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第五研究院第几任院长,钱学森最后一次谈话

“部长同志,这次我到哈尔滨,希望能够见到两个我的老朋友。他们一个叫庄逢甘,一个叫罗时钧,现在都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作。”

1955年11月23日,刚刚归国的火箭学家钱学森先生,来到哈尔滨考察。黑龙江省委非常重视,指定了一位统战部长专门负责接待。当这位部长把行程表拿给钱学森的时候,钱学森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

“钱先生,您的这个要求,以我的职务怕是难以满足,我需要向上请示,请等我的消息。”统战部长在听到这个要求之后,面露难色,有些无奈地回答道。哈军工的保密级别太高了,按规定,只能是省级以上的领导人员才可以入校参观。

那么哈军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单位?为何保密程度如此之高呢?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大规模的军事技术学院,其组建的过程很具传奇色彩,跟新中国的开国大将陈赓将军,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陈赓将军,是一个在人民军队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人。他出自湘军世家,从小就受过比较系统的教育。后来,他进入黄埔军校一级学习,是赫赫有名的黄埔三杰之一。由于见识高远,陈赓对教育,从来都是非常重视的。在后来的战争岁月中,虽然环境艰辛,但陈庚始终不忘了兴办学校。几乎他走到什么地方,就会把随军的学校开到什么地方。解放战争打响后,陈赓在原先第4纵队随营学校的基础上,创立了豫陕鄂军政干部学校。

渡江战役后,在党中央的亲自关怀下,在豫陕鄂军政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1950年1月,又将其迁往重庆,改组为西南军区军政大学。

西南军区军政大学是当时我党我军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为军队和地方建设,培养了数不清的人才。在师资和管理人员的配置上,已经达到了国内顶尖的水平。只不过当时条件所限,大学的教育体系对科学和工业的涉及面比较窄,也比较浅。

50年代中后期,新中国先后参与了两场战争。一场是抗法援越战争,一场是抗美援朝战争。陈赓将军先后作为援越军事顾问和志愿军副司令,很深程度地接触了这两场战争。战场上的一切,深深地震撼着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美军的飞机、坦克、大炮,一次次地将火力倾泻到志愿军的阵地上。战士们在剧烈的爆炸中坚决反击的身影,让陈赓寝食难安。虽然他提出并改造了坑道防御体系,屏蔽了很大一部分敌人的杀伤力。但是,巨大的火力差距,还是时刻提醒着他: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体系,在未来的战争中将寸步难行。

回到北京之后,他马上将自己的见闻写成报告,上报中央军委,并希望组建一个中国自己的军事工程学院。后来由毛主席亲自拍板并授权,让陈赓全权负责这一工作,在西南军区军政大学的基础上,组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也就是哈军工!

哈军工办学初期,陈赓如同一个人才“强盗”一样,从全国的各个教育单位征调人才。当时的筹建委员会副主任张述祖曾给他开出了一张37人的名单,陈赓按图索骥,将这些人一个一个招入哈军工门墙。如果对方单位不放人,便动用行政力量来运作,确保此人能够到位。那个架势,简直如同虎口拔牙。甚至一个叫沈毅的弹道学专家,由于贪腐被判了死刑。陈赓一番力保,硬是生生的将其从死囚牢里弄了出来。

1953年4月25日,哈军工的基建设施破土动工,到9月1日便正式招收了第一批学员。到了1955年,已经有了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工兵工程系五个学系和一个入学预科。哈军工的教学硬件和师资力量,都在新中国独占鳌头。连带着整个哈尔滨,在中国的军事工业“名人榜”上,都长期排在榜首。

也正是因此,火箭专家钱学森回国之后,立刻要求来哈尔滨看看。中国军工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他要心里有底。

当他来到哈尔滨后,便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钱学森要去哈军工见老朋友,统战部长让他等消息。

回去之后,统战部长立刻将钱学森要去哈军工的要求报告给上级,当天晚上就有了回复:同意钱学森访问哈军工!

就这样,在11月25日早上8时,钱学森乘坐一辆小轿车,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哈军工。他刚一下车,便见到一群身着将校服的军官朝走了过来。为首的,是一位戴着眼镜、中等身材、表情和善的人,他伸出自己的右手,说道:“欢迎你的到来啊,钱学森先生!我是陈赓!”

钱学森闻言,大吃一惊。他知道,虽然陈赓是哈军工的院长,但也是国家的副总参谋长,办公室在北京总参谋部。他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呢?

钱学森先生不知道,陈赓是刚刚下飞机,赶着来亲自迎接他的。就在23日晚上接到钱学森的参观申请后,陈赓马上找到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向他建议道:“首长,钱学森先生回来,肯定是要发展我们国家自己的航天事业的。现在,哈军工有航空、火箭的方面的专家教授,也有教学仪器和工程设备,最好让钱先生去参观一下,让他的心里有个底,然后再听听他对中国自己研制火箭的意见。”

彭总听了,非常同意陈赓的意见,于是便上报了中央。得到同意的答复后,陈赓乘坐25日清晨的专机,从北京直飞哈尔滨,亲自组织人迎接钱学森!

钱学森回国之后,屡次得到新中国军政领导人的格外礼遇,非常感动。他的心中已经有所盘算,一定要让新中国自己的火箭腾空而起。

陈赓将军接着对钱学森说道:“今天我起了一个大早,就是为了赶回来和您见面。我们军事工程学院的大门,永远对钱先生您敞开!在您面前,我们没有什么秘密需要保守。不瞒您说,我们的保密条例确实十分严格,但那都是为了防备那些不友好的国家的。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可不能让他们轻易知道。”

钱学森点头称是,然而一行人便开始了对哈军工的参观。哈军工有一个综合陈列馆,里边有许多美军的轰炸机、坦克残片,以及具有简单制导能力的炮弹等。这些东西,都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缴获来的。陈赓指着这些展品,笑着说道:“这些东西,都是美国人的战争破烂,对钱先生来说,恐怕都不是什么秘密了吧?”陈赓将军的幽默,让大家哄堂大笑。

参观结束后,大家坐了下来,陈赓问道:“钱先生,你看以现在的基础,我们能不能自己搞出火箭和导弹来?”

钱学森十分自信地说:“这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东西,我们中国人,同样能造出来!难道中国人,就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吗?”

陈赓听后,兴奋地握住了钱学森的手,说道:“钱先生!我就要你这句话!”

这天晚上,陈赓在学校内设宴款待钱学森先生,并且请来了庄逢甘和罗时钧两位教授作陪。席间,陈赓说道:“钱先生,如果让您到我们哈军工当副院长,请一定不要推辞。到时候庄、罗两位教授,也要全力支持啊!”

陈赓的话,确实有一定的预见性。1956年10月8日,新中国的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由钱学森担任院长!此后他提交的一份《意见书》,准备从各个科研单位调配人员,支援第五研究院。周总理亲自做出指示,全力配合钱学森的工作。

为了顺利完成调配任务,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将各个科研院所的负责人组织到一起,召开了一次会议,专门讨论具体的人员问题。会上,陈赓首先发言:“搞火箭、导弹,是国家的重中之重,我们哈军工一定要支持。我决定,调庄逢甘等6位教授去第五研究院!”

此言一出,会场上立刻就传来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说道:“我们部门的知识分子不多,懂技术的更少。都调走了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这些老教授都是我们的‘老母鸡’,我们还指着他们培养下一代呢!”

陈赓又说:“导弹、火箭、原子弹,是我们国防的重中之重。只有掌握了这些东西,我们在国际上才能立得住,说话才算数。我们的教授,又何尝不是‘老母鸡’呢?但是培养下一代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国防的建设,却是刻不容缓的。聂总,”他将目光转向聂荣臻,说道:“如果第五院需要,在技术干部方面,我们哈军工还可以再支援3到4个骨干人员。而且不久之后,我们的第一批学员也会毕业,到时候也会优先支援第五院。”

陈赓将军的话语和态度,感染了当时在场的参会者。各个院校、部委纷纷表示,会全力支持第五院,尽快让国防事业步上新台阶!

对于陈赓的仗义相助,钱学森一直铭记在心。多年之后,他向人谈起第五院的组建时,总是会说:“陈赓大将很直爽的,他想干什么,让人一下就明白。君子坦荡荡,他的心是火热的,他的品质透亮,像水晶一样。”

胸怀坦荡,思想纯粹,正是很多开国将帅的共同特点。在他们的努力下,新中国在各方面的建设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与他们的努力分不开。这些人,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钱学森第五研究院第几任院长,钱学森最后一次谈话

建国后的爱国故事

1、华罗庚毅然回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华罗庚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奔向祖国的怀抱。

1950年2月,携夫人、孩子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在途中华罗庚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3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了公开信,他在信中说道:“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在这封信中,华罗庚喊出了“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之后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

2、钱学森毅然归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便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此时的美国,以麦卡锡为首对共产党人实行全面追查,并在全美国掀起了一股驱使雇员效忠美国政府的狂热。

钱学森因被怀疑为共产党人和拒绝揭发朋友,被美国军事部门突然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钱学森非常气愤,以此作为要求回国的理由。

3、铁人王进喜

1960年3月,他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发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结束“洋油”时代而顽强拼搏。他组织全队职工把钻机化整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3天3夜把井架耸立在荒原上。

打第一口井时,为解决供水不足,王进喜带领工人破冰取水,“盆端桶提”运水保开钻。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水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

4、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机枪眼英勇牺牲。

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5、邱少云烈火中牺牲

邱少云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

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

钱学森第五研究院第几任院长,钱学森最后一次谈话

关于钱学森回国发明导弹的故事

当年国内奇缺研制导弹、原子弹的人才,陈赓向周恩来等领导人建议,要争取留美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的两位原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罗时均、庄逢甘对陈赓说,钱学森教授原来是准备跟我们一起回国的,美国不准钱学森回国。他们说:钱学森教授是搞空气动力学的,在航空理论方面很有成就,他很愿意回国工作。

陈赓听了以后说,钱学森教授不仅有科学知识,是科学家,而且很有组织能力,他又愿意回国。我们无论如何要尽一切力量和办法,把钱教授动员回国。陈赓很快向周总理汇报了,总理非常赞同。

1955年1月15日,在毛主席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上,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4月,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1955年10月8日,经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和周恩来总理的精心策划安排下,钱学森教授冲破重重阻挠,终于从美国回到了祖国,安排在北京住下。11月22日至12月21日,钱学森由朱兆祥等人陪同到东北考察。“先考察了沈阳、鞍钢、歼击机厂、发动机厂等军事工业,接着又去长春汽车制造厂参观,又提出要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

因为当时的哈军工是重点保密单位,所以接待部门立即向陈赓作了报告。陈赓听说钱学森要参观哈军工,连夜乘专机从北京飞回哈尔滨迎接钱学森。陈赓在欢迎词中说:“我们军事工程学院是敞开大门欢迎钱学森先生的,对于钱先生来说,我们没有什么密可保。”

钱学森在哈军工的两天访问中,陈赓一直陪同他参观。在学院陈列馆,有许多从朝鲜战场上缴获来的美军飞机、坦克、带有无线电引信的炮弹等,陈赓笑着说:“这都是美国人的东西,保什么密?”

其实,有关钱学森的回国,早已引起陈赓的关注。钱学森从美国回到北京后,陈赓曾立即向彭德怀建议:哈军工有懂航空、火箭的专家和教授,也有教学仪器和设备,最好请钱学森去参观一下,听听他对中国研制火箭的意见。

扩展资料:

第一个导弹研制机构建在普通两层楼里

《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是钱学森于1956年2月在周恩来总理的要求下起草的。

钱学森儿子钱永刚说:“当时中国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党中央下决心发展自己的航空事业,开始研究我们自己的火箭和导弹。我父亲在美国就是做这种航天的规划,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他也没有依赖别人。这份意见书,可以说是我国航天发展的第一份规划。”

在这件展品旁边,有一张不起眼的两层楼房黑白照片。钱永刚介绍,这就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10月。

“这里原来是一个部队医院,把医院迁走后,包括父亲在内的我国第一代航天人,就在这种环境下开展最早的初创工作。当时在基地的人,他们都是野菜充饥,非常艰苦,国家也不可能给很多钱。在那么一个条件下,全国支持航天事业,把第一枚导弹做成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谁是向钱学森提出“搞导弹”的第一人?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人类为什么造不出一个细胞,世界最强超级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