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大汗淋漓,很多人一天经常洗澡多次,而且通过洗澡也可以缓解压力,洗去疲惫,使人神清气爽。但是如果洗澡时机不对,也是容易伤身。
5中洗澡习惯要改正
1、不要起床洗澡
早晨起床洗澡可以振奋精神,但是没吃早餐便洗澡就会危害健康。空腹洗热水澡会有晕眩感,容易低血糖,血管扩张会引发脑供血不足等,应该在早餐后半个小时洗澡。
2、不适宜长时间洗澡
长时间的淋浴促进皮肤油脂流失,使皮肤脱水干燥。浴室空气不流通,热气和热水不断刺激皮肤,使血管扩张,引起血氧不足,容易头晕、乏力、胸闷气短,还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血栓,另外水蒸气的有毒物质还会致癌。
3、不要饱餐后洗澡
饱餐后血液集中在胃部,这个时候洗澡会促进血液流向肌肉和皮肤,导致消化不良。另外酒后也不要洗澡,容易引起低血压,四肢乏力,甚至中风或心脏病。
4、运动后不要立刻洗澡
运动后毛孔是张开的,立刻洗澡会使湿气入体,伤害骨骼关节,而且皮肤肌肉的血流增加,导致大脑和心脏供血不足,加上浴室空气不流通,会引发头晕无力、低血压等症状。
5、不要睡前洗澡
洗完澡后体温升高,会推迟正常睡眠时间,导致褪黑素分泌异常,表现为难以入睡。
夏天洗澡“有讲究”6种情况易伤身
1、发烧时:炎热夏季发烧时,切不可洗澡。当人的体温升高至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会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2、低血压时:在夏季血压低时不适合洗澡。这是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会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3、满头大汗时:炎热夏季,很多人经常会满头大汗,但越在这时候越不能洗澡。因为人出汗时,皮下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毛孔放大,血液循环加快,如果突然用冷水洗澡,皮下血管会立刻收缩,汗毛孔随即关闭,汗腺的分泌也立即停止,身上散热的渠道被堵死。
4、吃饱饭后:俗话说饿不洗头,饱不洗澡。刚吃饱饭后洗澡,热水会刺激皮肤血管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导致胃部血液减少,影响消化,加重胃的负担。
5、喝酒后:一个人酒后不适合洗澡。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酒后洗澡,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在洗澡的时候会被消耗。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血糖会大幅度下降,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6、劳动后: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都应休息一下以后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你真的会洗澡吗?5个洗澡禁忌不注意,小心夏季老生病
炎炎夏日,一天不洗澡就感觉全身难受,但洗澡有很大的讲究,并不是冲一冲,搓一搓就能完事的,夏季洗澡必须了解这几个禁忌,以免对身体带来伤害。
1、饱餐后立马洗澡
刚刚吃饱饭后,大部分血液流向胃部,帮助食物消化和吸收。若吃饭后立马洗澡,会使得全身血管扩张,影响食物消化,导致消化不良或恶心呕吐。另外喝酒后和空腹状态下也不能洗澡,以免昏迷而发生意外。洗澡的时间需安排在饭后两个小时。
2、早晨起床后就洗澡
很多人早晨醒来之后直接冲到浴室里洗澡,确实能提神醒脑,感觉精神振奋。但没有吃早饭直接空腹洗澡易引起低血糖,轻则可能昏迷,重则导致暂时性休克。洗澡水温过高时会使得全身血管扩张,易引起脑供血不足和身体虚脱。若喜欢早晨洗澡,尽量安排在早餐后30分钟。
3、用蓬蓬头洗脸
很多人洗澡时为能省事,直接用淋浴的蓬蓬头洗脸,但你知道吗,喷头中会含有大量细菌。一般人们习惯于睡觉前洗澡,两次洗澡的时间间隔在24小时,残留在喷头中的水会发生很大改变。经过研究表明,喷涂中死水细菌会诱发肺部疾病,因此不能用蓬头洗脸。
4、用力的搓澡
部分人认为洗澡时搓得越用力就越干净,这是错误的认知。在皮肤表面油脂膜和角质层,能保护皮肤,避免受到细菌入侵,洗澡时用力搓会破坏皮肤防护层,同时也会加快皮肤中营养物质和水分流失。所以洗澡时一定要控制搓澡力度,不能过度用力。
5、用太多沐浴露
夏季洗澡时少不了沐浴露,洗完之后全身都香喷喷的,因此很多人会一次性用太多。但在沐浴露中含有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会激发化学物质,可能会渗透到皮肤,若长期过量使用会使得化学成分在皮下组织残留,从而引起过敏性皮炎和皮肤干燥。每次洗澡时用类似于一元硬币大小即可。
夏季不管天气有多炎热,都不能冲冷水澡,以免引起胃病、关节疼痛、心脏不适感以及颈椎病。另外喝酒后也不能立马洗澡,不然刺激人体血管扩张,导致低血压或晕厥。另外当体温超过38.5℃以上时身体非常虚弱,不能洗澡,以免发生意外。
#家庭医生超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