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堂吉诃德的N种读法

这本世界名著,我们从小就被推荐阅读——不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老头自封为骑士,带着仆人到处捣乱的故事嘛。

不过,少年的你可能只是看了个热闹,也许根本都没看完(人民文学出版的杨绛译本厚达900页)。

这部影响了西方文学四百年的小说,何以成为经典?除了语文课上讲的思想主题,它还能读出什么?有些情节前后矛盾,人物性格也反复无常,是塞万提斯随心所欲乱写一通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Part 1

不合时宜的骑士

在欧洲所有著名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别林斯基

四百多年前的西班牙,一个不知名的村子里住着一个穷乡绅,五十来岁,身材瘦削。他家境败落,朋友不多,生活单调,最大的爱好就是读骑士小说,梦想做一个勇敢的游侠闯荡世界,扶危济困,惩恶扬善。

由于读骑士小说入了迷,失去了理智,他深信小说中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他还要付诸行动,成为一位骑士。他拼凑了一副破盔烂甲,自名“堂吉诃德”;将一个粗俗的村姑当作自己心仪的公主,美其名曰“杜尔西内娅”,决心终生为她效劳。

他骑上一匹瘦马,开始出门游侠;见到一家客栈,便想象为城堡,非让客栈老板册封他为骑士;遇见一个地主殴打牧童,便去干涉阻止;碰上一群商人,便上前进行挑战,结果被打个半死,幸亏邻居路过,救他回家。

伤愈后,他找到了农民桑丘·潘沙作为侍从,许诺将封他为海岛总督。第二次出游,这一主一仆闹出了许多荒唐事:大战风车、力救“公主”、旅店乱情、冲杀羊群、追缴魔盔、解救囚犯……在黑山修炼后,堂吉诃德更是疯癫不止,把酒店的酒囊当成魔鬼脑袋大肆砍杀,最后被人骗进笼子押送回家。

骑士本来指中世纪的骑兵,追求勇敢、忠诚等品质。而为什么一个想当骑士的人却成了笑柄?因为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他完全是个精神病人。他分不清现实与小说的区别,或者说,现实社会已经不是小说里的那个样子了。

经过近8个世纪的努力,到1492年,西班牙人彻底赶走了阿拉伯人,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同时又依靠庞大的骑士队伍,雄霸欧洲,远征美洲,造就了西班牙的“黄金世纪”。这一时期,西班牙的文学也繁荣起来,田园小说、流浪汉小说、骑士文学和戏剧等各大流派争奇斗艳。

骑士文学在西班牙风靡一时,各种作品层出不穷。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说:“骑士小说表现出对个人人格的爱护和尊重,为被压迫者牺牲全部力量甚至自己生命的勇敢精神,把女子作为爱和美在尘世的代表。”

骑士文学对冲破中世纪神学禁欲主义的束缚、对人性的解放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不过随着后来封建经济的解体和火枪火炮在军事上的使用,骑士文化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15世纪开始出现一些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强盗骑士,骑士文学也变得庸俗化。

到16世纪末,西班牙还流行着五六十部粗制滥造、脱离现实的骑士小说。为此,塞万提斯决定创作《堂吉诃德》,“把骑士文学的地盘完全摧毁”。他沿用骑士作为主角的写作形式,把骑士制度、骑士精神戏谑化,用十几年写出了这部“反骑士”的骑士小说。

Part 2

滑稽的冒险,高贵的疯狂

《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服坏人是他的唯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

——拜伦

在下卷中,堂吉诃德主仆再次出游。他在财主卡麻丘婚礼上毅然出手,帮助成全了一对贫穷的青年男女;后来遭遇一对公爵夫妇,被请到府上,结果被狠狠地戏耍了一场。

堂吉诃德的邻居参孙学士,为了医治堂吉诃德的精神病,把自己也扮成骑士,准备打败他,迫使他放弃荒唐的念头,回家养病。不料交手后反被堂吉诃德打败。参孙于三个月后重新找到堂吉诃德决斗,终于打败了他。

根据事先说好的条件,堂吉诃德在一年之内不许摸剑,不许外出,只可在家休养。他回到家中便病倒在床,临终时才恍然大悟,痛斥骑士小说的毒害,并嘱咐外甥女不得嫁给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将得不到遗产。

堂吉诃德是疯狂的,因为他的那套骑士理论是无用的、过时的,但是在堂吉诃德的心中,骑士不仅具有信仰、仁爱、怜悯的宗教道德,还具有公正、谨慎、节制、坚韧的伦理道德。

而且堂吉诃德想做的骑士不是那种用杀戮使自己拥有荣誉的暴力狂,而是拥有广博的知识、宽阔的心胸,能学以致用、帮助别人的英雄。

堂吉诃德是滑稽可笑的,因为他的现实世界已经被幻想所取代,他自顾自地横冲直撞,成了一个异类。可这恰恰显示了那个时代的人情冷暖和社会风气。一个人忽略现实而活在幻想之中,不是因为幻想太美妙,就是因为现实太残酷了,堂吉诃德正是如此。

但是,他这种陷入幻想的疯狂并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再积极不过的行动。与其说他们是因为堂吉诃德的古怪的骑士打扮而冷嘲热讽,不如说是因为堂吉诃德主张正义、保护弱小的骑士精神令他们感到不安。

只有疯狂,才能在举世污浊中保持自己的信仰。他虽然惹人发笑,但自己却非常严肃。他要做游侠骑士不是闹着玩的,而是死心塌地、不顾一切的。这种献身精神是如此高贵,如同真正的骑士。

Part 3

友谊地久天长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堂吉诃德,一个桑丘·潘沙;我们听从的是桑丘,但我们敬佩的却是堂吉诃德。

——法郎士

堂吉诃德伟大的骑士梦,没有人支持他,除了桑丘·潘沙。

身边的人不理解他的疯狂,但忠诚的侍从桑丘,却不离不弃地跟着他闯荡世界。两人从最开始相互嫌弃,到后来相互扶持,让人看到了一段令人动容的感情。

实际上,桑丘起初愿意跟随堂吉诃德漫游,也只是想碰运气当总督。他本是堂吉诃德的街坊邻居,生活贫穷,半辈子都在为一家老小的生计苦恼,儿子上不起学,女儿嫁不出去。

比起堂吉诃德,他肩上有很多担子,他没有行侠仗义的理想,只希望生活能过得好一点。他讲求实际又目光短浅,清醒冷静又愚昧自私,患得患失又容易轻信。他代表芸芸众生,代表普通的劳动者。

堂吉诃德常常责骂桑丘,说他“该死的”“但愿上帝和天堂上的圣人都来诅咒你”;可是在桑丘被野猪攻击时又奋勇救他。

桑丘也一路咒骂路途艰辛且没有利益收获,但是他始终跟随着他的疯主人浪迹天涯。他对堂吉诃德又恨又爱,被他的美德和心胸感染,他也慢慢在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不再自卑懦弱,开始认识自己的价值,发现自己也可以“有一个和别人一样大的灵魂”。当“海岛”总督期间,他逐渐放弃发财梦,维护公平和正义。

堂吉诃德和桑丘有很多争吵,但即使当他们最激烈争辩的时候,他们也永远谦恭有礼,而且从未停止过从互相倾听中学习,发展更新鲜和更丰富的自我。他们总是和解,从未在爱、忠诚以及在堂吉诃德伟大的疯癫与桑丘可敬的智慧中令彼此失望过。

他们是主仆,也是战友,更是惺惺相惜的朋友。这是多么难得的感情。

塞万提斯最残酷之处,莫过于他在最后令堂吉诃德从幻想中醒来,不仅对骑士小说深恶痛绝,也否定了自己的游侠生活和骑士精神。

他临终之际对桑丘说:“朋友,请原谅我把你害得像我和世界上的所有游侠骑士一样疯疯癫癫。”愧疚之情溢于言表。

“哎哟,”桑丘哭着说道,“您可别死呀。您听听我的劝,长命百岁吧。一个人最大的疯癫就是让自己无缘无故地死去!现在既没人杀您,也没人打您,您可别因为忧郁就结束了自己的性命。您别犯懒了,从床上爬起来,咱们按照约定的那样,穿上牧人的服装到野外去吧,也许咱们能在某一丛灌木后面碰到杜尔西内亚呢,肯定能碰到!如果您因为战败而忧郁致死,那全都怨我,是我没把罗西南多的肚带拴好,让它把您摔了下来。况且,您在那些骑士小说里也见到过,一些骑士被另外一些骑士打败是常有的事,今日败,明天又会胜嘛。”此刻,桑丘也成了一位骑士。

在塞万提斯所有的辉煌中,最美妙的莫过于他给了我们堂吉诃德和桑丘这两个伟大人物。正如海涅所说:“堂吉诃德和桑丘合起来才是这部小说的真正主人公。”他们二人所进行的热情而真诚的游戏,道出了生活的全部。

Part 4

语言的世界

堂吉诃德试图在生活中经历文学,成为他自己故事的主角,而且,在他能控制事件发展的范围内,成为它的作者。

——赖利

某种意义上,《堂吉诃德》讲述的是语言与世界(词与物)的关系。

所有的故事从命名开始。在小说开头,堂吉诃德搜肠刮肚,想要物色一位美人,其游侠行为将以向这个美人尽忠的名义进行。他记起了一位阿尔东莎·洛伦索,是“一位颇具姿色的农家姑娘,他已经暗恋了人家一段时间,尽管那姑娘很可能对他的爱恋并不知情或无法证明”。

堂吉诃德幻想中的意中人,托博索的杜尔西内娅也就在现实中有了一点微弱的根基。而她的产生仅仅是因为“杜尔西内娅”这个名字有着奇妙的音乐感。

但不久之后,小说又告诉我们,这位杜尔西内娅不过是一位粗俗的村妇。于是这个人物的现实根基不存在了。

最好从一开始就把“杜尔西内娅”看成一个几乎空白的能指,一个几乎完全建立在它自己的音韵特质和尚未实现的可能性之上的能指。如果这个名字真的指代了某个人物,那它的内涵也是在命名行为之后由堂吉诃德不断填充出来的,而不是之前就存在。

和小说中的其他例子一样,命名行为决定了现实。杜尔西内娅的公主身份、她的外貌和性格没有任何现实基础,纯粹由于她是他的意中人。她的全部存在依赖于堂吉诃德。但是,堂吉诃德的整个存在,他的行动理由,他对于现实的感受,又都是以她为依据的。

这种诡异的圈套或许可以解释为塞万提斯的叙事技巧,但另一些细节则显示了更深远的意涵。

在上卷中,堂吉诃德和桑丘遇上了一群被铁链拴着的苦役犯。此前,堂吉诃德将一个剃头匠的铜盆戴在头上,并深信不疑那铜盆就是有魔法的曼博里诺头盔。当他挑战押送苦役犯的差役时,头盔还戴在他的头上。差役们自然是加以嘲笑。

这铜盆兼头盔暗示了某种对现实的看法。差役们做出如此反应的原因是:铜盆对于他们来说属于与堂吉诃德不同的符号系统,他们并不是像堂吉诃德那样来解读这个铜盆的。而另一方面,我们对于故事的看法则基于我们同时了解堂吉诃德和差役们的两套符号系统。

差役们把苦役犯的事情告诉了堂吉诃德,但他不愿相信,还是坚持挨个儿打探每个苦役犯的历史。这也印证了堂吉诃德所坚持的是一种主观性真实。其中有一个苦役犯谈道:“一个人的境遇是由他自己对事情的描述决定的,而不是由什么人证物证决定的。”

以上只是《堂吉诃德》中两个简单的例子。在中世纪,物质世界仅仅被看作是神圣真理的显现:也就是说,天使和魔鬼比树木和石头还要“真实”。随着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的兴起,现实从上帝的手中解放出来,它的存在具有了独立性和实在性。换句话说,现实被认为是二重的:世界与人;客观与主观。

如今我们称之为“实在/真实/现实”的东西,显然只是历史和文化所决定的一种建构,是一套被人们接收并接受的观念。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建立在感知或观念之上。但是感知本身就意味着解读和意象创造,也就是语言的运用。

现实是通过对现实的叙说——或者说语言行为来构建的。如果说堂吉诃德的幻想和疯狂是由于他看了太多的骑士小说,那么世界的真实和“理性”又何尝不是语言策略的产物呢?

来源:微信公众号“卓尔书店”

作者:Paul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怎样注册滴滴司机比较快,注册滴滴司机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