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朝鲜为什么使用中国汉字,日本历史中一开始使用的文字

在现在世界上的主要文字中,汉字可谓“独树一帜”,它是一种指示会意文字体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并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在古代,由于中华文明在东亚的统治地位,它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通用文字,在20世纪前都是朝鲜半岛、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国家的书面规范文字,毕竟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

不过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语言的官方文字使用汉字,一种是汉语,另一种则是日语,古代汉文化圈的其它国家,有的受西方殖民者影响文字拉丁化了(越南)、有的则是用了自己民族古代给自己语言发明的注音文字代替了汉字(朝鲜、韩国、日本),但是,日语中却仍然保留了汉字。

那么,为何日文会保留汉字呢?

其实,这和日本特殊的人文环境有关,在汉文化圈中,日本是较为边缘的,因为它离中国比较远,古代中日联系也不太紧密,所以日本是周边各国中最先创造出自身文字的,这就是日语中的假名。

汉字自唐朝传入日本后,被曾奉为“正政之始”、“经艺之本”,但随幕府至明治起,中国由盛转衰、日本民族意识抬头、和学兴起、西学传入,日本人开始思考汉字的优劣。

接触西方文化的新井白石最先提出西方的表音文字,优于中国表意文字。1713年至1715年,他写成《采览异言》及《西洋纪闻》两书,在《纪闻》中说:“字母仅廿余字,贯一切音,文省义广,其妙天下无遗音……汉之文字万有余,非强识之人,不能背诵;且犹有有声无字者,虽云多,有不可尽所,徒费其心力云云。”

这段历史,和朝鲜、越南等过的历史大致一样,当时不光是日本人,就连中国的知识文化界都有过废除汉字的提议,甚至相当一段时间这都是时髦的事情。而且,这些民族不用汉字也有苦衷,因为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汉字本身和读音没有关系,它是适用于汉语的文字,其它语言用汉字,有时候确实很麻烦,这种“文言二途”却这些国家的扫盲活动带来很大阻碍。

汉字拉丁化也曾经相当时髦

1798年,裹本多在《西域物语》说:中国“之文字,仅行于东方之朝鲜、琉球、日本,北方之满洲诸国,西方之东天竺之内。西域之文字二十五,欧罗巴(欧洲)诸国、亚墨利加(美洲)诸国、亚弗利加(非洲)、东天竺南洋之诸岛、日本南洋之诸岛、东虾夷诸岛(俄国千岛列岛)、堪察加、北亚墨利加大国,皆用此记事。虽各国各岛言语各异,用二十五字无不可示之物。”

但是,这些思想当时影响力还是比较有限,因为毕竟西方文化传播还没那么广,但是幕末以及明治维新后,由于有“脱亚入欧”的思潮。这其实,文字改革基本是共识,但如何改革呈现多元路线:学者们或提倡假名(民族派),或罗马字派(崇洋派),或新造文字、又或废除日语,转说英语(激进派);而罗马字派、假名派、新文字派在各自的派系内,对于应采用哪种书写方法又有分歧。

各派意见争持不下,由福泽谕吉提出的减少汉字说,成为一种折衷方案。1873年,他编写小学教科书《文字之教》,在序言中指明,虽然汉字难学,但日文已累积不少汉字,难以一下子废取。他认为3000个汉字就可应付日常环境,提出先限制汉字运用,往后时机成熟,就可废除汉字。

也就是说,社会基本共识是,汉字需要废除,但是不能一下全废,这样大家无法适应,要慢慢废除,那当时有没有“汉字不可废派”呢?也有,毕竟,掌握汉字的旧贵族等势力也很大,1900年,井上圆了多次发表论说,整理成《汉字不可废论》一书。他质疑假名派或罗马字派忽视日本同音字多,唯有靠汉字才可消减当中的问题(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对的)。

而且,日本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皇室的独特地位,皇室传统教育当然会用汉字,当时日本天皇的诏敕仍是以汉字书写,文化界虽有部分人士力陈平、片假名或罗马字的好处,但对于诏敕上的汉字一直避免(谁敢惹天皇啊),当然也有愣头青,1936年5月9日,平生釟(日本文部大臣)在帝国议会贵族院上表示废除汉字,但这一论说引起贵族不满。

至今一些很正式的文书上,都是汉字为主

二战时期,日本和西方决裂,又因中国孱弱,日本有了相当东亚盟主的念头,这一时期废汉论被指有违“大东亚共荣圈”的任务,他被迫当众宣布:“至今为止(废汉字)的主张尚有许多不成熟之处,还要继续研究。”同一年,多份杂志出现批判废除汉字论的文章。

不过日本这个民族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二战结束后,狂热军国主义退潮,疯狂的媚外主义提升,对汉字的争论又出现了,甚至出现各种怪论,1946年4月,作家志贺直哉在杂志《改造》上发表《国语问题》(国語問題),提议废除日语,采用其自认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法语。这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外国占领军当然也希望日本跟着西方走,1946年3月,盟军最高司令部邀请第一届美国教育使节团于3月31日发表了第一次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在这份报告,指出学校教育中使用汉字之弊害与使用罗马字之便利。

日本政府开始规范化汉字,1946年11月16日由日本内阁发布的《当用汉字表》(当用漢字表)中所公布的汉字,共计1850字,这其实是在汉字全部废除之前可使用的汉字表。当时的思想是,渐渐淡化汉字使用,不过,后来日本人发现,汉字全废是相当麻烦的(韩国人和越南人就经常吃亏),而且由于日语的特性(音节很少),可能麻烦更大。

现在,日本虽没有废除汉字,但新增词语中用汉字书写的汉字词比例不断下降,用片假名书写的外来词比例不断增加,这间接减少了汉字的使用。不过,日本人已经意识到了,便于书写和表达,日本几乎没有废除汉字的倾向,在日本,越正式的文件往往汉字越多,汉字水准甚至成为日本人素养的标尺。

作者:云帆

日本和朝鲜为什么使用中国汉字,日本历史中一开始使用的文字

为什麼越南、韩国废除汉字, 日本却保留呢?

韩国并没有废除汉字,废除汉字的是朝鲜,韩国和日本一样,减少了汉字的数量而已,越南主要是受文化因素影响。

日本、朝鲜、越南为什么要套借用汉字呢?

首先来看日、朝、越三国汉字的使用范围。 (1) 现代日语是汉字和假名混合书写的,其中的汉字有音读、训读两种读法。音读者往往就是汉语借词,汉字既表音又表意(如「汉字」かんじ);训读者多为日语固有词,汉字只表意不表音(如「山」やま)。而历史上,在假名出现之前,曾经有过「万叶假名」,即日语的每个音节都用读音与之相似的汉字来书写(如用「留」代表る的音)。在万叶假名中,汉字只表音不表意。 (2) 现代朝鲜语不使用汉字了,但在不久(半个世纪)之前,朝鲜语也是汉字和谚文混合书写的。与现代日语不同的是,朝鲜语中的汉字只有音读,既表音又表意;朝鲜语固有词不用汉字书写。更早的历史上,朝鲜语中也有过「吏读」,即借汉字来表音,类似于日语的「万叶假名」。 (3) 现代越南语也不使用汉字了,但历史上越南语曾使用「汉喃」书写。「汉喃」包括汉字和喃字。汉字大部分都是类似于日语中的音读汉字,既表音又表意(如「中国」TrungQuc);个别字类似于训读,只表意,而读音是越南语固有词(如「家」nhà);也有一部分汉字是假借字,只表音,跟词义无关(如「别」bit是「知道」的意思)。「喃字」为越南自创,相当一部分喃字的造字法是把音旁和意旁捏在一起成为一个字,如「名先」(tên,「名字」的意思)就是由音旁「先」和意旁「名」捏在一起构成的。日、朝、越三国中汉字的共同用法是既表音又表意,即汉语借词。下面着重来看汉语借词在三国中的异同之处。 (1) 从传入时间上来看,三国的汉字音的主要传入时间都是唐朝。具体来说,日语中汉字有两套主要读音——吴音和汉音。吴音来自南北朝时期,应用范围较窄,主要用于佛教词汇;汉音来自唐朝,应用范围极广;此后还有零星的读音传入,但已不成系统。朝鲜语汉字音的传入时间有争议,但唐朝的可能性较高。越南语在汉、唐两次被中国统治的时期都传入了汉字音,汉朝传入得较少,唐朝传入得很多。(参考:吴音汉音朝鲜汉字音古汉越语汉越音)(注:  @入以巳纠正说,越南语汉字音形成时间较晚,约在10世纪) (2) 从发音上来看,由于日、朝、越的汉字音主要都是在唐朝传入的,所以它们都来自中古汉语。三种语言根据各自的音系特点,保留了中古汉语的部分特征,例如入声韵尾在朝鲜语、越南语中都有完整保留,在日语中-p韵尾曾经保留,现在已经消失。值得一提的是,日语中的拗音就是在汉字音大量传入的时候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模拟复杂的中古汉语音系。 (3) 从构词上来看,日、朝、越都有一些汉字词与现代汉语不同。例如「护士」一词,朝鲜语称为「看护师」();日本曾根据性别区分「看护师」(かんごし)与「看护妇」(かんごふ),现统一称为「看护师」(かんごし);越南语称为「医佐」(y tá)。与现代汉语相比,日、朝、越语中有不少汉字词显得比较「古雅」(参见:日语、朝鲜语、越南语保留的汉字词中有哪些较古雅的说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创造了不少汉字词(如「社会」等),后来这些词又传播到了汉、朝、越语中去。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原油减产对油价的影响,主要产油国将大幅减产会涨价吗