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放弃香港ipo,滴滴港股发行价预估

滴滴连日以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反映到了它的估值上。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最近投资人曾私下交易滴滴部分股票,交易的价格显示公司的估值为500亿美元-520亿美元。这要低于今年3月中旬自媒体“雷帝触网”爆料的576亿美金估值,同样低于去年12月底其完成40亿美元融资时的560亿美金估值,却与去年4月获得55亿美元融资时的510亿美金估值相当。这意味着,当前滴滴的估值已经退回到了一年多前。

上述报道还提到,一份监管文件显示,一些投资基金已经在最近几个月中减持手里的滴滴股份。Davis New York Venture Fund管理的一个基金,在今年夏天降低了其持有的滴滴股份价格,相比今年初下降了约7%。截至7月底,该基金持有的滴滴股份总价值近3.218亿美元。而在1月31日,这些股份总价值为3.451亿美元。

36氪就此求证滴滴,截至发稿,滴滴并未置评。

与此同时,滴滴的IPO计划和IPO估值也出现变动。一位接近投行的消息人士告诉凤凰网科技:“滴滴今年上半年就启动了上市计划,最早可能在11月登陆港交所,但安全事件导致IPO计划推迟,最快可能在明年3月上市,估值超过500亿美元,高盛将是主承销商。”据该媒体了解,目前滴滴暂时搁浅了IPO计划。

要知道,5月23日,香港经济日报也曾报道,滴滴最快下半年赴港上市,不排除以同股不同权形式上市。彼时,市场预估滴滴最终上市时,市值或能达到700亿-800亿美元。如今两次预计的上市估值,已经有很大的差距。而滴滴也矢口否认,称“从未有过明确的IPO计划”。

相比而言,从负面泥潭中走出来的Uber,对IPO估值有了更大的期许。10月中旬,华尔街日报报道称,Uber可能明年初IPO,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对它的估值预期高达1200亿美元。随后,《金融时报》也指出,Uber将在未来六个月IPO,上述所提及的两家投行是主承销商,而对它的目标估值依旧超过1000亿美元。

这也说明,滴滴想在估值上赶超Uber已经变得很难。而从全球超级独角兽的排行榜来看,它要逊于Waymo、蚂蚁金服、Uber、字节跳动等。

滴滴估值急速下降,主要是因为三个月内发生的两次顺风车乘客遇害事件,致使公司下线整改夜间出行服务、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加大对自有客服的投入、取消增长目标等。同时,监管部门也在鼓励哈啰出行、京东等想做网约车服务的公司。

内忧外患,让滴滴的商业价值在流失。

滴滴放弃香港ipo,滴滴港股发行价预估

滴滴被查,市值瞬间蒸发500亿!网友:帅不过三秒

“帅不过三天”来形容刚低调赴美上市的滴滴,再恰当不过。上市首日,滴滴市值达5000亿,截至目前, 受消息影响,滴滴在美股盘前突然跳水闪崩,股价跌去10%。市值瞬间“消失”500亿人民币。


在滴滴本次IPO中,滴滴发行价定为14美元,位于13-14美元/ADS的发行区间上限。最终发行3.17亿股ADS,比原计划的2.88亿股多10%。以14美元的发行价计算,滴滴此次至少募资44亿美元。

各路资本大鳄担任承销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华兴资本等。除了这些“ 大佬”财团外,滴滴这次IPO的承销商名单中还有多家中资机构。比如中金公司、中银国际、交银国际、建银国际、招银国际、工银国际和国泰君安国际等。 国内外“大佬”云集,助力滴滴成功赴美上市。

北京时间6月30日晚,滴滴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DIDI”。2021年7月2日中国网信网对滴滴进行调查。从上市被查,不到三天时间。 为何滴滴“帅不过三天”?

从中国网信网了解到,滴滴存在国家数据安全风险,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 才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反观这消息一出,外围市场,应声直下,以至于滴滴瞬间蒸发500亿人民币。

滴滴平台不论是用户还是司机都是实名制认证,并且需要绑定银行卡或者其他支付APP,这类信息无论哪种数据出现“被盗”,就会直接造成我们自身的数据损失。

一旦数据库被“拖库”之后,相关信息被公开售卖是存在可能的。 比如说信息里有一些车主信息,如果我是保险公司,我把这个信息买下来之后,我可以看 看他的 汽车 保险状况。如果信息里还存在用户信用卡账号、有效期限等信息,一旦信息被黑,不法分子就能用这些信息做黑卡,进行盗刷等等,这些都是数据安全问题。

目前来看,滴滴很配合网查,并且 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主动停止新用户注册。

至于,最后调查结果,不要妄加猜测,可以耐心地等待调查结果。

滴滴在招股书中披露,“ 计划将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扩大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的业务;另外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 共享出行、电动 汽车 和自动驾驶 在内的技术能力;约20%的募资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剩余部分可能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等 ”。

目前,国内外市场都已经趋近饱和状态,并且滴滴自从2018年以来一直保持市占有率第一的霸主地位,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业务,国内市场机会没有什么空间。只能试足国外。


从滴滴另一个愿景来看,提升共享出行、电动 汽车 以及自动驾驶技术是很有必要。目前这个市场还处于白热化竞争阶段,这一步弟弟或许可以用其30%甚至更高的比例资金去提升。

滴滴出行,行在路上,安全第一!只要控制了安全,未来可期!

滴滴放弃香港ipo,滴滴港股发行价预估

滴滴计划于2021年赴港IPO,估值600-800亿美元

文 | 万佩

编辑 | 黄俊杰


融资最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终于要上市了。


《晚点 LatePost》独家获悉,滴滴计划于 2021 年上市,上市选择地或将选择香港,目标估值约为 600-800 亿美元,目前正与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在内的投行接洽。


滴滴成立于 2012 年,成立八年间,滴滴融资上千亿元,也有着相当豪华的股东阵营,曾获得软银、阿里巴巴、腾讯等支持。


滴滴在 2018 年顺风车安全事故后,在全公司 “修炼内功” 的主旋律下,增长趋缓。而后在 2020 年疫情期间,网约车订单量一度跌至 1000 万单以下。滴滴总裁柳青在内部会议上把这称之为滴滴的两次触底。


在此背景下,“一些投资人急于变现。” 一位受访对象如此认为。在私募市场,滴滴的部分股票交易价远低于在 2017 年获得的 560 亿美元估值。


Uber 2019 年上市时,间接披露滴滴估值已经降低至 516 亿美元。据《晚点 LatePost》了解,一家大型基金在 2020 年以 350 亿美元估值的价格收购了滴滴一部分老股。


经过一年的恢复,投资人对滴滴的信心有所回转。一方面是因为主营业务网约车订单量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且滴滴多项新业务都有进展。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巨大变化,滴滴对标的 Uber 市值也有了巨大提升,从不到 300 亿美元的低点,反弹至 900 亿美元以上。


一位行业分析人士称,滴滴将上市地点选在香港而非 Uber 所在地美国,主要因为美国政策并不明朗。


2020 年 12 月美国国会通过《外国公司控股责任法》,要求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提供审计底稿,连续三年不提交的公司将会被退市。而中国《证券法》则禁止境外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直接核查中国上市企业审计底稿。


2021 年 1 月,美国证监会宣布将中国三大运营商退市。


此前曾传出美团有意收购滴滴的消息。但滴滴、美团两边的关键知情人士分别对《晚点 LatePost》表示消息不实,双方没有正式洽谈过。



为了冲刺上市,滴滴在 2020 年 3 月,宣布了 0188 计划——即在三年后,实现 0 重大安全事故,每天服务超过 1 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 8%,全球每月服务用户超 8 亿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滴滴多条业务线一齐发力。《晚点 LatePost》曾报道,四轮车承担其中 5000 万单,两轮车和国际化分别为 4000 万和 1000 余万单。


据了解,滴滴网约车(含花小猪)实现了同比近 30% 的增长,日订单超 3000 万;青桔单车 11 月峰值突破 2300 万;国际化日订单超 500 万。2020 年初,滴滴每月服务用户 3 亿人,10 月已达 4 亿。


以滴滴为主的网约车市场兴起后,中国人的交通开支并未因为技术的便利而大幅上升。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过去四年,中国人均交通通信费用每年增幅都在 7% 上下。这个增幅略低于中国人的可支配收入增速,也低于中国人的消费支出增速。


像 Uber 一样,滴滴不仅继续投入出行,还在进入本地生活市场。2020 年,Uber 外卖收入基本与网约车收入持平。滴滴则进入社区团购市场。


一位滴滴人士称,疫情发生后,人们出行需求急剧减少,滴滴开始意识到,仅靠单一的出行业务不够稳固。从出行延伸到本地生活服务是必要一步。


2020 年 4 月,滴滴成立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这也是当今大小巨头竞相参与的赛道。橙心优选已成为当前滴滴优先级最高的项目。滴滴 CEO 程维在滴滴曾对内称,投入不设上限,目标是市场第一。


原网约车 CTO 赖春波、原小桔有车总经理刘杨和原网约车平台乘客负责人张可帅均在近两个月被调任橙心优选,分别负责履约、产品和运营等相关工作。滴滴高级副总裁陈汀也不再担任小桔车服总经理一职,专注橙心优选的管理。


上线半年多后,橙心优选日均订单量超 1000 万,与美团、拼多多相差不大。社区团购是个生鲜零售生意,滴滴经验不足,客单价、开城速度均落后于前两者。但一位美团人士认为,滴滴的表现总体超出预期,最后能不能取胜将取决于滴滴的迭代能力。



一位滴滴人士表示,增长需要更智能的工具和更高的人效。组织架构调优是关键一步。


滴滴 历史 上经历过三次大的组织架构调整,每次都是在滴滴发展出现新的压力与挑战之时。一次是与 Uber 合并后,赶上网约车新政,主营业务承压。2017 年 2 月,滴滴整合内部重复的业务部门,成立快捷出行事业群、品质出行事业群,并新成立智慧交通 FT 团队和国际业务事业部。


第二次是 2018 年 12 月,滴滴刚刚经历两起顺风车安全事故,针对 “安全与合规做了一系列调整:升级安全管理体系,集团增设首席出行安全官、首席信息安全官等一系列职位,并在地方事务部设置应急处置部和地方公安及应急管理联络部。


2020 年末,滴滴进行了第三次大的组织架构调整。滴滴取消了网约车平台公司运行近两年的 “CEO 执行总裁” 架构,由孙枢一人担任网约车平台公司 CEO,并兼任花小猪打车总经理,管理整个网约车业务。原网约车平台公司 CEO 付强出任新成立的城市运输与服务事业群 CEO,管理新并入的两轮车、代驾、跑腿、货运业务。


最近一次调整前不久,多名滴滴高管离职,包括滴滴高级副总裁、普惠出行与服务事业群总经理付军华、国际化事业部 COO 仇广宇和滴滴网约车执行总裁陈熙等。


网约车负责人由两人并为一人的同时,其内部架构也进行了两年来最大的调整,将各城市运营补贴决策收归总部、通过中台管理城市运营。这也是滴滴提高人效的表现。


一位接近滴滴高层人士称,网约车毛利本身很低,滴滴真正的壁垒在于利用规模效应把费用率压得更低,这就要求滴滴必须全集团上下一心,“你必须指哪儿打哪儿,团队 all in,把所有的力气都花在一个方向上不要有冗余。”


- FIN -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怎样跑顺风车赚钱,如何专门跑顺风车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