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这些称呼看完别再乱称呼了,藏传佛教对信众的称呼

​藏传佛教,又名藏语系佛教,主要流传于我国藏族居住地区。与汉传佛教一样同属北传大乘佛教。它既有丰富系统的佛教经典与理论,又有严密深奥的实践修证次第,故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仅就藏传佛教的中对僧人的称谓而言,也极其繁多,上师、堪布、喇嘛……如此等等,除教内的僧人以外,多数人都难以明辨。因此小编今日将这些称谓作一简单介绍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藏传佛教。

活佛

​藏语叫珠古,是指前世有所成就,今生乘愿再来人间普度众生的修行者。话说转世来的“活佛”,有的能够胜任上师,也有不能胜任上师的。也就是说虽然你上一世获得证悟,但这一世还是要从头学习,重新修证才有资格传法灌顶。当然“转世”也只是一种“制度”,大家也不用把这个神秘化,转世制度的起源,我们将择日再讲。提醒朝阳群众们,活佛是有“活佛证”的,很像咱们用的身份证。

仁波切

​是藏文 rin-po-che 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是信众对德高望众活佛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藏传佛教心中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僧人在三种情形下会被称作仁波切,一是转世高僧(即活佛)并被认证;二是学问堪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

法王

​法王一般分为四种:一是修行极高的高僧被政府认定。如噶玛噶举派的大宝法王等。二是某教派或大寺院体系的主法者。三是对于佛法推广传播的贡献极大修证极高,于是被公认为法王。如喇荣五明佛学院的晋美彭措法王,亚青寺的阿秋喇嘛等。四是某教法的持有者。如宁玛派龙钦宁提的持有者多智钦仁波切。

堪布

​是一种佛学的学位,类似于我们内地大学里的“教授、研究生导师”,或汉传佛教中的住持、方丈。担任堪布的僧人大都是获得拉然巴格西学位的高僧。各派别对堪布资格的要求不同。有的只要佛学院毕业就有堪布学位;有的堪布只有佛学理论知识,不一定有实际的证量;有的堪布本身是转世活佛或金刚上师。

上师

​藏传佛教对具有高德胜行、堪为人师者的尊称。西藏称上师为喇嘛,意思是上德之人,但是现在汉地已经把所有藏地出家人都称作喇嘛了。上师有传法上师和金刚上师等不同。传法上师须具有法的传承,可以传法、引导,但不可以灌顶。金刚上师必须具备相当的证量,并经过大成就者和传承的认定,不是“自封”的。只有金刚上师才具备灌顶、传法、引导的资格。上师不一定是出家人,如果你认定跟从某位老师修学,那么他就是你的上师。

喇嘛

藏语“喇”是无上的意思,“嘛”是母亲的意思。早期“喇嘛”是对上师的尊称,不是随便哪一个僧人都配得上“喇嘛”的称号,但传到汉地以后,逐渐就变成对藏传佛教出家人的称呼。就像“和尚”一词,原本指德高望重的僧人,但现在已成为汉地出家人的通称。

觉姆

在虔诚地将毕生奉献给藏传佛教搜索信仰的信徒中,不仅有那些强悍的男性,还有一些纯洁温柔的女性。她们被称作觉姆。

藏传佛教那简单总结一下:

汉地把所有藏传佛教出家人都叫“喇嘛”,女性为“觉姆”,为人师表的大德可以叫“上师”,获得格西学位的老师叫做“堪布”,有转世认证“再来者”叫“活佛”,学问高深的成就者被称为“仁波切”,修行极高影响力极大者被公认为“法王”。

藏传佛教的这些称呼看完别再乱称呼了,藏传佛教对信众的称呼

藏传佛教的僧人自称是什么?藏传佛教的僧人对信徒及平常人如何称呼?

贫僧,老衲,施主,都是古代的词语,西藏那边还不是有说普通话的,你看索达吉堪布的开示,很多还不是正常的说话,就说现在,我们佛教对于施主的称呼一般是香客,因为一般是信众到了寺庙烧香后会供养寺庙一些钱,西藏那边主要是密宗,一般人学不了,要学密,你首先要是个人才,不是随便拉个人就能去学密的。现在末法时代,好好念佛,希望你可以成就

藏传佛教的这些称呼看完别再乱称呼了,藏传佛教对信众的称呼

藏传佛教中如何称呼普通的僧人

是的,各个藏区的口音会有些不一样,但是差别不大,我一般都叫阿克喇嘛。称呼还有仁波切,也就是活佛。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今年余额宝收益怎么这么低,余额宝理财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