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为什么给病人用自费药,医生为什么推荐病人用自费药

有的病人出院结算时,发现医生给自己用了很多“自费药”,往往有的自费药还价格不菲。

医生给患者使用这些“自费药”,是否合理?病人又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先明确什么是自费药?

所谓“自费药”是指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之外的药品。

为什么有的药物会在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之外呢?都纳入医保不行吗?

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但是目前无法满足。政府财政每年都要给医保支出提供大笔资金,这些医保资金要优先满足最广大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我国人口众多,满足基本医疗保障就已是“不易之举”,很多应用于提升健康水平或生活品质的医疗服务现阶段无法依靠基本医疗保险,更多要依靠“商业保险”等多方面的支持,比如口腔正畸,或是一些特殊的进口心脏病支架或药品。

另外,医保目录的更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很多疗效显著的新药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临床使用后,经逐层检验审批后再进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比如心脏病药物中的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原来是自费药品,一支需要1000多元,进入医保后不光可以报销,价格也直接减半!所以,随着医保体系的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药好药”让广大心脏病患者得到实惠。

医生使用这些“自费药”,是否合理呢?

“可替代性”是评价自费药物使用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如果某种治疗效果只有自费药物可以达到,或者相对更安全、更优异,无疑就是合理的。以心脏病为例:

冠心病支架,有进口和国产,以及药物球囊之分,国产报销比例高,进口支架报销比例低,而新型药物球囊则全部自费。对于常见病变来说,国产支架效果不劣于进口支架,值得信赖和使用,往往很多心脏病科医生也不会劝病人选择价格更高的进口支架。但是,有些情况例外,比如一些近期需要外科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医生就会推荐自费比例高的进口支架,因为进口支架又证据支持可以短期降低支架置入后抗栓用药强度来减少外科手术出血风险。另外对于反复支架内狭窄的心脏病患者,医生也会推荐全部自费的药物球囊。这些情况即使自费,也是合理的。

被使用了“自费药”,病人如何应对?

假如病人对使用“自费药”心有疑问该怎么办?如果发现问题又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呢?“医保中心”及其医保各项规定是患者的有力武器。

随着医保制度的完善,自费药物的使用已经规范化、透明化。医生凡是给病人使用自费药物都是需要告知并签字确认的。没有患者或被授权的家属同意,不能私自使用自费药。如果违反这项规定,患者有权向当地“医保中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如今的各级医疗单位已经在医保中心的“规范”下越发严格的执行各项医保政策,各大三甲医院滥用自费药的情况往往会被处罚,这种情形也几近“绝迹”。但是,如果有个别医疗机构侵犯了患者的合法权益,广大患者也要勇敢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不仅是保护患者自己,也是促进医疗行业合理健康发展。

医院为什么给病人用自费药,医生为什么推荐病人用自费药

为什么医生总推荐自费药,而不主张医疗报销的药品

医疗报销的药品都是最基本最便宜的药,适合经济一般的人使用。自费药虽然可能疗效高不到哪里,但副作用相对小一些。适合经济好的人使用。
如果经济条件不好,负担不起,就事先提醒医生开便宜药,保证后果自负。相信医生不会执着于非要开贵药。

医院为什么给病人用自费药,医生为什么推荐病人用自费药

自费50多万买药发现都在医保目录中,医生为何将医保药开成自费药?

这个病人所购买的50多万的药品基本都是乙类药品,而乙类药品虽然有的在医保目录中,但是没有强制医院必须采购这种药品。另外由于一些医院对于医生的绩效考核也会让医生将医保药开成自费药物,不过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医院没有引进这类药物。

医保目录中的药品医院有的没有

我们知道如今国家在医疗改革中采取了“药品集中采购”,这也是为了减轻消费者的用药负担。

在医保目录中的要有的是国家谈判药物,所谓的国家谈判药物就是国家的医保局的工作人员与药企进行谈判,进行集中采购来压低价格。而医院在药品目录的时候首先会保证这部分国家谈判药品,然后会引进甲类药物,最后是乙类药物。

而一些乙类药物,目前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说医院必须配齐这种药物。遇到医院没有这种药物,那么患者自然是不能报销的。

药店由医院注资,需要有利润

案例中的医院是楼下药店的投资方,患者自费买的药品在医院的药房里面没有,反而在它投资的药店里面有。这种情形直接印证了医院引进这种药物,让患者进行报销,产生不了利润。毕竟医院投资药店也是要赚钱的,要不它也不可能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去开这家药店。

不过赚钱也应该分情况,搞擦边球,钻空子的赚钱方式会引起越来越多患者的不满!

医保适用症限制,如何准确界定

医保中的药物并不是医生开了患者就能报销的,有的都是有适用症的。

比如案例中的患者父亲就是需要使用白蛋白类的药品,而这类药品很多都是有适应范围的。比如白蛋白的适用范围就要求人体白蛋白低于30g/L才能进行报销。而这个范围往往很难界定,比如患者如果白蛋白含量高于30g/L就需要这个药品的话,那么很显然是不能进行报销的。

案例中的患者虽然介绍说自己父亲白蛋白含量低于30g/L,也被医生要求自费购药,主要原因还是医院的目录中没有这类的药品。

医疗改革仍然任重道远,各方仍需努力

医疗改革是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大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像此案例中的患者主要就是因为医院没有引进白蛋白类的药品。但是作为医院方也需要有一点的利润,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养活那么多的医护人员以及引进各种设备都是需要资金的,这些费用肯定也需要医院自己去想办法。

不过我们也看到了国家正在努力进行医疗改革,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药品会让患者感受到实惠!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win10怎么改屏幕刷新频率,win10如何改变刷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