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事件

中国大陆旧纪元的最后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刚刚落幕,新当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根据会议关于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于当晚六点率领全部会议代表来到了天安门广场上,举办了一场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仪式。此时距离开国大典仅有21个小时。

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仪式

随后的三年里,由17个部门、单位组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的前期设计和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

1952年,由美国毕业归国的土木工程硕士陈志德从北京市建设局被调到了兴建委员会,他先是跑遍了首都的各大图书馆,又花了三个多月去往全国各地,最终在青岛浮山上找到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原料,用来做纪念碑碑心石的整块花岗岩。他的方案获得了通过,这块石头将被铭刻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字样。人们真切希望,这块石头也会尽可能做到永远不朽。

陈志德

当“共和国第一碑”的名誉传到浮山石料厂时,人们的心情十分激动,厂长王文健领着王忠禹、朱培成两位老石匠开始上山选料,其实,整座浮山的石头在他们心中已经了然于胸,但这毕竟是一项天大的政治任务,谁也不敢有半点马虎心理,经过三天的走走转转,他们不约而同地把采石地点定在了浮山东南侧的大金顶。在那里,他们找到了一片浑然天成的山石。

他们开始谨慎地验证,采用了水漫的方式不停地在山石上浇水,通过这个过程观察山石上有没有细微的裂纹。整整浇了一天的水后,他们欣喜地下了结论,整片山体,浑无半点裂缝!

按照上级交代的任务,必须从山体上剥离出一整块三百吨的山石,剩下的问题是,没有任何记载,历史上有过从山体上凿下一块如此重量的山石的先例,哪怕陈志德从国内各地找来的十几位专业人员,也都望着巨大的山体犯了难。

正当陈志德一筹莫展的时候,当地几位老石工跟他说,崂山脚下有一位叫李开山的老石工,他的手艺最精湛,当地人称“石神”。

“石神”李开山来到山体前,也着实吃惊,虽然他之前受雇于国民政府办事机构,也曾在崂山地区遍采过巨石,但三百吨这个要求对他来说也是闻所未闻。

经过仔细打量、论证,他决定用放闷炮的方式,来炸出这块石材。

一排闷炮放完之后,效果很不理想,只在巨石的边缘炸出一点缝隙,为了防止对巨石形成破坏,闷炮只能放一次,之后便是艰苦的手工操作。石匠们在缝隙中用钢楔子一点点地开凿,打进去了一百把钢楔子。

但这仍然无法把巨石从山体上分离,哪怕一条裂纹也没有出现,简直令人绝望。

李开山只好另辟蹊径,率领石匠们攀上大金顶,从高处一点一点地开凿出石槽,整个过程费时费力程度,难以言表。

凿出石槽后,石匠们转战石料底部,每隔四十多公分以钢管打上通孔,把石料底部打穿,再继续砸进钢楔,数十人挥舞大锤挨个敲击钢楔,逐一加压,试图使石块涨裂。

从第一个钢楔子凿进山体,到石材从山体上涨裂剥离,夜以继日,队伍整整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这块三百多吨的巨石被成功剥离后,在现场对巨石顶部做了第一次加工,凿掉了几十吨突出部分,巨石减重到了280吨。

下山之后,又按照尺寸要求,对巨石做了第二次加工,加工后的石料长14.7米,宽2.92米,中间厚1米,两边厚0.8米,巨石减重到了103吨。

基本符合最后的运输要求了,剩下的就是把这块巨石运往孟庄路石油公司专用铁路货运站,这是一段距离仅为十五公里左右的路途。

在当时的条件下,仍然没有任何公路运输车辆可以满足这项要求,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与山东省联运公司青岛分公司下属的青岛市搬运公司起重运输队签订了运输合同,让他们来完成这次艰巨的运输任务。

起重运输队在前期论证的时候,决定采用最古老的大件运输方式——滚木,开始时想用圆木做滚木,但圆木的承受力和形状都会有偏差,这次任务却是一个绝对不容许任何偏差的任务,为了保证此次任务万无一失,最后改用了鞍钢提供的无缝钢管初坯。

他们把碑心石吊装在一具9吨重的铁排上,铁排上再铺就木床,用四个千斤顶顶着,路面上先铺设枕木,由无缝钢管初坯充当滚木在枕木上滚动。前方由三台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牵引,另配置有一部推土机和一部卷扬机,由于每前进一段距离, 都需要把枕木和无缝钢管初坯移到前面,行驶速度非常慢。

后半程的道路要经过青岛市中心,青岛的道路是公认的比较逼仄狭窄,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前方必须配备有修路、修桥、拆房队开道,遇到不平之处就修路,遇到拐不过弯的地方就拆房加宽,日均行进速度仅为五百米。晚上停在哪里就在哪里搭起帐篷住宿,青岛市公安局组织现场警戒看守。

这一路走来,受到青岛市民的夹道欢迎,走到哪儿都有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到了铁路货运站后,又遇到了一个大问题,火车的载重也达不到要求,当时已经从东北小丰满水电站调拨了一辆载重90吨的车皮,这已经是全国之最,但即便如此,碑心石的103吨自重再加上垫木,势必将超过车皮最大载重的百分之十以上,铁路只能做到超载百分之十,否则将出现不可控因素。

在车皮上,石匠们进行了第三次加工改造,石料的厚度缩减为79厘米,重量降低到了94吨,才得以顺利成行。

从青岛到北京,今天的高铁只有四个多小时,当时却整整跑了七天,最高时速是二十公里,弯道时只有十公里。

从北京正阳门西车站到天安门,这几百米的距离,仍然是采取青岛市内运输的老办法,同样这批运输人员,耗时三天,终于运到了天安门广场的安装现场。

在安装现场,碑心石开始了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瘦身过程,这一次砍下了三十四吨重量,切割打磨后最终的重量停在了60吨这个数字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装现场,碑心石还经历了一次华丽转身的过程。

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之初,采取的是古代封建帝王那种坐北朝南的传统理念,铭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字样的碑心石是面向南方。后期论证中,将碑心石面向北方、冲着天安门方向的方案占了上风,因为在大型阅兵、群众游行活动中,人群要经过天安门与纪念碑中间的长安街,将碑心石面向这个方向更有利于集体观瞻。

最后的吊装也是重中之重,这个工序花费了六个小时的时间,当碑心石被吊装到二十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基座上的准确位置时,所有在场的一百多名包括郑振铎、梁思成、林徽因在内的专家们都长舒了一口气。

1958年5月1日劳动节建成揭幕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除了其碑心石,碑身整体的其他小块石材均为浮山出产,这种石料被命名为“中国灰”。

基座部分偏深色石材取自北京昌平,汉白玉部分取自北京房山。

除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来自浮山的“中国灰”花岗岩也被用于天安门广场周边的大型建筑,比如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所立的纪念碑,同样出自青岛浮山。

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落成后,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也随之取消,在此之前,委员会送给了青岛石料厂十四匹红布,以示奖励。

如今的浮山,石材开采行业早已被禁止,石料厂也早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消失在历史之中。

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市区东扩和新世纪的高科园建设,浮山也成为青岛市区的中心位置,北边是青岛市规模最大的居民区浮山后社区;南边跨过青岛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距离大海仅一步之遥;西边紧邻青岛的CBD;东边是日新月异的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图为浮山西麓观看青岛上合峰会现场烟花的视角)

建国之初,这里归属青岛市浮山区管辖,后来转为崂山郊区(崂山县—崂山区)。

浮山本身是属于崂山向西南方向延伸的余脉, 其山体约形成于白垩纪早期,距今已有一亿三千万年的历史。浮山共有九座山峰,东侧几座山峰脚下整个山体就是巨大坚硬的花岗岩,以肉红、灰白两种颜色为主,地质学家曾经给了它们一个专有称号——“青岛岩”。“青岛岩”被世界熟知,是因为在德据期间,德国殖民者在青岛兴建的建筑,石料几乎全部出自这里,浮山石被世界石材组织评定为“全球四大名牌石材”。

浮山九峰,自西向东,依次为西峰、大学峰、二贤峰、神笔峰、仙砚峰、雏凤顶、卧龙顶、浮山顶、东峰。

按照当时的记录,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巨石采自浮山大金顶,这个叫做大金顶的山头名字今已不存,按照各种记载,它原本应该位于东侧第二峰浮山顶的正南方山麓,通过观察采石的痕迹和周边卧龙顶、东峰的走势,大致可以判断出它的方位。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三四十年里,这里的地貌被采石破坏的比较严重,地面上留下了巨大的矿坑。一直到2000年,浮山已经成为城市中心,为了避免浮山这个城市绿肺被彻底破坏,采石活动才被彻底终止。原有的矿坑已被填埋,在此之上,又修建了别墅小区,碑心石的位置应该位于现在的御景峰小区北侧。

最后的题外话,之所以本篇文章写的比较长,是因为我爬过浮山不下百次。“浮山九点”,曾经记载了我的整个大学生涯。有成长的烦恼,有青涩的初恋,更有独身一人被困在海拔363米的卧龙顶上一整夜的担惊受怕。

《人民英雄纪念碑》,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事件

三百余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如何辗转千里运抵天安门的?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但是鲜有人知道,纪念碑的每一寸碑心石都是青岛人民的心血和骄傲。作为碑心石的主体花岗岩,是至今为止建碑史上用过的最庞大的一块石料,原来的荒料重达300吨。

当年我国的采石工艺是比较落后的,没有现代化装备不说,石料厂甚至还没有通电。面对这块巨石,即使是南京、上海招募而来的优秀技术工人都十分困惑,不知如何开采。后来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听说崂山下的一位“石神”李开山,就将他邀请过来一起商讨对策。终于,委员会商讨出了一个虽然费力但是也是最为稳妥的办法。工人们在碑石四周挖了一圈五米深的槽,将碑身整体凸显出来,然后在碑底部每隔0.4米打上通贯底部的孔,几十名工匠将楔子插进这些孔洞之中,并且利用8个承重200吨的千斤顶,听候指令同时开凿。

就是用这样的笨办法,石匠们为求稳妥细心开凿,经历了整整三个月才将这块300多吨的石料完全剥离出来,随后石匠们开始对石料进行初步的加工,最后将石料削减到102吨。采石已经成功了第一步,但是委员会又将面对一个更加巨大的问题,那就是运输。运送石材,当时人们第一反应肯定是用火车了。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铁路平板车皮的载重量只有40吨左右,根本没办法驼这102吨的大家伙。于是人们想到了小丰满一个运石油的车皮,最高承重能达到90吨。于是大家就向丰满发电厂借来了这个车皮。

安全起见,专家提醒委员会这段车厢的最多只能超重10%,也就是说超过100吨的话就会有危险了。于是石匠们继续开始对石料进行精细修整,最后让石料缩减到了94吨,加上运送的设备一起加起来一共100吨。

从采石场到青岛火车站,这一段崎岖的路程,人们是用最原始的办法——枕木和圆木一点一点运送过去,最多加上三辆大马力拖拉机,30公里的路途走了34天。

青岛人民将这块巨石送至列车之上,向北京缓缓行进。1953年10月13日,碑心石终于到达了终点站,朱德亲自带队迎接工作人员们的到来,到处都是鞭炮声和人们的喝彩声。三天之后,这块102吨的石料终于被运送到了纪念碑的工地,经过石匠们的精雕细琢,碑心石的最后重量是60吨。

1958年4月22日,雄伟的英雄纪念碑终于落成,观看落成典礼的有50万人之多。我们要要记住这些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开采就和运输、创造了奇迹的7000多名工人。

《人民英雄纪念碑》,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事件

人民英雄纪念碑简介

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中心。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建碑,毛泽东为纪念碑奠基。后经全国广泛讨论,确定碑型,于1952年8月正式动工兴建,1958年4月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   

碑通高37.94米,碑座分两层,环绕汉白玉栏杆,四面均有台阶。底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米。上层座呈方形。

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8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禁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为主题。

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性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雕刻着170多个人物,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

扩展资料: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统领了纪念碑的设计和建造。可这八个大字要究竟是朝向南边的正阳门还是北边的天安门又是一道需要反复推敲的选择题。

按照中国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这八个大字应该朝向南方,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则是朝向北方。曾任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贾英廷介绍,纪念碑在建造时进行过一次朝向的调整。

贾英廷表示,平时的人流都是集中在广场北半部,说大家都建议毛主席的题词要向北。54年国庆以后,就把它改成了坐南朝北。

当时,这个纪念碑的碑心石60多吨,是按照设计方案是搁在了纪念碑的南侧。接到这个通知以后,就要赶紧的想办法,要把它调到北边来。

从1949年9月30号奠基,历时9年,人民英雄纪念碑终于在1958年正式落成。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和浮雕,清晰展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艰辛历程,折射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意志。

在过去的60年间,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承载着整个国家和民族对英雄先烈的纪念与缅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英雄纪念碑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美国朋友如何学好汉语,有趣的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