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港澳台不用简体字,为什么香港要用繁体字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仓颉造字,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再到秦始皇以隶书统一文字,汉字经过了五千年的演化,才有了你们此时眼中所看到的文字。

汉字字形的演变

而我们了解最多,对现在影响最大的一次文字改革运动,便是汉字简体化运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穷二白,而要发展经济,就需要发展工业,发展工业就需要人才,可当时中国,即便是将只会写自己名字的人排除,全国文盲率依然高达80%。为了提高全国人民的受教育水平,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中国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扫文盲运动,而为了人民更快更方便的学习文化,汉字简体化运动也同步上马。

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

到1955年,《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经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1956年正式推广简体字。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大多来自于1965年出版的《简化字总表》,俗称“一简字”,共2236个。

由于历史原因,当时发起的简体字运动并没有传入香港、澳门和台湾,港澳台三地至今仍使用繁字体。而新加坡、马来西亚作为海外华人的主要聚居国家,当地华人在同样没有受到中国简体字运动直接影响的情况下,却主动放弃繁体字改用简体字。

香港街头的繁体字店招

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特殊现象,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下面我们就一起说道说道,为什么港澳台坚持用繁体字,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却主动选择用简体字。

新加坡“双语教育”和简体字

新加坡原是个位于马六甲海峡北侧的港口城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国际海洋贸易的中转站,吸引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大量移民来此淘金,同时也成为英国东南亚殖民地的统治 中心。

互为邻国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1965年新加坡建国后,新加坡政府确定了以英语、华语(普通话)、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的语言政策。由于殖民历史和对国际贸易的严重依赖,英语成为新加坡跨种族交流和参与国际贸易最通用的语言。而新加坡作为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华语理应成为新加坡的第二大语言,可现实却没有这么简单。

新加坡的华人多来自中国福建、广东两省的移民,导致闽粤方言成为多数新加坡华人的主要用语。根据新加坡198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华人社会中,以方言为家庭用语的家庭占到81.4%,以闽南话37.5%、潮汕话18.5%、广府话16.1%三大方言为主,而这些南方方言可不像河南话、东北话这类官话方言那么好理解,完全是“密码级”的。

同时,新加坡的中小学,不论是英语学校还是华语学校,都是用华语(普通话)进行华文课的教学,这使得学生们不得不同时学习方言、华语、英语三门语言,不利于教育发展。可能会有福建广东的朋友表示疑问,自己小时候也是既说方言也说普通话,并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新加坡的小孩就不行了?

新加坡华人,华语男歌手林俊杰

中国自清朝开始就已经开始推广以北京官话为标准的普通话,在新中国初期又经历了大范围的扫文盲运动,在社会上形成了很好的普通话使用环境,除了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大多都能理解和使用普通话,这种大环境有利于习惯说方言的族群接受和使用普通话。

而新加坡作为移民国家,华人在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必须依靠家族和乡党组成社会团体、帮派,同英国殖民者、马来土著人甚至是其他团体、帮派的中国人争取利益,而方言就成了维系这一关系的纽带,这使得新加坡缺少使用华语的社会环境。

新加坡建国后,为了加强不同方言华人群体之间的团结,传承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抑制英语文化和东南亚土著文化对华人社会的侵蚀,推广华语成为新加坡政府的重要举措。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讲华语运动大会上发言

同中国一样,新加坡在推广华语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繁体字不易学习的缺点,简化汉字列入新加坡政府的计划之中。

当时,中国已经完成了简体字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新加坡本想照搬过来,但考虑到中国、美国和新加坡三国之间微妙的关系,新加坡做了一些改动。在1969年出版的第一批简体字中,只简化了200多个汉字,其中还有78个是新加坡自己创作的。

简体字发布后,在社会在取得了很大的反响。可由于第一批简体字太少,民间开始了自己的简体字运动,有自创的,也有从中国搬用的,再加上仍在使用的繁体字,使得新加坡的文字系统出现混乱。

新加坡的华语比赛

1979年,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新加坡没有了之前的顾虑,完全采用中国的简体字样式制定《简体字总表》在全国推广,并废除了1969年推出了78个自创简体字,同时全面采用汉语拼音,取代民国时期诞生台湾地区仍在使用的注音符号。

在华语运动和简体字运动的推进下,华语和简体字成为新加坡华人的主要语言和文字。根据1989年新加坡教育部统计的华裔小学家庭用语数据,以方言为主要家庭用语的家庭从1980年的76.2%下降到1989年的7.2%,以华语为主要家庭语言的家庭从1980年的25.9%,提升到1988年的69.1%。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和简体字

和新加坡不同,马来西亚是一个以马来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华人总人口虽然高达668万,但人口占比只有20.64%,远不及马来人61.98%占比,因此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困境要比新加坡严重的多。

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顺着民族独立的潮流宣布马来语为唯一官方语言,在文化上实行以马来文化等同于国家文化的单一文化政策,要求所有国民,不分种族,必须学习马来语才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1961年马来西亚无视华人族群的强烈抗议颁布教育法令,规定所有中小学必须使用马来语进行教学,否则就会取消教育津贴,踢出国民教育行列。时任华校教师总会主席的林连玉呼吁道:“华文中学是华人文化的堡垒,津贴金可以剥夺,独立中学不能不办。”

在马来西亚打压华文学校的政策下,72所华文学中学中有55所接受改制,剩下的16所不愿意改制的华文中学,全部变为不在国民教育之列的独立中学,并在之后的独立发展中,马来西亚华文学校,形成了从小学到中学到专科大学的全覆盖。

而为了更好的发展华文教育,马来西亚华人也走上了汉字简化的道路。1972年,在看到中国简体字取得成效后,“为了使马来西亚华人能跟得上潮流,免得将来看不懂中国书籍”,马来西亚华人成立了简化汉字委员会,在马来西亚推广汉字简化运动。

1981年,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委员会根据中国和新加坡的简体字经验,出版《简化汉字总表》,在出版仪式上,委员会主席曾永森说道:“《简化汉字总表》的出版使马来西亚的汉字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没有政治色彩,是具有马来西亚特色的汉字,适合马来西亚人士应用并作为马来西亚各族 人民学习汉字的主要参考书。”

茨场街门楼上张贴的简体字横幅

到了90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马来西亚的劳动力,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为了解决人力资源匮乏,同时拉拢在经济上一枝独秀的华人群体,马来西亚政府开始解除对华文教育的压制。

1996年的教育法令,重新将华文学校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02年,取消大学录取配额制,允许通过马来语考核的华文中学学生进入国立大学学习。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进入新阶段,而简体字也就此成为所有马来西亚华人的使用的汉字。

马来西亚华人,华语女歌手梁静茹

港澳台使用繁体字的历史原因

我们先来看香港、澳门。首先,香港、澳门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并不存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那样严峻的文化危机。香港、澳门和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曾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但香港澳门在历史上本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其主体民族是华人,主流文化是中国文化,即使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港澳人说中国用中国字的汉语环境并没有改变,因此没有简化汉字的内在需求。

其次,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后,中国政府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港澳错过了中国汉字简体化运动,又没有新中国初期扫盲的需要,对于香港人来说,没有简化汉字的必要。此外,港澳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长期以来对内地有着这样那样“不顺眼”,而使用繁体字更是他们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一种表现,在没有沟通障碍又高度自治的情况下,港澳没有简化汉字的动力。

香港街头

再说台湾。早在民国时期,中国就发起了各种汉字改良运动,保守点的主张汉字简化,激进点的主张汉字拉丁化,但不论是何种方案,汉字改良已成为社会共识。可在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后,如何“反攻大陆”成为主要工作,社会经济、文化教育这些都要靠边站。

等到蒋介石想明白“反攻”无望,回过头准备搞汉字简化的时候,发现大陆已经搞好了,而且搞得还不错。这个时候,汉字简化就成了政治问题,大陆用简体字,台湾就要用繁体字。仇志群在《汉字简化问题在台湾》一文中写道:“何应钦也曾在1969年,于国民党十中全会提出过整理简字方案,但是后来因为大陆先这么做了,考虑到大陆提倡的我们就应该反对,于是台湾对简体字的态度立刻转变为反对,成天说简体字是匪来匪去的东西。”

晚年的蒋介石

甚至在1966年发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全面禁止使用简体字,书籍必须是古文样式的竖版书或从右向左书写的横版书,而一旦有人用大陆的简体字,就会被扣上“投共通匪”的罪名。

在长期的文化控制和宣传下,使用繁体字,成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要求和所谓的“华夏文化在台湾”的自证。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内地和港澳台之间不断加深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也促使港澳台人民接受并学习使用简体字,我深信相信书同文、车同轨的愿望,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为什么港澳台不用简体字,为什么香港要用繁体字

为什么新加坡马来西亚用简体,而港澳台却一直坚持用繁体?

汉字在我们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其他语种相比,汉字有着辨识度高、构造从句方便等一大堆优点。但尽管如此,由于字符数量众多,学习成本高昂等因素存在,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们能够轻易垄断教育权,牢牢将民智掌控在手中。

民国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学者们大力推行汉字改革,主要诉求是想要汉字拉丁化;虽然这是为了能够使得汉字短时间内被更多人学习,也更容易与国际接轨,但这种彻底抛弃汉字的做法未免有些太过极端。

新中国成立之后,除开需要抓紧时间恢复民生与经济外,如何加强百姓文化,加强基础教育,提高老百姓的综合素质同样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专家们决定将汉字进行了全面简化。

这种汉字跟鲁迅他们当时推崇的汉字改革不一样,是在保留汉字原本的字形表意的基础上 加以简化,使学习汉字更加简单。新的简体字不仅大幅度降低了老百姓们学习和使用汉字的成本,而且还保留了汉字的一系列优点。

在1965年国家出版的《简化字总表》中,共计收录了2236个简体字(一简字),而这些简体字不仅在全国中小学中易于推广,连对于那些农村地区的大人们接受程度都很高,中国的文盲率大幅度降低,简体字的优点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政府大力推广,大陆地区很快就将简体字给彻底推广开来;只可惜,港澳台等地的小伙伴们却因为种种历史原因,至今还在继续沿用着复杂的繁体字。有趣的是,港澳台不用简体字,但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华人聚居地却开始自发开始了汉字简体化运动,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中国大陆正大力推行汉字简化运动时,港澳两个地方都还被西方列强所盘踞。当地的大部分人口都是华人,但列强们怎么会在乎这些人的受教育情况呢?政府根本就没有推行简化字的动力。回归祖国拥抱之后,由于当地居民使用繁体字已成习惯,推行简体字就成了一件阻力重重又没什么必要的事情。

台省的情况有点特殊,他们本来有推行简体字的打算,但看到大陆已经率先完成了汉字简化之后,本着不管你干什么,我就是要和你反着来的心态,随即就打消了使用简体字的想法。

不仅如此,他们当时还严令当地居民必须要使用繁体字,定期还会派出工作人员在街上巡视,一旦谁用简体字就会马上拘捕。虽然现在台省在对于简体字问题上已经没有当初那么严厉,但台省人民使用繁体字也已经形成了习惯。

那为什么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要用简体字呢?这两个国家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华人特别多,而是跟中国大陆隔得很近,会有着各个方面的往来。

马来西亚是一个以马来人为人口主体的国家,但当地华人数量非常多,在华人精英群体的争取下,马来当地政府对汉字的管理并不严格;再到后来,马来政府出于方便管理、吸收人才等一系列目的,开始主动在华人群体中推行了《简体字总表》。

而在新加坡,本身华人的总人口就占比高达百分之七十五,因此汉语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当地的官方语言之一。

不过新加坡虽然华人多,且大多来自沿海地带,但具体却并不来自同一个地方,要知道闽南地区方言众多,光是翻过一个山头可能听到的话就听不懂了,因此新加坡的华人相互之间都不一定听得懂对方在说什么。

为了便于管理,新加坡政府效仿中国,要求整个国家的华人都要尽可能说普通话,并且还直接把中国颁布的《简化字总表》给复制粘贴,推行到了新加坡。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如今的新加坡华人基本都能说一口较为流利的普通话,而简体字也成了当地的通用文字。

其实繁体字和简体字并无优劣之分,在大力推广简体字的同时,也不应该将繁体字给彻底遗忘。因为繁体字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许多古文典籍都是用繁体字书写,繁体字在书法方面也比简体字更具观赏价值,我们需要正确看待简体字跟繁体字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为什么港澳台不用简体字,为什么香港要用繁体字

为何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直使用简体字,而港澳台却仍在用繁体字?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中国人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中国消费者成为了在世界市场上都非常具有杀伤力的一个群体,所以近些年来,一个从前没有的现象正正在世界各地的街头上演,那就是汉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外国的街头。

为了吸引和方便中国游客,很多地方都会加设汉语的指示牌,这从另一个角度看,那就是汉语正在不断走向世界,走向国际。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甚至还有国家开始汉语纳入他们的课程当中,这对于汉语的传播来说,无疑是一件喜事。

其实汉字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记录的符号,更是一种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以及一种民族认同感的凝聚。可以说,汉字是华夏文明的根基,是我们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的载体,每一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应该为之骄傲。

并且汉字不光对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伟大的功臣,它更是东南亚文化圈的一种内在纽带。

就比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受到汉语的影响就非常明显,并且和大陆一样,使用的都是简体字,但是为什么反而同个国家的港澳台却一直坚持使用繁体字呢?这其实是很多人一直以来的疑问。

汉字简化的历程

既然说到了汉字的繁简,就不难要说到汉字简化的历史。其实汉字简化并不是现代才开始出现的事,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开始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汉字其实已经开始被简化了。

秦国原来使用的文字是大篆籀文,而在统一六国后,由李斯负责,在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并且取消了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造了统一之后的小篆,这其实就是一种简化。这种对汉字的简化,到了近代,呼声就显得格外高涨。

19世纪以来,西方文明开始不断强势入侵东亚,中国人从外到内都有一种向西方学习的倾向,所以就有极端主义者鼓吹“汉字落后论”,认为汉字难读难写,并且数量众多,使得排字效率低下,这也被认为是当时中国识字率低的一个原因,甚至还有人提出是汉字导致了中国的衰亡,这不免有些无稽之谈。

但是为了加大汉字的普遍性,让更多的普通群众可以认识、学习汉字,正式的汉字简化还是被提上了日程,伟人最早就说过:“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在1956年,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于是我们现在书写的简体字大多都出自于1956年出版的《简化字总表》,俗称“一简字”。

新加坡的简体字渊源

由于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北侧,航运上的极大便利,使得它成为了国际海洋贸易的中转站,也正是这个原因,新加坡涌进了大量前来淘金的移民,其中就不乏中国人,同时它也成为了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中心。

也正是这个历史原因,新加坡建国后就把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作为其官方语言,其中英语是其最通用的语言。而新加坡的华人数量虽然占据大头,但是推行华语却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首先是因为移民到新加坡的华人大多是来自福建、两广地带,他们本身就有着非常浓厚的方言特色,据调查,这些华人中,超过80%的家庭是使用方言进行日常交流的。

其次,新加坡的中小学,一直坚持着双语教学,就是华语也就是普通话以及英语,加之中国从清朝就开始推广以北京官话为标准的普通话,所以大部分民众对于普通话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移民到新加坡的华人家庭就没有这种语言基础了,这就导致了新加坡的华人孩子每天面对了英语、华语以及方言的三重语言系统,由于繁重而难推广。

后来也是为了加强华人之间的团结,推广华语成为了新加坡政府的重要决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他们也发现了繁体字不宜学习的特点,于是后来便直接采用了中国的简体字作为推广。

马来西亚华语的艰难突破

马来西亚是是一个以马来人为主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18世纪的时候,第一批外来移民涌入,其中就包括了华人,但是虽然也有华人群体在当地生活,但是占比并不大。

其实在马来西亚,一开始英语才是它的官方语言,但是经历了五一三事件之后,马来西亚政府才逐渐把马来语定为其官方的语言,并且一开始马拉西亚政府对汉语大的打压十分严重,要求所有学校必须用马来语作为学习的语言。

但是在推行过程中,依旧有华人不愿意接受这种改革,仍旧坚持用汉语教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独立于马来西亚国民教育的独立体系。

其实这是出自于马来西亚华人对自己祖先文化的一种坚持和传承,尽管国籍变了,但是身上流的炎黄子孙的血液并没有改变,自己依旧是中华儿女的身份没有改变。

所以为了让马来西亚华人更容易地学习汉语,马来西亚的华人也自发的组成了汉字简化委员会,在马来西亚当地的华人圈里传播学习,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马来西亚政府对汉语的打压也逐渐放松,所以现在马来西亚也有很多华人说着中国话,写着简体字。

港澳为什么坚持使用繁体?

为何不是一个国家的华人却紧跟中国汉字的变化,使用简体字,而同样是属于一个国家的港澳台却一枝独秀直到现在仍使用繁体字呢?

第一,先说澳门和香港虽然受到过西方殖民的影响,但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属于中国的,这里的华人群体也是占据绝对比的,对于港澳来说,即便在殖民期间受到了西方的教育和文化,但是中华文化对于他们来说依旧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依旧在中华文化的文化环境和范畴内,所以对于简化汉字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强烈。

第二,香港和澳门分别是从1997年和1999年回归中国的,他们错过了中国的汉字简化运动,并且国家对于港澳也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对于港澳来说,就更没有跟随内地一起进行汉字简化运动的必要了。

第三,即便不愿承认,由于在西方殖民的控制下,港澳的经济相比较于当时的内地来说,的确是更胜一筹,加之当时西方国家的强大,而港澳人民又长期在西方文明的浸润下,不免有些人相较于内地会生出一股优越感来,这样,使用繁体字仿佛就成为了他们不同于内地的一种特别之处,这是他们的一种文化优越和文化自信。

台湾的繁体之由

再说台湾呢,其实台湾问题一直是一个烫手山芋,即便是在现在,台湾依旧特立独行,否认九二共识,想要自立国家,而其很多民众也在台湾当局不断的迷惑下成为井底之蛙,而台湾为什么没有实行简体字,这其实也是一番波折的历史。

其实早在一场五四运动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候,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于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要求改革汉字的声音就已经出现在社会上了,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公布的“一简字”绝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坚实的历史渊源和基础的。

而台湾,原本也应该接受汉字简化的历程,但是由于1949年之后,中国国民党在内战中失利,国民党以蒋介石为首败退到台湾,而蒋介石再也没有能力来上演一出“卧薪尝胆”,并且内地早已先他一步开始了汉字简化的改革。

所以在蒋介石的带领下,几次汉字简化的风都没有吹到台湾,都被蒋介石给拦下了,他甚至不准台湾人使用简体字,把这种行为等同于“投共”,于是就是在这种历史原因下,台湾也成为了使用繁体字的地区之一。

小结:

其实,对于汉字是否应该简化,很多人都持着不同的意见,有人说好,有人则不认同,认为汉字一改就把中华文化的内核改没了,但是其实现在版本的简体字,还是保留了象形字的特点,中国人也是深刻知道自己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丢掉,所以当时在1977年公布的简化到没形了的“二简字”才会被废除。

我们之所以对汉字有那么多的期盼和保护,归根究底就是因为我们热爱我们的文字,我们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以我们的文明而骄傲,不管是简体还是繁体,我们都应该学习、保护、传扬它。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经济运行韧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