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那多喝热水啊”。多喝热水这个万能答复似乎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使用。人们一听到别人身体不舒服,感冒了,第一反应就会说多喝热水。但是有人说感冒多喝热水并不准确,因为喝的热水温度又不够高又杀不了菌,多喝热水只是一句安慰的话而已。那么,感冒到底能不能大量喝水呢?怎么喝才合适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感冒期间不能大量喝水?
1)感冒多喝热水有用
感冒期间多喝水其实并不仅仅只是一句安慰,多喝水最明显的影响就是会导致尿量的增加,从而使得身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在体内被稀释,并且随着尿液排出体外,避免炎症因子持续刺激细胞和组织,控制炎症反应。
而且很多人感冒的时候,会伴随着体温升高和代谢的加快,甚至可能伴随呕吐、腹泻等,身体内的能量消耗也很大,所以就可能导致体温升高,这时饮用足够多的水可以防止因为这些代谢异常而导致的脱水,如果存在腹泻、呕吐,甚至需要在喝水的同时适当补充电解质。
另外,感冒期间多喝水可以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喝水可以让药物的成分更快地扩散到身体里。特别是退热药,通过发汗把身体里面的热量带出来。如果体内没有足够的水分,退热药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且很多药物对肝肾是有一定毒性的,多喝水的话可以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使药物的副作用降至最低。
2)感冒后过量喝水的危害
喝水虽然对感冒的预后好,但是并不是越多越好,一天的饮水量建议在2000毫升左右,最多不要超过3000毫升。特别是不要一次大量的饮水,应间断性地喝水。一次喝一杯左右的量,不要超过300毫升,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喝,不要接连着喝,这样对肾的负担太大。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冠心病的人群,本身心脏功能和肾脏功能较年轻人有所减退,突然补充大量的液体,反而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3)水温要合适
除了喝水的量之外,水温也应该适宜,不宜过热也不宜喝凉水。超过65摄氏度的水会烫伤食管和胃粘膜,造成粘膜损伤,甚至可能引发食管反流或食管癌。过冷的水则会刺激胃肠道,诱发感冒呕吐和腹泻,反而加重病情。所以喝的水温在30到40摄氏度左右最佳。
结语
总之,感冒了是可以多喝点温水,但是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虽然水并不能杀灭病菌,但是水作为生命之源,参与到我们新陈代谢的很多方面,多补充水确实可以有利于感冒早日康复。除了喝水之外,还需要多休息,必要的时候该用药的时候就得吃药。
参考文献:
[1] 董绍军. 感冒多喝水 因人而异[J]. 中国老年,2016,16:20.
#南方健康#
专家解读“多喝水治不了感冒”,大量饮水会有何危害?
喝水太多容易引起水中毒,影响心脏、肾脏功能,阻碍身体的恢复速度。
在生活中,经常有人告诉我们,生病之后要多喝水。尤其是常见的感冒和发烧,喝水似乎就是良药。实际上在生病的时候,喝太多水并没有好处,反而会影响心脏和肾脏的功能,这两个器官的负担加重,感冒恢复速度就会大大降低。
1、多喝水治不了感冒
生活中常见的感冒,属于自限型疾病,这种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吃药也能够自愈。很多人在感冒后,都不会想着去吃药,按照正常的生活习惯,三到七天左右就能自愈。喝水对于自限型疾病,好处在于缓解感冒带来的一些症状,像是咽喉疼痛、嗓子发炎、疼昏脑胀等。适量喝水,可以让自己舒服一些。
2、大量喝水的坏处
水是生命之源,一个人想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喝水,在一定程度上水比食物还要重要。不过我们在补水的时候,要讲究一个原则,那就是适量。喝太多水可能会导致水中毒,一些具有基础病变的人,可能还会影响到身体器官。尤其是在夏天,经常发生水中毒事件,就是在短时间内补充了大量水分。
3、不同感冒的治疗
普通感冒不用治疗,只要拥有正常的生活习惯,就能慢慢恢复。不过除了普通感冒,还有流行感冒,身体免疫力不强,很难依靠自身机能恢复。这个时候最好去医院,吃药、打针、输液,配合医生的治疗。为了预防感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强锻炼。通过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让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正确对待疾病,不盲目去做一些事。生活中长辈的一些劝告,有一定道理,可我们没必要过度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