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伟
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打击性侵亦是其中焦点。七年来,性教育专家陈静奔波于校园和社区,通过坦然谈“性”,帮助儿童建立隐私感,学会自我保护。(6月1日 澎湃新闻)
关于“性”,人们总是习惯避之不谈,以至于孩子们对身体的认知并不全面。在上海新世纪小学的一堂性教育课上,当被问及男生与女生的区别时,有人回答喜好不同、声线不同、头发长短,只有一位小女生回答说“男生有小鸡鸡,女生没有”。当时她环顾四周,全场寂静,她迟疑了,仿佛自己答错了一般。
明明回答的一点问题没有,为何要对自己表示怀疑?就是因为大家对“性”戴了有色眼镜,认为这些就算知道也不能宣之于口,不然就是羞耻的。只是就算孩子们接受了这样的思维桎梏,但同样对“性”保持着天然的好奇。就当老师要为大家展示生殖器图片时,大家一边害羞地捂眼睛,一边又默默地挪开一个缝隙,所谓的身体诚实大体就是如此。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性”是羞羞的,但高年级的同学则表达非常直接。对于“性”这个字,他们不愿在性格、性别、亲密关系这样的边缘词游走,取而代之的是“童养媳”“月经”“怀孕”“黄赌毒”……其中不乏充满暴力的字眼。或许我们会惊讶,但在信息化时代,孩子们真不缺了解渠道。
对于“性”我们不该再遮遮掩掩了。据报道,2020年,中国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332起,平均每起案例受害儿童2.55人。几年前,某高中物理老师性侵男学生的事件还历历在目。被侵犯男生居然并不知道该怎样去定义这个行为,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猥亵、什么是性侵。至此不禁发问,学校不教、家长不教,难道要让犯罪分子去教?
儿童性侵不光是社会的问题,学校和家长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性教育总是被“边缘化”。好一点的学校开设生理卫生课,但对“性”往往没有涉及,有的直接连生理卫生课都没有。家长朋友们当被孩子问“我从哪里来”时,有多少是回答“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充话费赠的”“淘宝淘的”呢?能告知孩子隐私部位不能让别人摸的,少之又少。他们都不知道啥是性侵,让他们怎么防?
“性”并不羞耻,性教育要做的就是尽快实现“性脱敏”,培养孩子们的防侵害意识。无论是课堂还是亲子沟通,大家要像谈论耳鼻口等器官一样,坦然谈“性”。同时,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性教育。比如根据年级层层推进,从生理区别、私密部位保护到对猥亵、性侵等的认定。最终通过抓好性教育,为打击性侵多添一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