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相信很多人都玩过,对于那些喜欢追求刺激游戏的人来说,过山车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但是,在英国有个艺术家却将“过山车”玩出了新花样。
2016年1月17日根据《英国邮报》报道,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建筑工程师设计了一套拥有七个回环的过山车,人坐在上面转一圈,必死无疑!
这个过山车被称为“死亡机器”,在上面坐完七个回环就可以引发脑死亡,最终实现“安乐死”。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安乐死的“过山车”。
但是他的这个设计引来众多异议,乘坐过山车的这种死法,真的如设计师所说的,能够“无痛、安乐”地离开这个世界吗?
01 什么是“安乐死”?生老病死,本身就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在体验过人间疾苦和幸福之后,最终都将走向死亡。
有的人是自然死亡,有的人是被病魔折磨致死,对于后者而言,如果能有一种幸福的死亡方式,那对于自身来说也是一种救赎。
而为了让这些身患重病的病患,早日脱离身心的煎熬和病魔的折腾,让死亡变得不那么痛苦,“安乐死”就随之诞生了。
安乐死(Euthanasia),顾名思义,就是让人处在一种幸福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死去。这个词源自希腊文,意思就是“幸福”地死亡。
它被认为是一种“无痛行为”,主要是针对那些患有重病的病人,并且经过证实确实是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可以采取对其停止治疗或者是停止使用药物,让病人没有痛苦地死去。
在现实社会中,安乐死,比较常见的是用在动物的身上,而对人实施安乐死,仅限于一些被允许的国家。在我国是不允许对人实施安乐死的。
如果要对人实施“安乐死”,必须要经过医生和病人的同意才能做,这也是一种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的表现。
目前来说,安乐死一共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主动型。主动的意思就是说在经过病人的同意以后,且病人确实是处在“极度痛苦,不能忍受”的前提下,医生可以主动结束病人的生命,本质上就是病人主动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听起来虽然很残酷,但是如果长期承受无法忍受的病痛折磨,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结束生命就是结束了病痛,这对病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不过主动安乐死,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是允许的,比如荷兰、瑞士、日本等国家。作为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荷兰对“安乐死”年龄有着严格的限制,荷兰法律规定实施安乐死的最低年龄在12岁。
第二种是被动型。被动的意思就是通过停止对病人的治疗或者停住让病人服用药物,让病人在自然的状态下死亡;或者是协助病人通过服药等方式亲自结束自己的生命。
不管是主动型还是被动型,这两种方式的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基本上都是以结束病患的生命为目的,帮助病患减轻痛苦,在一种安乐的状态下离开人世。
02 “过山车”安乐死的原理是什么?实施安乐死的方式其实有很多种,其中被人们所熟知的方式,大概有三种。
一种是注射含有剧毒的化学物质,剂量小,死亡速度快。服用或注射后,病人会在1-2分钟左右会失去意识、心跳骤停,直到死亡。
一种是注射凝血剂,就是让药剂在血管中起到凝血作用,形成血栓堵塞静脉,从而达到安乐死的效果。
还有一种是“自杀胶囊舱”,这是一种辅助自杀的设备。胶囊舱里装有氮气设备,启动胶囊舱以后,舱内的氧气在30秒内会迅速下降到1%,人会在失去知觉后平静地死去。
2016年,英国的艺术家朱里昂纳斯·乌邦纳斯,发明了一种新方式,即“过山车”安乐死。
乌邦纳斯觉得,使用普通的药物注射安乐死,这种方法太过于平庸无趣,既然选择了面对死亡,为何不在生命最后一刻体验一下刺激的感觉呢?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他设计了用来执行安乐死的“七连环过山车”。
这款过山车一共有7个回环,整个过山车的高度在487米左右,当过山车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候,开始向下俯冲下落,这个角度几乎是垂直的。在七个回环之后,回环由前至后直径越来越小,全程大概只需要三分钟,就可以致人无痛死亡。
当过山车开始缓缓上升的时候,大概需要经过一分钟,到达最高点,准备启动坠落指令时,当事人如果不敢面对,也是可以选择终止的,选择放弃死亡,那么过山车就会将人重新送回到地面上。
在实施这种“过山车”安乐死的时候,决定是否接受这种安乐死的方式,就在过山车到达最高点487米处,当事人是否按下死亡键。
那么这个“过山车”安乐死的设计原理究竟是什么呢?
有专家指出,这种过山车安乐死,实际上就是通过巨大的重力加速度,让人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超重反应,大脑的血液会流动到身体和脚,这就相当于把整个人倒过来,倒过来以后人的大脑就会缺氧,缺氧的话人的意识就会变得模糊,最终死亡。
对于人体而言,各个器官的神经承受能力是有一个极限值的,一旦通过外力或者其他力量突破了这个极限值,那么就会引起器官衰竭以及局部地区供氧不足。
乌邦纳斯的这趟“死亡列车”,一共设置了7个回旋,最高的高度达487米,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乌邦纳斯曾说过,他的这个设计在模拟测试时,很多人压根撑不过两个回环,就已经死亡了,设计7个回环,还是太保守了。
因为与其他普通的过山车相比,这趟“死亡列车”的下坠速度非常之快,很多人可能在急速下坠的过程中直接导致心肌梗塞。
在乘坐的过程中往往前两个环就能达到一般人的器官极限值。所以乌邦纳斯认为,实际上如果人真的乘坐这趟过山车的话,在前两个环节就必死无疑了。
那他为什么当时要设计7个回环呢?之后设计的5个回环,主要是出于担心,怕有意志力超强的幸存者能熬过前两个回环,所以才又增加了后面的5个回环,乌邦纳斯说:可以肯定的是,经历了7个回环的人必定会引发“脑死亡”。
对于“过山车”安乐死,乌邦纳斯认为,与普通的通过药物结束生命的方式不同,这种安乐死可以让人们在“兴奋与快乐”中结束生命,这将是一个“另类的死亡”。
那“过山车”安乐死真的可以让人带着快乐的心情去迎接死亡吗?
作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交互设计学的博士,“过山车”安乐死的设计者乌邦纳斯,结合自己在游乐园的工作经验,设计出这种“另类的安乐死”。
他个人觉得,既然安乐死是合法的,那为什么不让它变得更有意义呢?比如说只要坐一次过山车就能够在兴奋和刺激中往生,是不是让死亡变得更加快乐呢?在这种设想下,他便设计出了拥有7个回环的“过山车”。
对于乌邦纳斯而言,他觉得对于神经强悍的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当这个“过山车”安乐死的方式被公之于众的时候,有的人表示支持,但更多人对这种行为产生质疑和反感。
对这种方式,表示支持的一方认为,那些接受安乐死的病人,大部分都是饱受病痛折磨,很多时候都只能选择卧床休息,连地都下不了,如果能在去世前体验一次“过山车”的刺激运动,会给他们一种健康活力的感觉。
但对这种方式反感的人则认为,这不是快乐的死亡,很可能是被吓死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刺激的运动,当刺激到一定的程度,就只剩下惊恐和不安了,在这样的状态下死亡,反而是一种更痛苦的折磨。
那“过山车”安乐死到底会不会让人感觉到快乐,并在快乐的状态中死亡呢?据顶级大脑专家表示,乌邦纳斯设计的“过山车”安乐死,这种方式并不会让人快乐地死去。
因为过山车的下坠速度非常之快,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可能会导致人体承受不了,出现恶心或者其他不适症状,整个过程不仅不会感到兴奋和快乐,反而会让人更加不舒服。
英国的脑科专家也曾评论说:“这可能比正常的安乐死更痛苦,这是一种疯狂的实验。”
多巴胺是一种常见的兴奋神经递质,它可以带给人们快乐和兴奋等正面的情绪。
“过山车”安乐死就是利用多巴胺来抵消面对死亡时所感受到的痛苦,这种方式是通过急速下坠的方式,导致缺氧造成脑死亡,但实际上这种痛苦并不会被多巴胺所完全覆盖。
随着大脑缺氧程度的加深,人体内的各项身体机能开始下降,多巴胺的分泌也会随之减少。
虽然后来大脑由于脑细胞大量死亡而无法对外界产生的刺激做出反应,但即便是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人类在本能的求生欲驱使下仍然会感觉到死亡带来的痛苦。
再加上缺氧带来的窒息感和恐惧感,乘坐过山车安乐死的人很大概率还是会感觉到痛苦,并在痛苦和恐惧中离开这个世界。
04 “安乐死”到底合不合理?关于安乐死,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有的人支持安乐死,有的人持反对意见。到目前为止,全球只有少数西方国家承认安乐死的合法性,在我国就不允许对人实施安乐死。
对于那些支持安乐死的人,他们认为生命是属于个人的,每个人都有权对自己的生命做决定。既然人们可以选择“优生”,为什么就不能有“优死”的选择权呢?
对于请求安乐死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病到无法医治的地步,因为实在是无法承受病痛的折磨,活着对他们来说生不如死。
“安乐死”对于临终病人来说,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通过安乐死加速自己的死亡可以帮助减轻痛苦,尽早从苦海中解脱出来。
当然,这也只是包括那些无药可救或者是已经出现脑死亡状态的人群,正常人是不在安乐死的范围之内的。
如果承受不了病痛的折磨,病人自愿选择用安乐死的方式来结束生命,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假如眼看着病人被病魔折磨得生不如死,却不同意通过“安乐死”的方式帮助他们解脱,那对病人来说则是变相的痛苦折磨,这是一种非常不人道的行为。
而对“安乐死”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这种行为就相当于人为地让这些病人死去,这是一种“谋杀”。在缺少法律和社会伦理支持的现代社会,医生帮助病人安乐死的做法与“谋杀”没区别。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且都有着其自身的价值。“求生”是每个生命体的本能,就算是身患重病的病人,又或者是植物人。
从医者的角度看,都应该竭尽全力地去挽救,而不是直接为其执行“安乐死”,毕竟现实社会中,就曾有植物人多年后清醒过来的真实案例。
假如成了植物人的病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执行“安乐死”,那他就永远失去清醒的机会了,从这个角度看,“安乐死”的执行无异于“谋杀”了。
现代科技和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可能当前治愈不了的癌症疾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研制出救治方案,所以,不论是对医生来讲,还是对病人及家属而言,都应该尽一切可能地去救治病人。
另外,如果安乐死合法化了,那很可能会有人利用这种方式进行犯罪或者为了摆脱病人,选择对其进行安乐死。
比如说家中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脑瘫患儿、残疾人等,这些人可能都无法开口为自己做决定,又或者是受到了亲情道德绑架,被实行“安乐死”。
曾经就有一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关于老人超过一定的岁数,为了节约口粮,这些年事已高的老人就会被子女送上荒山,任由他们在山上自生自灭。
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安乐死”,虽然残酷但也现实,有些老人为了替子女着想,也心甘情愿坐等死亡的来临。
而且如果安乐死变得合理之后,对于那些身患重病的人来说,为了不给家里人增加负担,他们就很容易选择结束生命,不是因为承受不了身体上的伤痛,而是承受不了对家人的拖累,这种心理负担才是让他们轻易放弃生命的关键所在。
从以上角度来看,安乐死不仅仅是一种涉及死亡的过程,它与道德伦理和法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对于安乐死究竟是好还是坏?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过山车”安乐死的方式,最开始被公布出来的时候,就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争议,批判声更是源源不断。所以,这一设计,目前也仅仅是一种假想和模拟的模型,实际上并没有开始修建。
一直以来,安乐死都被认为是有尊严的死亡,但是有勇气选择以“安乐死”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还是内心非常强大的人。
虽然在有些国家,安乐死被合法化,但因为安乐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责任,在对病人执行“安乐死”的时候,程序非常严谨且复杂。
从其中的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选择使用静脉注射进行“安乐死”,那么静脉注射的开关,除非是当事人自己开启,其他任何人都无权开启,因为一旦得到了医生或者其他人的协助,帮助开启开关,那么这些人将会被当成谋杀的嫌疑人。
而如果通过“过山车”安乐死,全程都是当事人自己独立完成的,签订协议,然后自己坐上车,然后自己按下死亡按钮,在亲人看不见的地方,让生命在空中戛然而止,也算是对他们最好的一种心理保护吧!
不管安乐死好坏与否,在一些国家它的的确确已经被合法化了,即便是“过山车安乐死”既然已经被提出来,那么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我们也不能用狭隘的眼光去评判其中的对与错。
安乐死已经被一些人所接受,“过山车”安乐死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会被人所接受,但是不管是何种方式,对于生命我们都应该心怀敬畏。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每个人都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只有活着才会有生的希望。
但是对于那些长期遭受病痛折磨,已经病入膏肓,身体已经无力支撑接下来的折磨和医治的病人,对其进行友善的“安乐死”,让他们早日得到解脱,或许也是可以接受的,对于这种情形下执行的“安乐死”,我们也应该给予尊重。
参考文章[1]什么是安乐死?解析安乐死面纱
[2]安乐死过山车:刺激同时结束生命(图)
英国“安乐死”过山车,3分钟一圈去天堂,该限制还是支持?
死亡与生命,是自古以来亘古不变的话题。死亡是大部分人无法面对的问题,大部分人都惧怕死亡,因此从古时候就流传着"长生不老药""永葆青春"的话题,想要活在最美、最青春的年纪。
很多人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不畏生死,但是他们无法直面疾病带来的痛苦或者精神压抑的折磨,所以他们选择了安乐死。
在英国,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过山车"安乐死",只要人坐上过山车,然后转一圈,回来时人已去天堂。
安乐死的发展史
在许多欧美国家中,很多人崇尚"人权自由",所以他们觉得每个人都可以自主选择生死。但是大部分死亡方式都是痛苦、残忍的,以致于一些想死的人不敢死。为了减轻人死亡的痛苦,慢慢产生了"安乐死"的方式。
安乐死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很长的历史。在斯巴达时期,政府为了让族人身体健康,处死了很多不健康的妇女儿童。但是这种方法很残忍,随着社会的进步,安乐死方式慢慢地变得人道文明,更多的是"自杀",而非"他杀"。
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这样写到:自杀是一种解除无法治疗的痛苦的一种方法。16世纪时,人文主义逐渐兴起,人权越来越被重视。
因为主张天赋人权,以及出于对社会效益和人权自由的考虑,安乐死逐渐被很多国家合法化。
到了1935年,英国更是出台多部法律制度规定安乐死的内容,并成立了第一个自愿安乐死合法化委员会。几年之后,美国、瑞典、挪威等国家也成立了同样的自愿安乐死协会。
1976年,日本建立安乐死协会,提供安乐死的建议和设施。1978年,荷兰通过了部分严格的法律规定安乐死制度,允许为部分永久不能治愈的患者实施安乐死来减轻痛苦。
面对疾病的痛苦,有人选择继续寻找"长生不老"的方式或者乐观度过余生;也有人承受不住痛苦,开始寻求死亡来"解脱"余生,因为有时候活着比死亡更加痛苦。
为了解脱,人们开始寻求一种缓和、直接的死亡方式,希望可以不带任何痛苦的、安然地离去。
到了21世纪,同意安乐死的国家越来越多,支持安乐死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赞同:用死亡的权利和自由摆脱疾病的痛苦折磨。其中最典型的国家就是英国,英国主张死亡自由,并且有自己独特的安乐死方式。
英国的"过山车"安乐死
安乐死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手术死亡、麻醉死亡等。这些方法,大多数可以让人在死亡的时候感受不到痛苦,但是这些安乐死方式也存在一个共同致命的缺点:耗时较长,死亡需要等待。
英国作为最早推崇安乐死的国家之一,为了解决安乐死"耗时长"的漏洞,发明了一个新的安乐死方式——"过山车安乐死"。据说这种"过山车死亡方式"的死亡速度非常快,人只要坐上过山车,转一圈回来就变成一具冷冰冰的尸体,而这整个过程只需要三分钟。
其实这种"过山车的安乐死方式"与我们在游乐园玩得普通的过山车是十分相似的。只不过英国的过山车加高了过山车的高度以及过山车旋转的弯度。
因为这种高难度的设计,让人在过山车飞速旋转的过程中产生晕眩,让大脑因为承受不住强烈的刺激和压迫而休克,最后导致人的脑死亡以及意识昏厥。
比起其他的安乐死的方式,这个坐"过山车"安乐死的方式更加快速、简便。这种方式听着好像人在体验游乐园的刺激,仿佛让人回到了童年,而不是在安乐死,所以说并不会很痛苦。
这种过山车的方式是完全尊崇本人的意愿的,没有任何人可以逼迫你,你可以自由选择。
"过山车安乐死",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生死
很多西方国家的医疗机构提供的死亡方式中,人们只有一次选择机会,一旦注入药剂或开始手术,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如果有的人在等待死亡的过程中反悔,也没有办法回光返照,只能绝望地等待死去。
而英国的过山车的死亡方式避免了这个问题,人一坐上过山车,就意味死亡之路开始。但是,如果你心里还在动摇,出现了"不想死"的念头,你可以立即按下椅子上的"暂停"按钮,那么过山车就会立刻停下来。不想死的人,只是体验了一场刺激的过山车游戏而已。
可以说,英国的过山车死亡方式是特别的、人性的,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生死,也给了自己一次选择重生的机会。因为很多人选择死亡并不是因为害怕死亡,而是无法疾病带来的折磨,一时想不开,然后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
当他们坐上过山车时,真正面对死亡之神,很多人会对世间抱有遗憾,会重新看待生命。因此可能会选择活下去,那这时,只要按下"暂停键"就可以了。
慎重对待生死,不随意放弃生命才是对生命真正的尊重。
限制安乐死
安乐死是一种体现人权和自由的表现,是出于对患病的人的一种解脱和保护,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安乐死的方式。
但是安乐死这种服务在我国医疗机构和个人家庭中是被严格禁止的。包括在亚洲很多国家,安乐死也不是完全放开的,它受到严格的限制。
为什么呢?因为安乐死是一种剥夺人的生命的一种方法,很多国家的法律不够完善、公民的认知度不高。如果全面放开安乐死,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违法犯罪,法律的权威会被威胁,同时人权也会被干扰。
所以说,安乐死的实施要需要被严格控制和执行,实施安乐死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
因此,我们应该谨慎选择安乐死,谨慎结束生命,只有这样才是对人权和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就像惠特曼曾说过:"当我活着,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
英国安乐死过山车,转一圈仅需3分钟,下来时已成一具尸体,什么原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思潮的碰撞,人们越来越多的思考和发言,很多观念逐渐被大众认知并得到认可。其中,便包括平静地对待死亡,主动选择死亡这一种观念。在人们看来,生命何其珍贵,它是我们进行一切物质行为和精神行为的基础,只有自身生命的存在,才能够使我们享受其他的物质。
但是,当生命逐渐老去,当病痛逐渐加深,当人们只能够躺在床上身体无法移动,似乎剩下的生命只能够静待死亡来临的时候,有些人会厌恶这样的生活,想要自主的选择在生命还残存美丽的时候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了满足人们这样的需求,一项名叫“安乐死”的服务被推广出来,满足这些人们。在英国就有一款安乐死过山车,在上面转一圈仅需3分钟,等到下来时人却已成一具尸体。
自主选择
安乐死,之所以取这样的名字,是那些想要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人,希望能够安稳地、平静地、感受不到痛苦地、快乐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们看来,不仅仅新的生命的出现代表着快乐,自己的生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结束,没有苦痛的结束,是令他们感到幸福的。当然,这必定是他们经过慎重的反复思考之后,由自己主动做出的、成熟的决定。毕竟每个人的生命都不能重来,都是仅此一次的。
通常选择这样方式的人群,都是身患重病没有治愈可能的重症病人,他们已经不能够自理,每天就如行尸走肉一般,勉强地存活于世。或许生命体征上他们依旧活着,但是身体已经完全没有了感知,甚至很多人的意识在大部分时间都是混乱的。对于他们而言,活着似乎就是在等待,痛苦的等待。因此,与此等待未知的时刻,不如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来告别人间。
限制提供
当然,作为一种剥夺他人生命的服务,这种服务在我们国家是禁止提供的。一方面,法律的规定还不够完善,中间有很多模糊地带,无法划清责任。另一方面,道德上大众并不认可这种结束生命的方式。因此,得多国家不提供这种方式。但是在西方某些发达国家,某些通过国家审核的医院或者机构提供这样的服务。
这些机构,提供的是注射的方式。通过注射少量的有毒物质,会使得人的身体器官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枯竭,仅仅在五分钟内便会逝去。在这段时间内,人的精神会感到极度的亢奋,面部甚至会因此微微泛红,看起来就像是在因某事开心一样。直到他们的生命真正结束的时候,面部也会保留着红晕。或许对于那些选择这样的方式的人来说,这正是他们喜欢的模样。
过山车新服务
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究提供新的安乐死的服务。有个英国的科学家团队便研究出一个用过山车来完成安乐死的服务。过山车用密集的、多个高度逐渐增加的超强弯道组成,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速度也逐渐加快,给人们身体的压迫逐渐增加,直到增长到人的身体不能够负荷的程度,从而达到安乐死的效果。
在过山车运行的前段,速度较为缓慢,能够通过控制停止运行。科学家在座椅的扶手上设置了明显的按钮,一旦人们后悔便可按下按钮,列车便会停下缓慢运行回起点。当然,若是随着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并没有选择放弃的话,过山车的运行速度便会越来越强,当从高处俯冲下来的巨大压力使得人体内脏受到巨大压迫时,便能够达到死亡的效果。坐完一次这样的过山车,只需要三分钟,当列车结束运行的时候,早已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当然,面对无比珍贵的生命,很少有人能够选择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毕竟没有真正面临离去的那一刻到来之前,没有人能够知道自己的恐惧有多大。因此,虽然现在有机构提供安乐死服务,但是在真正执行之前会进行反复的确认,直到对方表示自己十分坚定不会后悔之后才会执行。
自己的出生我们无法决定,但是可以自由地选择离去的方式。有些人就喜欢等待生命最后一刻的到来,不想错过生命的每一刻。而有些人喜欢在自己仍旧尚存美丽的时刻,结束自己的生命。当然,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都是自己的自由,我们没有权利评价他人的决定,尊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