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音乐赢了网易却败给了时代少年团,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对比分析

文/李大地

随着腾讯音乐回港上市,音乐平台之争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如今看,在国内各大音乐平台的竞争之中,腾讯音乐已绝对胜出。然而,腾讯音乐却也无法太高兴起来,虽然赢了,却已英雄迟暮。

根据MiDiA的一份全球音乐市场报告,腾讯音乐市场份额占比13%位居第四,网易云音乐占比6%,位居第六位。这指的是全球市场,单看国内市场的话不难发现,腾讯音乐的份额已经超过网易云音乐一倍之多,份额遥遥领先。

再结合另外一份数据,2020年,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占据了97.3%的中国音乐市场份额。这意味着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几乎各占国内音乐市场3成和7成,剩下一些零头归虾米音乐或咪咕音乐等平台。

在与网易云音乐的竞争中,腾讯充分发挥了财大气粗的优势,“买买买”成了制胜法宝,买下了中国总曲库的90%,其中包含大量的排他性独播版权。这种办法简单粗暴,但行之有效。与之对应,网易云音乐主打音乐社区,征得了一些硬核用户,但最终曲库不全成为硬伤。

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腾讯音乐甚至吃了官司,因反垄断,在2021年7月被罚了50万,并被勒令解除独家版权协议。可至今一年多过去了,这并未撼动已经形成的市场格局。2022年上半年网易云音乐营收约为42亿元,腾讯音乐则达到135亿元。

然而,稳坐音乐市场份额第一的腾讯音乐却无法高兴太久。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总营收为人民币66.4亿元,同比下降15.1%;二季度,腾讯音乐总营收为6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8%。明明当上了老大,营收却下滑了。

这只能说明,整体音乐市场在萎缩。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2022年上半年的总营收约为177亿元,而在2021年这一数字是186亿元。腾讯音乐辛辛苦苦拼上了行业老大的位置,却又要面临行业的萎缩。

这怪市场吗?可当腾讯音乐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宰,市场萎缩,自身是有绝对责任的。是时候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音乐巨头的崛起,对音乐产业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

与过去的唱片时代相比,如今的用户无需购买实体CD或磁带,一部手机就能免费收听大量歌曲;冲上一个会员,几乎就能听遍人类文明的所有音乐遗产,这当然是进步。可音乐终究是一种艺术创意,需要持续不断有新的、好的作品问世,这是这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可现在看来,已经很久没有流行音乐大师问世。曾经周杰伦一年出一张专辑,如今6年出一张,出来后还毁誉参半。而像周杰伦这样还能出专辑,并且拿来卖钱的音乐创作者,已寥寥无几。新的能产出佳作并走红的音乐创作者愈发难寻。长此以往,恐怕10年、20年、50年后的人类,还要在QQ音乐上听20世纪的老歌,行业不萎缩才怪!

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这样的巨型平台,乘着互联网的东风,以一己之力,干翻了传统唱片产业,让当今的音乐爱好者,可以轻易欣赏到人类录音文明以来的几乎所有佳作。然而,到此为止,这仍只是科技的胜利。音乐终究是艺术,需要创作繁荣,需要持续不断的优秀作品问世方可为继。

当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这样的音乐平台,成为音乐市场的主宰时,他们自然而然也就背负上了推动音乐产业、发展音乐文明的包袱。而非无限地去争夺几十年前那些老歌的播放版权。当音乐创作之花枯萎,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也只能慢慢走向凋零。最终,份额还在,市场没了。

qq音乐赢了网易却败给了时代少年团,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对比分析

如果只准备冲一个会员,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哪个好?

如果是我的话,应该会选择QQ音乐。

①因为我不太注重音乐社交,对于我来说,听歌就是单纯的听歌,去自己感受歌曲,不太喜欢去看歌曲底下的评论,所以网易云音乐的“音乐社交”对我没有吸引力

②可能是QQ音乐先入为主吧,我个人对于QQ音乐的界面设计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这种彩白色的看起来比较清爽的界面,网易云音乐的红白颜色感觉视觉上没那么清爽。

③第三点就是我喜欢的歌手和歌曲都是那种流行大众的,比如林俊杰、张杰之类的。QQ音乐上他们的歌曲收录更全,只要付费就都可以听了,也挺方便的。还有QQ音乐感觉版权意识更强,真的是有钱,为了支持正版,我还是选择QQ音乐

④我觉得QQ音乐的音质更好一些。因为我之前用网易云音乐听歌的时候,发现歌与歌之间的声音大小竟然不太一样,同样的手机音量,前一首歌声音小,后一首歌声音大。

⑤QQ音乐的曲库真的还挺强大的,我一般都是把网易云音乐作为QQ音乐的补充,首先打开QQ音乐,基本就能找到我想听的歌,然后如果这上面没有,再去网易云音乐找,但是很大几率,网易云音乐也没有。

两个音乐软件我都有下载也都有在使用,可能只是使用习惯的原因,我更喜欢QQ音乐,也可以先看看自己喜欢的歌是QQ音乐占的多还是网易云占的多,再做选择。

qq音乐赢了网易却败给了时代少年团,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对比分析

如果只准备冲一个会员,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哪个好?

如果是我的话,应该会选择QQ音乐。

①因为我不太注重音乐社交,对于我来说,听歌就是单纯的听歌,去自己感受歌曲,不太喜欢去看歌曲底下的评论,所以网易云音乐的“音乐社交”对我没有吸引力

②可能是QQ音乐先入为主吧,我个人对于QQ音乐的界面设计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这种彩白色的看起来比较清爽的界面,网易云音乐的红白颜色感觉视觉上没那么清爽。

③第三点就是我喜欢的歌手和歌曲都是那种流行大众的,比如林俊杰、张杰之类的。QQ音乐上他们的歌曲收录更全,只要付费就都可以听了,也挺方便的。还有QQ音乐感觉版权意识更强,真的是有钱,为了支持正版,我还是选择QQ音乐

④我觉得QQ音乐的音质更好一些。因为我之前用网易云音乐听歌的时候,发现歌与歌之间的声音大小竟然不太一样,同样的手机音量,前一首歌声音小,后一首歌声音大。

⑤QQ音乐的曲库真的还挺强大的,我一般都是把网易云音乐作为QQ音乐的补充,首先打开QQ音乐,基本就能找到我想听的歌,然后如果这上面没有,再去网易云音乐找,但是很大几率,网易云音乐也没有。

两个音乐软件我都有下载也都有在使用,可能只是使用习惯的原因,我更喜欢QQ音乐,也可以先看看自己喜欢的歌是QQ音乐占的多还是网易云占的多,再做选择。

qq音乐赢了网易却败给了时代少年团,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对比分析

如果只准备冲一个会员,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哪个好?

如果是我的话,应该会选择QQ音乐。

①因为我不太注重音乐社交,对于我来说,听歌就是单纯的听歌,去自己感受歌曲,不太喜欢去看歌曲底下的评论,所以网易云音乐的“音乐社交”对我没有吸引力

②可能是QQ音乐先入为主吧,我个人对于QQ音乐的界面设计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这种彩白色的看起来比较清爽的界面,网易云音乐的红白颜色感觉视觉上没那么清爽。

③第三点就是我喜欢的歌手和歌曲都是那种流行大众的,比如林俊杰、张杰之类的。QQ音乐上他们的歌曲收录更全,只要付费就都可以听了,也挺方便的。还有QQ音乐感觉版权意识更强,真的是有钱,为了支持正版,我还是选择QQ音乐

④我觉得QQ音乐的音质更好一些。因为我之前用网易云音乐听歌的时候,发现歌与歌之间的声音大小竟然不太一样,同样的手机音量,前一首歌声音小,后一首歌声音大。

⑤QQ音乐的曲库真的还挺强大的,我一般都是把网易云音乐作为QQ音乐的补充,首先打开QQ音乐,基本就能找到我想听的歌,然后如果这上面没有,再去网易云音乐找,但是很大几率,网易云音乐也没有。

两个音乐软件我都有下载也都有在使用,可能只是使用习惯的原因,我更喜欢QQ音乐,也可以先看看自己喜欢的歌是QQ音乐占的多还是网易云占的多,再做选择。

qq音乐赢了网易却败给了时代少年团,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对比分析

《说好不哭》刷屏背后,腾讯音乐是怎么挤兑网易的?

不过调侃归调侃,一首杰伦风歌曲引起的网络旋风,一方面说明了周天王对歌迷粉丝的强大号召力,另一方面也是音乐版权时代机制的胜利。腾讯等头部音乐平台以雄厚的资金垒高行业门槛的同时,在打击盗版方面也是不遗余力。一首歌曲崩溃一个音乐平台的案例,在早些年“无需付费,畅听无阻”的蛮荒时代,是不大可能发生的。网易云音乐自2013年4月上线到用户破





亿,仅仅用了2年3个月,之后的一年,云音乐用户数量又翻了一倍。在这段时间里,对腾讯来说绝对是烦恼,因为网易云音乐对其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不过腾讯音乐一直在进行深层次布局,周杰伦的一曲新歌《说好不哭》刷屏网络,可以看做一次独家版权战略的胜利。当人们还没有从中秋节的氛围中回味过来的时候,一首《说好不哭》一经发布,全网沸腾,短短几分钟





内,微博热搜top 10中,有关周杰伦的就占了5条,而QQ音乐也在粉丝们的热情访问下,服务器崩溃了,此前鲜有音乐网站会因为瞬时访问过大,服务器崩溃的案例,何况还是发生在互联网老牌玩家腾讯身上。 据QQ音乐官微发布的数据,《说好不哭》发布不到23小时,仅在QQ音乐上就卖了3000万的销售额,按照3元/张的单价,有1000万歌迷参与了打Call。对





此,不少网友调侃,从单曲上线到现在,周杰伦的手机一直在响:“支付宝到账3元”、“微信收款3元”。据会后统计,这次直播付费购买的总次数是7.5万次,为乐视音乐创造了超200万元的直接收益,实现了当时中国互联网史上为单体内容付费营收新高。

qq音乐赢了网易却败给了时代少年团,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对比分析

继游戏之后 在线音乐也进入腾讯网易的双寡头时代?

在线音乐市场似乎要掀起新的波澜。
几天前,网易云音乐宣布了A轮7.5亿元融资的消息,由SMG领投,芒果文创和中金佳泰基金参投。尤其是SMG和芒果文创等泛娱乐领域重磅战略投资者的入局,又为在线音乐市场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按照行业惯例,似乎又要为在线音乐的格局赋予新的符号,从最早的在线音乐四巨头,再到版权大战后的三巨头局面,如今坐拥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完成整合,用户突破3亿的网易云音乐引入重磅投资者,虾米音乐和百度音乐在活跃用户上逐渐式微的情况下,在线音乐会进入由腾讯和网易组成的双寡头格局吗?
这是一场产品思维和入口思维的竞争
从时间上来看,酷狗音乐诞生于2004年,酷我音乐成立于2005年,QQ音乐推出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05年2月份,虾米音乐开始于2006年的第一场雪,百度音乐这个品牌出现的时间甚至可以从2002年算起。也就是说,现存的主流音乐APP中,除了诞生于2013年的网易云音乐,大多有着10多年的进化史,从唱片行业的黄昏到在线音乐的萌芽再到盗版之风盛行,以及如今对版权和音乐人的回归。
或许从“血统论”来判定一个产品有些武断,不过诞生的时间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线音乐产品本身的竞争姿态。简单来说,腾讯系和阿里系遵从了互联网巨头惯有的入口思维,而网易云音乐有着明显产品取胜的风格。
一是在产品组合上。腾讯将QQ音乐和中国音乐集团整合,且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在用户数量上均为行业前五的产品,阿里先后收购了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彼时两个产品的市场份额一度高达14.7%。要知道,收购和重组是互联网巨头惯用的伎俩,通过在份额上的优势抢占入口,进而实现对市场的垄断。
不过,QQ音乐、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三个产品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合用户,腾讯系音乐并未实现对用户的全覆盖,现实也证明纯粹在产品上的整合并没有完成腾讯的垄断梦。或许是阿里的战略失误,天天动听改名阿里星球,并取消了音乐播放业务,易帅之后的战略又遭到重新调整,直接表现就是虾米音乐的市场份额每况愈下。相反,网易云音乐走出了一条独立成长的路,凭借个性化推荐、用户评论、UGC歌单等实现了用户口碑的收割,当网易云音乐宣布用户数量突破3亿的时候,业已实现了巨头围剿之下的突围。
二是在版权运作上。腾讯的策略最为激进,依靠体量上的优势,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在版权上占尽了优势,然而这还是典型的入口思维在作祟。不惜高价买入大量独家版权,利用曲库上的优势实现对用户的“绑架”。体现在用户层面的逻辑就是:你喜欢的音乐只能在这里听,那么你必须安装下载我们的APP。阿里也曾有过和腾讯类似的策略,不过从虾米音乐近期在版权方面的动作,以及高层的公开讲话态度(阿里音乐董事长宋柯近期在一个行业论坛上曾明确表态过不认可版权垄断的行为)来看,或已选择性放弃版权垄断的思路,特别是阿里收购大麦网后,在音乐上的动作开始偏向于上下游的合作。
将版权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本身就是一场豪赌。一方面,独家版权随着各大平台的争夺而水涨船高,意味着要尽可能快的完成版权变现,且独家版权的签订时间一般在3年以内,一旦天价拿下版权却无法盈利,这种模式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网易云音乐证明了另一种方式的可行性,在保证曲库数据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在产品端实现创新来提升用户付费意愿和曲库使用率。不过,A轮融资后的网易云音乐拥有了充足的资金,是否会假以用户质量和内容运营上的优势,大肆购入版权进行反击,将直接影响在线音乐的未来发展。
当然,现在谈论在线音乐的孰胜孰败还为时尚早,毕竟相比于竞争对手们,网易云音乐更多的聚焦在产品本身,在上下游产业链、泛娱乐生态等方面并未完全发力,以至于一些竞争对手故意为其贴上“小众”的标签。而今,SMG、芒果文创等出现在网易云音乐的投资者名单中,一向以低调著称的网易云音乐,没准儿正在酝酿一场进击战。
网易的协同论和腾讯的生意经
在国内泛娱乐行业,拥有东方卫视、第一财经等优质媒体资源,并且业务覆盖到内容制作、现场演艺等领域的SMG可谓是举足轻重的存在。而深扒芒果文创的背景,湖南卫视和芒果传媒成为值得关注的亮点。两家娱乐巨鳄的加入,无疑为网易云音乐带来了产业链合作和生态方面的想象力。
从已经公开的消息来看,网易云音乐和SMG的合作已经有过《天籁之战》的先例,双方打造了改编版的《我的滑板鞋》、《大王叫我来巡山》等神曲;网易云音乐获得了湖南卫视《我想和你唱》第二季独家音乐版权和《2017快乐男声》的音乐版权。确认投资关系之后,网易云音乐与SMG、芒果传媒的合作或将延伸到以下层面:
1、与合作伙伴进行业务协同。阿里将大麦网纳入到大文娱战略中,腾讯开启“买买买”模式后弥补了线下布局的不足。此前网易云音乐集中在音乐综艺、版权等音乐产业链的上游,未来或将在SMG的媒体资源、现场演艺等将合作延伸到线下演唱会等更广泛的层面,诸如音乐综艺和音乐节打造、资源互补、增加变现渠道等,进而打通整条音乐产业链。
2、与合作伙伴达成战略协同。将自身利益与合作伙伴相捆绑,是否能够帮助网易云音乐打破生态上的瓶颈还不得而知,却也为网易云音乐带来了战略协同的机会。以SMG为例,之前定下了内容为王战略、移动战略、平台战略、O2O联动等方向,而网易云音乐在用户数量、内容运营、互联网基因等占有优势。只是双方如何挖掘更多的合作可能,还需要给出一份更有说服力的答卷。
3、与合作伙伴联合打造音乐IP。2016年是中国在线音乐的“付费元年”,也让行业清晰的认识到,相比于版权,“音乐IP”的变现方式更多元化,且更能撬动用户的付费意愿。比如赵雷火了之后,《无法长大》在网易云音乐的销量迅速突破20万张,而李宇春、周杰伦等明星艺人更是动辄数百万张,“音乐IP”的价值日渐显现。 网易云音乐拥有4万独立音乐人和2000多位入驻明星,SMG和湖南卫视有着丰富的媒体资源,从节目合作发展到联合打造IP是必然趋势。
网易在音乐上依旧坚持了产品精神,而腾讯延续了渠道—流量—变现的生意经,双方在游戏领域进行了一轮轮此消彼长的较量,如今又扩散到了音乐领域。所不同的是,网易云音乐表现出了网易系产品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在做好产品这个基础工作之后,以“协同”的姿态引入和自身形成互补的投资者及合作伙伴,并尝试在已有的基础上让生态和产业链价值“生长开花”。
结语
不管是执着于入口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还是依靠产品进入第一阵营的网易云音乐,面对在线音乐的未来,选择了殊途同归的方向:版权护城河思想和产品决胜论都有些狭隘,音乐变现的未来是打通整个产业链,是会员付费、粉丝经济、线下演艺等更多元的盈利模式。正因如此,在腾讯和网易各自占据了不同优势的情况下,双寡头的时代已经来临。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维伊羽绒服2018新款,维伊女装夏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