很少会有用户愿意购买所有的山寨手机,华强北的辉煌也一去不复返。
最后,我个人觉得华强北的发展只不过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不管是否是因为苹果手机的问题,整个市场对于山寨产品的接受度越来越低。如果华强北想要重现辉煌的话,华强北的商家需要尽可能多去关注自主产品创新的问题。
华强北被查,数千家美妆店一夜清空,华强北美妆真的是假货吗?
“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出事了。“海关、工商、公安三个部门,现在联手在查中文标,明通、远望等店铺仓库都被抄了。”华强北的美妆人迎来至暗时刻。
明通城外的走道上人潮涌汹涌,连路边的台阶上,也密密麻麻的坐满了人。
现场氛围有些焦灼,他们时不时看向明通城的入口,然后又快速低头敲打手机。
这和明通城内部的景象,判若天地。
一天之前,华强北的曼哈、万美、远望、明通等商城内,开满了美妆店。
来自日本、韩国、法国、美国的大牌美妆,价格有时候比原价的一半还低。代购们摩肩接踵,把商城挤得是水泄不通。
情况全变了,98%以上的美妆店都关门不说,店内的货物也几乎全被清空,只剩白色的货架空空荡荡。
这里仿佛经历了一场末日浩劫。
什么时候才能继续营业?谁也说不清楚。
02“绝大部分都是正品”“华强北这些化妆品,绝大部分都是正品。”
对于关店原因,路边的一位代购解释说,“因为都是走私过来的,需要补缴关税。”
为了躲避检查,于是店家选择关门谢客,甚至直接清空货柜。
在朋友圈,店家也表示,由于特殊原因,本店今天无法接单发货。
在明通城的入口处,则悬挂上了一条红色横幅——“打击走私,利国利民,全民参与,禁绝走私”,落款是华强北街道办事处。
事实上,伏笔早就埋下了。
央视早间新闻《朝闻天下》报道,海关总署缉私局调查发现,在华强北琳琅满目的化妆品背后,暗藏一条走私产业链。
凌晨5点,海关和深圳警方突击华强北明通数码城,其中一家CC美妆是重点稽查场所。店主李某被抓,警方现场查获走私化妆品价值超过200万元。
随后,在曼哈美妆广场、远望数码城、明通数码城、女人世界等商城,警方打掉4个走私团伙,抓捕嫌疑人36名,查获走私化妆品总价值超过6亿元。
稽查还在继续,货物随时可能会被没收,于是商家纷纷选择关门望风。
03从电子城到美妆街很多人可能会困惑,深圳华强北,不是中国电子产品第一街吗?跟美妆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华强北早就转型了。
试问一下,现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价格不过上千元,而且还都是华米Ov这样的大品牌,谁还会去买山寨机?
以前大家手机坏了,还会去维修店换零件,修修补补又三年,但是如今,有多少人是两三年就直接换一部新手机?
电子产品第一街,受国产手机品牌崛起,以及电商便捷购物的影响,生存空间早就大不如前。
华强北的电子市场快速萎缩,商铺空置率超过30%,最高的时候,甚至高达60%。
转型,势在必行。
智能家居、医疗电子、汽车电子,做出口,把中国电子产品卖到非洲去……凡是有机会的领域,华强北人都去尝试,最后发现,利润最高的还是化妆品。
由此,美妆成了华强北转型的重要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在华强北的2万多个档口里面,有超过10%都在朝卖化妆品转型。
其中转型最早、最成功的的明通数码城,如今已经有了新名字——“明通化妆品市场”。
04走私、假货与新品牌国内上映了一部深圳导演的影片《过春天》。
单亲家庭出身的女孩,白天在香港上学,晚上回深圳居住。为了实现和闺蜜一起旅行的约定,她冒险当“水客”,从香港带最新款的iPhone回华强北。
在她的身上,包含了很多华强北人的身影。“水货”和“走私”,也是刻在华强北身上最明显的两个标签。
不合法的低价正品,一度帮华强北赚足了人气,但是灰黑的底色,也让华强北受到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随后,依托毗邻香港的福田口岸,以及长三角发达的电子产品制造工厂,华强北水货与假货混合,这里成了全国代购、经销商、二手店主们的淘金天堂。
无数的真假电子产品,经由这些人之手,从中国的东南海边,运送到了全国各地。
曾经,大家买手机,看苹果,看三星,看诺基亚。大品牌、质量好,但是价格贵,由此给了华强北崛起机会。
如今,大家买手机,有华为、有小米,还有OPPO和vivo,大品牌,质量好,价格也实惠,于是华强北逐渐走向衰落。
那么如今走私的国际美妆生意,华强北又能做多久呢?
在航叔看来,恐怕做不久。
最近几年,国产美妆品牌在迅速崛起,完美日记、花西子陆续登上天猫销量排行榜。
另外,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监管部门对电商行业的管控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灰黑产生意,始终登不上大雅之堂。
华强北的明天在哪里?转型之路朝向何方?这需要每一个华强北人,去继续寻找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